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記得多年前曾經看過由韓國鬼才導演金基德的電影《慾望的謊容》,那不是像一般恐怖電影令人嘩然大叫的類型,而是一種從心而發、久久未能平復的不安和不寒而慄的音符伴隨着字幕散去一樣,令人反覆思量都未能理解為何整容會成為當下韓國社會的一種時尚風氣。
筆者近日重回首爾做研究工作,多年後再次回到韓國,發現不論在巴士抑或地鐵車廂裏碰到的女孩子,臉相都比幾年前碰到有傳統和典型韓國人面孔的比例愈來愈少,那些單眼皮、小眼睛、扁鼻子和高顴骨已經慢慢在韓國社會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人工化與標致的標準面形,更化上千篇一律的妝,感覺就像走進一個以高舉同質化為美的高壓車廂,連與朋友相認的能力也被偷走了。
近日有關香港的「DR醫學美容集團」醫療事故,韓國的媒體也有輕輕帶過地報道,但大概是因為類似的「美白靜脈點滴療程」在韓國極為普遍,不少愛美少女都願意花上一百數十萬韓圜,為求令自己的臉變得更美更白。而且,一直以來,在韓國發生類似的整容事故也算屢見不鮮,但社會往往會把責任推諉在受害者「求美心切」之上,且不少受害人都不是在一些「正統」和合法的整容醫院裏做手術,加上在手術前簽署的合約,往往給予醫院極大的法律保護,所以受害人往往難以獲得社會同情與法律保障。
然而,近年韓國官方旅遊觀光公社卻以「美容旅遊」為宣傳賣點,吸引來自不同亞洲國家地區的愛美一族〔Vic:「不同」一詞在中文中有濫用亂用的趨勢,此處「不同亞洲國家地區」其實只需要寫「亞洲各地」即可〕,以旅遊為表、整容為實的短線遊,來到韓國享受一個從內到外,都能令你煥然一新的「重生假期」。據韓國官方統計,過去一年,以旅遊名義到韓國整容的人超過4萬,估計到2015年,數字會升至40萬,其中來自泰國、馬來西亞、中國內地、香港及台灣的人最多。由於遠道到韓國整容的人的國籍種類愈來愈廣,首爾江南區政府已聘請了40多名特別翻譯代表協助溝通,有美容公司更特意招攬了懂華語、日語、英語或其他國家語言的員工,減低客人因擔心把自己的臉交託給一名語言不通、素未謀面醫生手上而卻步的利益損失,可想而知,整容業已成為韓國當下各類產業中,最具發展潛力的一個行業。
韓國人重新定義何謂「整容」
取一個較傳統的定義,凡此種種涉及改變面容基本輪廓的,一般都稱為整容,通常指臉部整形,包括割雙眼皮、墊下巴、隆鼻、嫩唇、做酒窩、種睫毛等。
但韓國多不會稱上述所有為「整容」,他們會區分「開刀」與「非開刀」兩大類。為澄清這種新定義,筆者曾求證於一名不想露面與公開身分、在韓國狎鷗亭整容公司工作的張姓中國員工,她跟我解釋:「一般而言,對韓國女生而言,若整容過程不涉及開刀的,他們都只會稱為『美容』或『簡單療程』,例如打瘦臉針、美白針或割雙眼皮等等;而那些要較複雜或需動上手術刀的『大動干戈』手術,例如磨骨、刮骨和磨下巴,甚至要改變臉形等,他們才會區分為整容手術的範疇。」她更表明:「近年韓國更把某些在面上稍作改動的小手術稱為『微整容』,明顯地是要把原有的『整容』與『美容』的定義重新劃分,希望大眾對『整容動輒要使用手術開刀』的接受和認可程度提高。」可想而知,韓國不少整容公司,為了取得更大利潤,不惜在媒體上大賣廣告,以明星為代言人,不斷把整容的定義改寫,並褒揚一些整容後「重獲新生」的個案,以求大眾降低對整容的道德防範。
整容風氣在韓國大行其道的程度直叫人嘩然。筆者跟另一名曾經接受過割雙眼皮手術的韓小姐傾談過,她說:「不少韓國少女,由於在高中時期要為了考大學而艱苦讀書,不少父母為獎勵她們的勤勞,都會在考試完畢後送上雙眼皮整容手術作禮物」。這種從家長灌輸給孩子「重視外表」的價值,將整容下了一個新定義:人們努力爭取的背後,都是希望有一張能勝過別人的面孔。
韓國整容「帝國」的建立
韓國整容「帝國」的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早於1990年代初,韓國全國整形外科專業醫生人數還只有不到300人,但是2004年已經超過1500人。這些專業人士均受嚴格的醫學院訓練,畢業後再經過4至5年的整形專科訓練方可執業。首爾江南地區3個整容外科醫院集中的地區,被稱為「整容三大勝地」,那裏擁有超過900多間整容公司,有些大樓甚至擠了幾家診所,三四個招牌重重疊疊。狎鷗亭更是全韓國最有名的整形醫院集中地,地鐵站裏全是整形醫院的廣告。據估計,包括整容美容、化妝品以及減肥食品、健身俱樂部等在內,韓國的「美容產業」價值高達120億美元。
人才訓練嚴格,韓國的整容技術也日益先進,當中手術成功率高,每天吸引着幾千人走進整容醫院。一般而言,做顏面輪廓整形手術過去通常需要6個小時,而現在只需半個小時左右;而以前就算要做一項簡單的「雙眼皮」手術,也要花上一個小時,現在卻只是15至20分鐘左右的「美容服務」。這也是令整容風氣在韓國更加普及的主要原因。同時,普及化帶來價格大幅下調,根據韓小姐所講,在一些非法「雙眼皮醫務所」,他們沒有牌照替人做手術,但往往鋌而走險,所以收費也較便宜,大概只需500至600美元;而在一些有牌整容公司做雙眼皮手術,收費會較貴但安全,價錢大概1200至1600美元左右。豐儉由人,因而現在在韓國,女性平均每4個人就有1個人做過整容,而且她們也不會把雙眼皮手術稱為「整容」,只會理解為「美容」,所以現在不少韓國家長也會同意子女做這種「美容」服務。
韓國整容背後的文化解讀
女為悅己者容,女士都希望自己的臉可以比別人好看,更能吸引異性。然而韓國的整容事業,正正印證這種國民心態更趨極致的一面。今天,韓國的化妝品行業雖為韓國經濟帶來豐厚收益,但韓國女士卻並不滿足於化妝品只是簡單為面上「淘脂抹粉」的效果,因為韓國女性都已習慣每天化上妝才離家,沒有了自己的特點,她們選擇了整容這條為突顯與眾不同的手術整形之路。
然而,以一種更深入韓國文化底蘊,理解為何韓國女性特別喜歡以整容方式為自己帶來改變的文化現象,其實這與韓國的歷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韓國歷史研究中,多以「悲情」來涵蓋這個國家近100年的歷史,因為他們曾經歷過30多年的日本殖民地統治,後來二戰結束,以為可以一嘗獨立統一的滋味,但卻因一場冷戰把他們的國家一分為二,更以一場時達三年的韓戰,把一條「三八線」置在朝鮮半島上。兩場戰爭的破壞,為韓國經濟帶來史無前例的荒涼與蕭條。為捍衛國土安全不再受外敵入侵、為把國家經濟重新和盡快追上西方列強的發展列車,韓國在朴正熙的獨裁統治下,的而且確成功從昔日的落後農業國家,在短短20多年間一躍而成亞洲四小龍,當中的驕人成績固然是有目共睹,但卻成就了一種必得「快」和「高速」的危機感,把怕被別人趕上的危機感,養成以快速手段達到目的的核心價值。若從這個角度分析,便不難理解為何韓國人愛以「短暫」和「極速」的心態對待整容一事,因為要外表在短時間內「變美」,最有效快速的方法便是整容。當然,這與韓國當下歷史有着一樣的宿命,就是國家發展犧牲了人權、自由和包容了貪污,而為了自己的面孔,付出了將來有機會毀容或扭曲了社會價值的文化代價。
此外,韓國人這種極崇拜西方人面孔輪廓的價值,也與西方殖民歷史有關係。根據Kim Taeyon一篇論文The Moving Eye: From Cold War Racial Subject to Middle Class Cosmopolitan,
Korean Cosmetic Eyelid Surgery, 1955-2001曾經提到,當年首名在韓國引入整容技術的美國醫生Dr. Millard,原本是為協助韓戰生還者進行矯形手術而來,但後來他卻將韓國人面孔中的單眼皮理解為「懶惰」、「偷偷摸摸」和「不可信」,向韓國人大力灌輸單眼皮乃韓國落後西方的主要原因,這是他以「殖民者」身分「拯救」韓國的道德使命。不少韓國人因此而取信這種價值,認為單眼皮是原罪,必須用盡所有方法矯正,這也是成就了今天韓國人對雙眼皮趨之若鶩的文化原因。
筆者亦曾經以此問題,向一名在首爾咖啡廳工作的高先生查問過,他提出一種韓國女性心態現象,是促使韓國女性特別喜歡整容的原因,那就是「自信心」。他說:「韓國女性十分重視自信心,她們不是欠缺自信,而是想有更高的自信心。」同樣地,韓小姐也同意這觀點,「韓國女性愛上整容,一方面是在意別人眼光,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令自己自覺不同了,希望自我感覺更加良好」。這個角度,其實與韓國國家命運同出一轍。韓國在經過日本殖民、美國佔領和今天在不同軍事政治層面依然受美國極大支配(韓國軍事出兵權受美軍聯合支配),國家的自信心一直被各種力量壓抑,所以,時至今日,若有任何機會可以把韓國文化向外宣傳,國家機器、大企業(財閥)和人民也會一致配合,去製造韓國「英雄」,向西方賣弄韓國人的自信。近期PSY的Gangnam Style在韓國和西方社會瘋傳、Samsung企業與蘋果的競爭,也有着同一種文化意味。
當然,相比歷史文化因素,當下韓國就業嚴峻的競爭形勢,也是韓國女性選擇走上整容之路的另一原因。韓國大學十分多,每年畢業生多不勝數,求職市場競爭激烈,知名企業的新人報考與錄取比例達到1000:1,不少女性為求獲得一次面試機會,不惜花上無數金錢換取與眾不同的美貌。現在韓國的大企業,大部分依然奇怪地要求在求職申請表格上貼上近照,有些學生不但去整容,更有些拍照公司特意為照片「調校」一下,可想而知韓國當下社會對追求美的風氣,已達到外國人不可理喻的程度。
整容風氣成東亞現象
近年韓國官方旅遊觀光公社以「美容旅遊」為宣傳賣點,吸引來自不同亞洲國家地區女士前往整容,當中中國內地的市場成為韓國賺取外匯的重要收入來源。據韓國官方統計,單單今年十.一黃金周,有超過10萬名中國人赴韓旅遊,當中首爾江南地區的整容公司更因而爆滿。從韓國有關方面的數字得知,2011年韓國方面為赴韓整容的中國旅客發出了1073份簽證,總數較2010年上升了386%。隨着「韓流」旋風在中國勁吹,韓國的整容風潮也影響着中國。中國內地愈來愈多的人以旅遊名義赴韓整容,其中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30歲左右的白領女性為主。
筆者剛剛在韓國的朋友口中,聽到一個有關一名中國留學生在韓國整容的故事:她是一名來自江蘇的大學本科生,今個學期以交換生身分到韓國留學。然而,與其他同學不同,她一直對身邊新認識的韓國朋友不感興趣,沒有在韓國開電話,也沒有參與課堂討論的雅興,更連功課或考試也沒有完成。早兩星期前,由於韓國到「秋夕」(即中秋節)前後會放大概一個星期的假期,她就在這個星期失了蹤,放假後也未見蹤影,直至兩個星期後的某一上課天,她卻戴上了CAP帽、低着頭回來上課。身邊朋友也對這舊朋友的「新面孔」感好奇,起初大家也只留意到她的鼻子和額頭看起有點不同,但後來細心看,發現她的鼻角和額角還留有血絲的手術痕迹,方知道她原來去了整容。從朋友口中得知,她本來樣貌雖不算非常標致,但也不屬醜那一類,卻因為一直對韓國整容事業趨之若鶩而來到這裏,更老早與這邊大學一名曾經做過整容手術的師姐聯絡,待放假立刻去整容。可見整容這門生意,如今連夢想變得像韓國女星一般漂亮的中國留學生,也無法抗拒誘惑。
文 鍾樂偉
編輯 馮少榮
借分享!
回覆刪除A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