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0日 星期一

Vic - 謝長廷是什麼貨色?

2008年3月10日

人人都說謝長廷口才好,但兩場辯論下來,除了一些狡黠的機鋒--用來逃避問題(比如馬問怎麼看杜正勝,謝完全避而不答)、簡化問題(把馬的兩岸共同市場簡化成「一中市場」,圖藉玩弄文字遊戲引發恐中情緒)、轉移焦點、混淆視聽,實在不覺得謝的口才有比馬好。

但口才畢竟不是最重要的,缺乏誠信支持的口才只會淪為妖言惑(愚)眾,這一點陳水扁是最佳示範,而2008年總統選舉的過程則再次清楚顯示,謝跟陳其實都是同一路貨色--如果不是更陰險的話。

謝的同志林濁水(不知現在還算不算呢?)去年寫過一篇文章,其中一段讓我印象深刻,忍不住要抄下來給大家再看一遍:

「黨內悲憤地劇烈對立,顯現的正是黨的路線陷於混亂。什麼是正確的路線?謝說得好,就是『成功』的策略。那麼在初選大獲全勝的正是謝團隊,問題是謝系立委是靠把十一寇打敗的激進路線而勝出的,謝則採兩岸經貿鬆綁和『一中憲法』立場而勝出,於是相反的路線全部成功了;不只如此,謝叫游好好去處理特別費官司,展現了操守上的優越感,但他在立委初選又力挺舞弊的子弟兵,反對進行調查;還有,一方面由自己高唱和解共生,另一方面無論初選過程內對自己同志,或謝任閣揆時,推動政策外對政壇對手,其團隊,鬥性之狠辣又空前絕後,諸如此類,一整個團隊採各種完全對立的路線都大獲全勝,於是所謂路線似乎只剩一條:團隊對領袖的效忠。這一點團隊內固瞭如指掌不致困惑,但外面的人如要了解謝這路線便有如進入迷宮。甚至,了解謝比陳水扁加倍困難,扁的路線矛盾只是前後不一,一再變化,謝的矛盾則是同時並存的,以至於前後連變化都不必。
(「迷宮中噤聲的集體悲憤」,台灣蘋果日報,2007年10月4日)

林濁水不愧為台獨理論大師,這一段話真是辛辣無比。可惜的是,他的見識超出他的黨內多數同志太多、他的政治手腕又遠不如他的同志狠,因此注定會是越來越孤獨的孤鳥一隻。大家都看清楚謝的問題了嗎?他是一個你根本無法信任的人,自己口說「和解共生」,手下囉嘍卻盡出些下三濫手段。好話說盡、賤招耍盡,這一點,謝長廷與陳水扁是一脈相承的。我們甚至可以說,謝比陳要更高明,因為他迄今名聲要比陳好太多了。

只要認真觀察過馬英九--或者只需要看過兩場辯論,你當會發現,馬和謝是完全不同類型的人:馬比謝要老實太多了。時移世易,「老實」現今幾已淪為貶義詞,但是,大家往往忘了,誠信是道德的基礎,在見識過那麼多聰明的混混後,難道大家還不醒悟,誠信破產的時代,最需要的,不正是誠實不欺嗎?

不是說能力不重要,而是不可忘記:Without integrity,nothing else matters!

By the way,次貸危機、信用緊縮,金融風暴的核心,不正是信用出問題嗎?問題難解,不正是因為問題已經是系統性(也就是everybody plays a part)的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