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

通識導賞:旺角之夜 換了人間 香港社運的抗爭循環

星期日生活   2016724
【明報專訊】立法會選戰開打,政府突然要求參選人簽署確認書,擁護「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有泛民中人相信,是政府有見本土民主前線的梁天琦在六月立法會補選中得到六萬票,為防港獨政黨進入立法會,向北京「交功課」。
而這六萬票的「投名狀」,來自梁天琦在旺角事件中被捕。
旺角一夜對香港政治形勢的影響仍待觀察,樹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張少強則以毛澤東的詩詞形容:「換了人間」。
他說,旺角事件是雨傘運動的下集,延續了佔領區的情緒、抗爭手法,打開一個無底線抗爭的年代,泛民與勇武、主流媒體與公眾也愈走愈遠。
張教授研究香港過去多場騷亂,最近完成年初二(29日)旺角騷亂的研究。
這幾星期,我們由一九五六年的雙十暴動談起,梳理香港政治脈絡。
對談的最後一集,我們嘗試釐清旺角騷亂中值得留意的地方,特別是「抗爭循環」的困局及主流媒體報道的方式。
旺角騷亂是雨傘運動下集?
張教授以中性的「旺角事件」形容初二晚的事,強調不批判立場對錯,只釐清當中的來龍去脈。「若你記得,金鐘佔領區一度有人掘磚,只是後來被阻止。旺角事件,只是將當天沒用到的行動策略拿出來,而警方派防暴隊,是佔領後首次出現(類似)佔領區的場面,激發現場的人的情緒,將現場變成了佔領行動的下集。」
「掟磚」遠因:社會運動在傘運後陷入「抗爭循環」
張教授認為,示威者的「勇武」抗爭,源於雨傘運動後香港陷入「抗爭循環」,即政府、公眾對相同的抗爭手法會習以為常,抗爭者必須更激進才見效,惟就算抗爭手法升級,其震懾力最後也會慢慢會被消化,故只會愈來愈激進。
雖然香港人自覺政治冷感,但原來,過去數十年,民間形形色色的抗爭不斷,令港人習以為常。有研究綜合傳媒報道,發現一九七○年,香港平均每周只有不夠一宗集體抗爭,至二○○○年,平均每周已有15.2次抗爭行動,即每日多於兩次(見表一),包括聯署、靜坐、遊行、罷工等,對象有政府及私人機構。
雨傘運動 從抗爭高峰到衰落
「香港人訴諸集體抗爭愈來愈normalized(尋常),漸漸已變成一個norm(常規)。」張教授說,社會運動的劇目(Repertoire)要不斷更新,否則力量會隨時間減退。「社會運動要成功,必須有製造轟動的能力,這就必然要干預、甚至打亂現有秩序運作,這種干預必須要推陳出新,否則會陷入抗爭循環,用現在的說法,就是『行禮如儀』」。雨傘運動之轟動,在於香港從未出現如此大型的堵路佔領,是「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抗爭的高峰,但也是其衰落。「其爭取的訴求並未實現,在這意義上,(雨傘運動)是不成功的。」
張教授說:「未有旺角事件前,梁天琦有參與和理非的抗爭,但他發覺已是窮途末路。我相信,他在立法會補選高票落敗,是因為這種感覺很切中年輕人那種失望。佔領後期,有人感覺和理非抗爭已不足以達至目標,要升級行動,當時已有人挖磚。旺角讓當天在『和理非』主調下,被壓抑的勇武行動方式,全數重現。」
「掟磚」近因:防暴警察勾起傘運情緒
「這個本來以保護小販為目的的本土行動,在出動防暴隊後,整件事變成佔領運動的情緒投射,這已超出本民前的計算。」當晚是雨傘運動清場後,香港首次出現與佔領區類似的場面,砵蘭街有人堵路,有人以垃圾桶做路障,更有人在對峙期間,舉起黃傘。「佔領運動不了了之,政府未有回應訴求,香港對民主或自主的訴求長年受抑壓,這一股歷史欲望已不斷轉化。像民主訴求,已進一步升級為本土訴求,其層面亦由保育(本土文化)升級為獨立。一日不解決民主訴求,這股歷史欲望會在不同層面開火,變成抗爭。」
媒體報道如何影響我們對旺角事件的看法?
政府以「暴亂」形容旺角事件,不少示威者亦以暴動罪被捕。張教授說:「當晚三四點才開始扔磚,到五六點已鳴金收兵,其實(示威者)以磚頭還擊的時間不長。平情而論,若以扔磚而言,是有騷亂性質,但歷時不長,範圍不大。你說是騷亂也成立,因為它有破壞的性質,有燒一兩輛車,有掘磚;也有流血成分,有反抗警察,但其破壞程度最少跟以往的騷亂不同,沒怎麼破壞公物,所以你問我最準確的描述是什麼,是流血的警民衝突。若說是暴亂,未去到這程度,最少他們沒有搶掠,他們的目標很清楚,是要反抗警察。」
他認為,政黨、坊間輿論一致否定旺角事件,是因事發於凌晨,故全城都靠翌日的傳媒報道了解事件,主流傳媒,特別是香港最多觀眾的免費電視無綫電視的報道方式,局限了巿民對整件事的理解。「佔領運動是發生在上午,全程有直播,全城都見證警方如何投擲催淚彈,同步感受示威者的憤怒,明白事件如何一步步轉趨激烈。但旺角事件,警察開槍發生在深夜,全城靠翌日的新聞理解事件,看不到當晚的情况如何演變。催淚彈只是驅散群眾,但開槍可以殺死群眾,示威者的憤怒比佔領時更大,因此也以更激烈的行動對抗。」
大台報道一面倒 描述過程省原因
張教授重看所有新聞,發現翌日傳媒已將之定性為騷亂。「我以大台(無綫電視)的新聞為主線,因我相信這是最多人看的報道。好明顯他們好多次的新聞報道,首先是只是簡單一句,說昨晚因為有一些組織支持小販的行動,演變為騷亂。然後鏡頭一轉,立即羅列好多他們叫『暴徒』(的示威者)衝擊、襲擊警察的場面,而且整個旁述都是一面倒講『暴徒』如何襲擊、衝擊警察,警察開槍,往往是講完這些場面後作為補述,調轉了次序來展現。將重點放在『暴徒』如何襲擊警察,令全城先入為主有印象,這件事是示威者不斷打警察,旁述不斷描述這過程,卻不提供原因。」甚至有片段只集中講示威者打警察。
他說,因大眾理解旺角事件的框架(frame)來自傳媒,而傳媒集中描述示威者的如何襲警,至於警察如何驅趕示威者,例如出動警棍毆打示威者的片段則被篩走,令示威者被標簽書為「暴徒」。「為何大家,包括不同政黨,這麼快跳出來與暴力割席,是因為傳媒的報道。」
「暴亂」之說從何而來?
特首梁振英在旺角事件翌日說,任何一個城市發生類似事件,都會定性為暴亂,又指新聞界報道時,已用同樣字眼。但張教授說,就算看無綫電視當晚的即時報道(見表二),亦沒有刻意以暴亂指稱,只是有個別記者有兩三次將騷亂講成了暴亂,「我相信他們只是衝口而出講錯,因字幕沒有寫暴亂,而是騷亂」。
他說,值得留意的是,就算示威者開始扔磚,無綫記者仍稱他們為「聚集人士」,直至該台記者遇襲後,無綫記者及字幕才以「暴徒」稱呼示威者。「令他們叫此事為騷亂的關鍵,不單純是(示威者)襲擊警察及扔磚,而是他們的記者受聚集人士襲擊,令他們正式改稱在場集會人士為暴徒或滋事分子。換句話,這件事所以變成『騷亂』,涉及媒體的自我保護,將此事以完全否定的方式報道。」
定性暴亂 本土意識被綑綁
特首梁振英於翌日的記者會,宣讀聲明時仍用「騷亂」,直到有記者質問梁是否要對騷亂事件負責,梁才說「我們不應該為任何的暴亂行為作任何一些姑息的評論。昨晚大家在電視畫面看得很清楚,這是一場暴亂。」張教授認為,梁振英以「暴亂」定性旺角事件,除是自我維護,亦是政治策略,借此完全否定示威者的行動,意圖將本土意識與勇武抗爭綑綁、而勇武抗爭則與暴徒畫上等號,削弱本土派的支持度,像六七暴動中,巿民對左派放炸彈的反感。但就算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亦說「本土之情人皆有之」,只是「打出港獨旗幟」才是問題。「明顯社會不完全接受這個說法,梁振英未能成功以暴動之名打壓他們(本土派),日後要用這方法更難。」
旺角事件對香港政治有何影響?
張教授以「換了人間」形容旺角一夜。「那是正式向香港宣布,社運不一定是不還手。佔領時,整體仍是和理非,就算面被警棍、胡椒噴霧(擊打),都束手就擒。今天由其現實行動,我們見到勇武抗爭的無底線,以往示威者在警察安排他們表達訴求後,會和平會散去,現在是主動佈防,衝擊,甚至不怕被捕,被警棍打,他們會反擊。」
其次是本土與泛民政黨的鴻溝愈來愈大。事發翌日民主黨及公民黨譴責暴力及縱火行為,「政黨根據傳媒的報道譴責暴力不足為奇,除了感性上對暴力感到不安,理性上,暴力的抗爭成本太高,不能持久,而政黨需要一定的選票授權,才能在體制內有影響力」。旺角事件,除反映主流媒體報道方式的局限,有記者遇襲,亦反映大眾對主流媒體的不滿已見諸行動,包括妨礙報道及襲擊記者。「媒體沉迷暴力,由反高鐵時,已有人投訴媒體只集中報道衝擊場面,這種新聞範式令香港的戾氣更大。」張教授希望傳媒不再沉迷暴力,並在報道時,能加大民間聲音的比重,甚至多於一半,因官方的發言權本就較多。至於泛民與本土的裂縫,他則坦言暫看不到出路,但寄望九月立法會選舉後或有所改變。
文:黃熙麗
圖:黃熙麗、資料圖片
編輯:王翠麗
fb
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2 則留言:

  1. 網上的資訊有很多砂石 , 但比對各種觀點和消息來源 , 你仍可得到接近真相的描述 , 但香港主流傳媒和記者 , 個名已經臭晒 , 特別是TVB , 看它們的報導 , 首先要假設它們是奸的。

    回覆刪除
  2. 旺角騷亂是雨傘運動的中集, 下集蓄勢待發, 除非, 狼狽為奸的狼英及林鄭下台, 以及中共回到一國兩制的初衷, 香港實行真普選.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