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

馬家輝 - 策略京奧

2008年8月19日

【明報專訊】奧運之戰已到白熱化階段,中國在「金王」之路繼續挺進,極有機會成為是屆奧運的金牌盟主,可是,正如本欄上周所指,中國愈是把奧運開幕禮辦得出色、愈是在奧運裏勇猛奪標,便愈令人於亢奮裏暗感挫敗,並忍不住追問﹕如果中國政府仍然欠缺實質的改革動力和認真的反省思維,縱使擁有了輝煌表演和耀眼獎牌,意義到底何在?目標到底何在?難道就只為了享受一陣短暫的喝彩和光榮?難道在喝彩聲中、在光榮夢裏,大家真可忘掉那壓天而來、欺地而至的無邊黑暗?

開幕式「造假」事件荒謬得令人心痛。

一痛當然在於從沒想到一個自認崛起的堂堂大國,竟然肆無忌憚地以假代真,並於被揭發後依然振振有詞地自我辯解,完完全全迴避問責、懶得反省,甚至利用官方權力之手按動媒體消音之鍵,企圖把這段如斯可笑的造假歷史從中國人的集體記憶裏一筆抹殺。這是徹底的肆意妄行,沒把任何人放在眼裏。

然而,同樣令人痛心的是,竟然有一群以菁英為名的中國藝術家願意配合造假,而且亦是於被揭發後依然振振有詞地自我辯解,完完全全迴避問責、懶得反省,甚至不惜搬出一堆所謂「後現代話語」來為造假找尋所謂藝術上的合理立場,以美學之名,行蒙混之實。

值得注意的是,這班中國藝術家在提出自我辯解時,語氣不是沒有淡淡傷感,讓聽者隱然體諒,他們都是迫不得已的、都是心有苦衷的、都是人在屋簷下而沒法不低頭的;因此,這些傷感其實是自我辯解的其中一個組成元素,絕對不含半點內疚或省思。

但這才或正是令人痛心的關鍵所在﹕原來這班經常以「國際級」自詡的中國藝術家顯然沒興趣替自己設立什麼權力底線,所以即使最核心的創作原則受到蹂躪(例如虛擬腳印,例如幕後代唱),他們亦不會對權力提出堅持,更不敢對權力道別再見;順從,是他們的集體名字,而也往往正因有了集體順從,權利才得以持續囂張。

如此批評,會否陳義過高、要求過苛?

答案其實應該倒過來變成反問﹕如果連這點原則都不去堅持,是否在中國藝術界,根本就再無什麼義理可言,也根本沒有什麼期待可說?

須知參與開幕式策劃的幾位中國藝術家都是各具國際知名度、也各具國際市場分量的菁英代表,面對權力,我們很難想像他們完全沒有「議價」能力,即使「議價」失敗,說聲老子不幹了,亦不會從此無路可走。是次被踢爆的造假元素皆已直接觸及任何一位文化生產者所應持有的原創底線,亦皆已超越了國際藝術界所能認可和接受的原創範圍,假如他們連這點都能答應配合,我們沒法不相信,在這群中國藝術菁英心中,「原則」二字純屬笑話;在權力面前,在所謂「國家要求」面前,沒有什麼他們是不願意出賣的。

中老年藝術前輩如此,「80後」新人類亦甚類近。造假事件遭踢爆後,網上的批評聲音早被封殺得七七八八,但在一些年輕人聚集的網絡平台上,倒仍有數之不盡的網民留言,熱中探討並嘉許中國造假功力之輝煌成就,他們七嘴八舌地、亢奮無比地說,那些耀目搶眼的假腳印在視覺效果上絕不遜色於荷李活Dreamworks,張藝謀就是「中國的史提芬史匹堡」,勇於也善於用特技以假亂真,完成了中國人的百年夢想。假如這些留言並非出自「五毛黨」(由政府聘用的網上寫手,每寫一個貼子,收取人民幣五毛酬金)之手,以小觀大,見微知著,我們自然明白中國民間的潮爆狀態已經到了一個什麼虛無境界。

怎麼可能不虛無呢?看看主辦單位本身的作為吧。在北京設立的那些所謂示威區,地點之遙之遠之僻已近乎馮小剛式喜劇足以逗人發笑,更荒唐的是,申請示威的人,十之有九遭到拒絕,至於沒受拒絕者,更慘,在示威前後都受到公安的粗蠻對待。 換句話說,示威區也者,根本是假的,「假示威區」只是聊備一格、做做樣子,從來不被當真,等同那些開放傳媒自由的承諾、改善空氣品質的承擔、控制水土品質的承許,都只是為了應付國際關注而掛在嘴邊的宏大修辭,做終究是有做的,但很明顯都只是敷衍地做、為了門面而做,因此在深度和廣度上皆刻意避開結構改革,有如一個人患了嚴重的牙周病,「治療」方法竟然只是在早晚刷牙時多擠一些牙膏。

造假,毫無羞愧地造假,為的是把一個百年美夢變得完美,容不下半點瑕疵;「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遺」,這是對於陶潛精神的最惡質的行動實踐。若要對這實踐找尋歷史根由,或許台灣評論家楊照的一番分析頗具啟示,他替台灣版《毛澤東語錄》撰寫導讀,題為〈策略與教條的辯證〉,開篇即指「毛澤東是個現實的策略家,他對共產黨最大的貢獻,而且他之所以能成為中共的領導人,正在於他從來沒有真心相信過馬克思主義教條,也沒有真正服從過共產國際的路線指示」,整部《毛語錄》,從卷首到卷終,說穿了,所反覆頌唱的主旋律就是﹕策略,策略,策略。在一個大目標、大方向之下,沒有任何事情不可被容忍,任何事情也都有可能被進行,只要此等事情能被假想為對大目標大方向有利,一切底線,所有原則,都可拋諸腦後。楊照認為,讀《毛語錄》長大的一群,在《毛語錄》教育氛圍下成長的一代,嘴巴上可能都是教條主義的信徒,然而在行動上,卻又都是策略主義的崇拜者,除了策略,別無其他。

京奧開幕式,精彩燦爛,萬馬千軍,猶如秦始皇的幽靈浮於半空,遙作指揮。但其實除了秦始皇,尚有毛澤東,毛主席英魂不滅、魂兮歸來,透過主辦者的言行舉止再次充分展現了毛式策略思維﹕只要辦得漂亮,何必理會真假?

若從文學隱喻的角度看,那些被key在北京半空的炫麗腳印,其實是毛澤東捲土重來的具體象徵,他似有若無、似實還虛,他永永遠遠在中國人的頭上盤旋疾走,因為,他教懂了中國人什麼叫做生存策略。

我們都是毛主席的好孩子,策略京奧,京奧策略,在策略二字下,中國人不止站起來了,也跑起來了,更飛起來了。策略萬歲,張藝謀,你說對不對?

馬家輝
資深傳媒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