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丘亦生 - 誰還想做商交所股東?

金融雲端   香港蘋果日報   2013年5月20日

我去年底在本欄寫〈商品交易所泡沫〉時,已預期香港商品交易所危危乎,想不到上周六,主席張震遠便自爆,因為資金周轉達不到證監會的要求,而要終止交易所業務。我對這消息可說毫不意外,成件事最叫人嘖嘖稱奇的,反而是作為梁粉一號的張震遠的財力。

據張震遠向《明報》披露,商交所成立至今,已投入超過10億元。張震遠作為商交所大股東,聲稱獨資持有56%股權,若按比例出資,應該已投資了5.6億元在商交所中。我很好奇,張震遠的錢從何來?張氏雖然貴為打工皇帝,但按其履歷顯示,在友邦(1299)及俄鋁(486)擔任非執董,去年董事薪酬共348萬元,其他收入是來自他口中連車馬費也不夠的公職。

輸百年薪金 錢從何來?

至於他在創辦商交所之前,曾是泰山石化(1192)的行政總裁及副主席,但在職四年間,公司股價連股息的總回報下跌36%,而其年薪亦由2006年的531萬元,下降至2007年的380萬元。從這角度看,5億元超過其100年的年薪。

按照張震遠在行政會議的利益申報,他沒有持有物業,也沒有持有任何上市公司逾1%的股權,那這筆遠超其可見收入的資金,究竟從何而來?背後是否有人支持?這些不出面的金主,會否跟張的眾多公職有利益衝突?

據坊間一路以來的說法,商交所財困,始自2011年,當時張震遠已經要四圍撲水,甚至要託中間人搵「金勞詹」詹培忠借800萬元應急,商交所於2011年年底獲股東注資3,000萬美元,張震遠或許就是為此而奔波。

想不到,該次注資約一年便燒光,張震遠年初向傳媒表示,去年12月,商交所召開董事會,通過供股集資1億美元,預料於3月底前會完成,結果期限到了,但錢卻未到位,張震遠的樂觀估計,是1億美元可望於6月底出現,但為何這個去年12月已同意的注資,遲遲未兌現,甚至任由商交所出現被停業的窘態,卻又可以在6月底順利駕到?

我很想知道,在這一輪可能出現的增資擴股中,張震遠自己還會否向商交所注資?他若不想其控股權被攤薄,便需按1億美元的56%比例,再斥資5,600萬美元(4.35億港元)。他昨日發聲明,澄清個人已無債務,他是如何舊數一筆清?未來新數又至,他又是否動用小金庫加注照跟?搞一盤前景不明朗的生意,竟然能這樣重錘出擊,輸掉百年年薪也不視為「大挫折」,還有再接再厲的決心,我相信連年薪億億聲的超級打工皇帝霍建寧,都沒有這一份豪氣。

按照張震遠昨日向幾組傳媒的講法,也有點前後矛盾之處,一時說供股,一時說批股,向部份傳媒說會引入國際新股東,向另一部份傳媒又說新股東有內地背景。給人的感覺,依然是腳步浮浮,未有定案。

現時冇錢賺 前景亦欠奉

最大的問題是,我看不到商交所再蹉跎下來,會有甚麼前景?在內地着力調整經濟結構、容忍較慢增長的主旋律下,商品交易市場已沒有幾年前的景氣,再加上港交所(388)天價收購了倫敦商品交易所,大大收窄了商交所的發圍空間。就算張震遠大數計劃推出的人民幣計價期金及期銀合約,前景如何如何秀麗,但金銀貿易場年多前已推出人民幣計價的實金,人家日後難道便不會做期金嗎?

我認為,商交所最好的下台階,是以配股一事拖延幾個月,然後以股東未能達成共識為由,悄悄結業。如果真的有心撐下去,根本就不應弄出今次停市停牌事件,你叫經紀日後如何有信心在這裏交易?

從股東角度看,為何還要相信張震遠,這門生意值得守下去?科網股都可以給你一個憧憬,雖然暫時無錢賺,但生意越做越大,用家越來越多,錢燒起來起碼璀璨壯麗,不過商交所搞了五年,收入微薄之餘,生意卻不斷收縮,已有等運到的味道。股東若仍隨緣樂助,背後心態,才真正叫人猜不透。


陳沛敏 - 張震遠應辭職
香港蘋果日報   2013年5月20日

警隊有所謂的OUD,即Officer with Unmanageable Debts,中文叫「無力償債警務人員」。警隊規定人員申報無力償還的債務,當局定期向立法會報告OUD人數;他們不能擔當某些崗位,影響工作效率者會受紀律處分,嚴重者甚至革職。

這項規定背後的邏輯,是警務人員掌握執法的公權力,若本身有無法解決的財政困難,易受人以金錢威脅或引誘,以利益輸送影響其執行職務,損害公眾利益。廉署也曾指出,政府人員無力償債易受貪污誘惑。

身兼行政會議成員和市建局主席的張震遠,旗下的商品交易所停業。《明報》引述他前日承認欠債,但昨晚他又發聲明稱「現時並無任何債務」,為何突由有債變無債?「以前」的負債情況怎樣?

市場流傳他獲地產商借貸,張震遠前日無正面回應曾否獲鄭家純協助,昨又表示「從無向任何所謂『大地產商』借貸」,那曾否向與地產商有關人士借貸?張承認曾向詹培忠借800萬元,一個月後還款,那筆貸款與其市建局等公職有否利益衝突?

種種未解疑團,凸顯目前官方申報機制怪誕之處。警隊近3萬人員包括最基層的PC仔、輔警和文職都須申報無力償還的債務,但掌握不少市場敏感資料的行會成員、職務牽涉地產商利益的市建局主席,卻毋須像PC仔那樣申報債務。

張震遠至今還未正式開記者會公開面對提問,向公眾交代其財務情況。許仕仁案已揭示,公職人員接受貸款牽涉的問題可大可小。張震遠昨在聲明指其商務與公職無關,是站不住腳的說詞;若他繼續拒絕清楚交代,他應考慮辭去公職,以免利益衝突。

陳沛敏
記者  

1 則留言:

  1. 張震遠的錢從何來?背後是否有人支持?這些不出面的金主,會否跟張的眾多公職有利益衝突?張是否替別人洗黑錢?他個人的財政狀況如何?他曾向誰借債?這些問題全部亟需張震遠向公眾詳細交代,否則,他需要學林奮強一樣暫停行政會議職務。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