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2012年10月10日
台灣某出版社引進內地「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的圖像文字版,編輯約我寫一段推薦。執筆那天不知是被誰得罪了,我「竟然」寫了一段文字如下:「一部紀錄片引發了全民為食的又一高潮,在眾多追捧和讚譽的背後,我們真正應該反思的是中國社會現實之殘酷,道德之淪喪,良心之蕩然。『民以食為天』在今時今日已經成為大眾的一種麻醉和逃脫,天不可測不可問不可抗,所謂舌尖上的快感可否平復社會的浮躁?消除心靈的不安?」
寫完略作校對,確定這就是我此時此刻所想所說的,隨手一按就電郵出去了。
當然,不到十分鐘,我就收到了平生第一次被拒登推薦的回信。對方當然還是很客氣的,也明白理解我的觀點,但覺得此時此刻出版這書還是很值得的,而我的文字因為並不是針對書本身,就不會放進書中了,並請我見諒云云。
其實這也真的是私人小事一樁,換個位置站在對方出版社的立場來看,婉拒我這坦白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在一片叫好的文字當中,忽然有這麼一段反調也的確是十分突兀和尷尬的。而想來叫人吃驚的這也真的不太像一向看來敦厚的我,一下子如此這般不留情面,難怪對方亦只好急急斬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亦讓大家知道了解不為公眾所知的我的一面:忍夠了,不得不實話實說。
再三思,也許該感激出版社編輯善意放我一馬,給我一條生路,不然白紙黑字激發起舌尖上的對峙與謾罵,可能也是我成為眾矢之的後無法招架的。面對如此時勢,沉得住氣做該做的事,分分秒秒都是考驗。
Vic:歐陽應霽的文章,我常看不下去,這一篇是意外收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