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強推偽愛國教育,香港回歸野蠻中共

Vic:一九八七年,我在香港唸了一年「愛國中學」,學校指定學生閱讀的報紙是《文匯報》,每天有一小節讀報時間,但整年下來,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愛國教育」。因為只唸了一年,加上年少無知,我當然不清楚香港的「左派學校」實際上如何教導學生愛國。

香港人向來多數看不起「左派學校」,因為港人熱愛自由,多數反共。但此一時彼一時,溫水煮蛙、死得舒服,因為「主權回歸」,香港一些珍貴的普世價值觀逐漸消亡,而多數港人無知無覺,甚至為祖國盛世歡呼讚嘆;民意調查也常顯示,港人高度支持北京政權,信任中央政府多於香港政府。

香港一些倒行逆施的作為,令人難以置信。例如每天在電視新聞報道前播國歌,說出來連大陸同胞也難以相信。如今特區政府強推偽愛國教育,其實是要將所有香港學校改造為「愛國學校」,以後全港學校,無論名字是皇仁還是英皇,其實都是香島培僑漢華福建。(哈羅及其他貴族/國際學校除外,這些學校如同座落租界,不奉特區政府號令,是專門留給富人與權貴,讓他們的子女接受普世價值教育,享受不愛國自由的。)自由人有不愛國的自由,但以後香港平民百姓的子女,只有在學校扮愛國的自由。

如今港大畢業的教育局官員連這種話都說得出來:「普世價值等於西方價值,這些西方價值只是向中國施壓的方法」,真是太好了。香港終於真的要回歸了。

---------------------------

吳志森 - 愛國評估
明報.三言堂 201年5月24日

小一至中六必修的國民教育科,聲稱沒有校內試也沒有公開試,學生以為可以當「閒科」來讀,但只要細閱這份諮詢文件,會發現有很多「唔對路」的地方。不用考試,但卻要巨細無遺地對學生作出評估,是令人最擔憂的一例。

評估分三方面:教師觀察、學生互評、家長評估,對學生在各學習範疇的表現,寫下巨細無的評估資料。

例如:同學有否「認識國家發面對的機遇和挑戰」?,有否「關心國家的未來及人民福祉」?,有否「從歷史發展加深對國情的掌握、擴闊視野,鞏固對國民身分認同」?「非常同意」「部份同意」「不太同意」「非常不同意」,老師要作出評估。

子女有否「提高了國家的認同和歸屬感」?有否「提升了對作為中國人的國民身份認同」?由「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家長也填寫評估表。

「關心國家的未來和人民的福址」?胡總和溫總能否準確地告中國人民,他們的幾千萬幹部有這個情操和水平嗎?

「提升了對作為中國人的國民身份認同」?家長可以根據甚麼客觀標準填寫四個級別的評估表?

如此抽象又主觀的所謂評估,已經夠老師家長為難了,最攞命的還有學生互評部份:你哋認為陳小明同學「有沒有表現出優秀的公民和國民素質?」我哋先討論,然後再寫下評語。想像一下這會出現甚麼光景?是言不由衷的奉承讚美?還是互相揭發的撕咬批鬥?這與文革時期的政治思想生活會有何分別!

這還不止,還有一份總其成的「學生學習表現評估報告」,由個人、小組、家長和教師分別評估:「認同自己的國民身份,樂於作為中國人」…「為同胞的成就表達欣喜或感到自豪」…「裝備自己,為將來能貢獻國家而盡一分力」…「考慮配合國家的需要,規劃自己將來的發展」…同學是「經常做到」、「間中做到」、「偶然做到」還是「很少做到」呢?請寫下評分。

像不像一份入黨申請書,黨員評估表呢?問題是,這種打開腦殼檢查思想,挖出心臟看看是否夠紅的評估,其結果是用來做甚麼呢?對學生的成績、操行、升學、就業將會帶來甚麼影響,我們能掉以輕心嗎?


吳志森 - 「你今日自豪咗未?」
明報.三言堂 201年5月21日

推出國民教育諮詢文件後,網上開始流行:「你今日自豪咗未?」

整個國民教育的主旨,是要學生為中華民族感到自豪,身為中國人感到高興。無論是看到國旗聽到國歌,見到國家隊獲奬,都要心情振奮,激動無比,自豪高興從心底油然而生,不能只是內心感受,還要大聲說出來。

在「我為國家隊打氣」的教案裡,老師不停追問學生:

「世界盃國家隊落敗,你有沒有像他們一樣的反應?」

「奧運頒奬台上,當國歌高奏國旗升起,你有甚麼感受?」

最難頂的是以下這個問題:「重溫這幾件國家的體壇盛事,你有否感覺得光榮?以一至五分為定,五分是極光榮,一分是不光榮。你認為自己對這些光榮的認同感是多少分?」

如此白癡的教案,稍為認真的人,看到都怒火中燒。光榮不光榮,能像賣豬一樣秤出來嗎?

如果學生像我一樣認為中國足球隊落敗根本是活該,因為中國足球吹黑哨踢假球貪污腐化,永遠無法追上世界水平。如果學生像我一樣認為中國拿這麼多體育金牌,是舉國體制的必然產物,沒有其麼大不了,體操隊報大年齡造假醜聞疑團未解,是最大的污點,使人無法光榮得起來,所以沒有感到一絲一毫的光榮,只能給零分,甚至負分。

好了,面對我這個頑劣的學生,老師怎麼辦?

設計教案的人,真的心細如塵,早有準備對付我這些黑五類。教案裡有一欄「注意事項」這樣寫著:「教師如發現學生對國家民族的感情不太強烈時,不要批評,並接納其表現,但仍請學生為此自我反省。」

我無法預測老師的反應,會將我歸類為「感情不太強烈」,抑或「感情太過強烈」,要充分肯定?還是要自我反省?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是,老師百分百認定我這態度政治不正確,絕對不能接受,要我自我反省。

但如何反省呢?反省甚麼呢?要學生洋洋萬言,坦白交代,深挖反動思想的根源,才可以過關?還是要困黑房、跪玻璃、開批鬥大會、同學彼此揭發反動言行,然後剃鴛鴦頭掛牌遊街示眾呢?

又或可用以下方法:每天放學前,思想糾察會逐個學生盤問:你今日自豪咗未?得到滿意答案,才可以離開!


通識教師批新國民教育假諮詢

指教局官員「訓話」 責「負面角度」教國情

2011年5月26日

  【明報專訊】為準備在2012及2013年在小學及中學推行新「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教育局於5月5日推出200頁諮詢文件,並展開8場諮詢會。有份參與諮詢會的教師引述教育局官員於會上作「家長式」訓話,批評教師講國情常用「負面角度」,又指教師口中的「普世價值」其實是「西方價值」,而「西方價值只是向中國施壓的方法」。有與會教師稱,諮詢會原來45分鐘的問答時間,最後縮短至20多分鐘,批評當局是「假諮詢」。
  
  教育局回應稱,在各場諮詢會中,講者已點出德育與公民教育科著重培育正面價值觀,課程內容包括核心價值及普世價值,而會上出現不同意見是可理解的,當局會繼續舉辦焦點小組及研討會聽取意見。對於記者求證個別官員是否曾作相關言論,發言人則沒有回應。
  
  教局﹕理解不同意見
  
  新「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本月5至23日完成8場課程諮詢會,教育局表示有1610名教師和校長參加,每場約2.5小時每次預留45分鐘問答時間,但有教師表示,實際問答時間只有20分鐘,矛頭直指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張永雄
  
  保良局李城璧中學通識科主任張銳輝出席了5月19日的諮詢會,他說,當日有一資深通識科教師問張永雄,為何新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沒有提及普世價值,如民主自由,張永雄回應說﹕「普世價值等於西方價值,這些西方價值只是向中國施壓的方法,而價值觀很難prove(驗證),很難討論或溝通。」又反問教師﹕「為何硬要用負面的角度講國情?」
  
  官員﹕普世價值是西方價值
  
  張銳輝說,張永雄當日的回應令他感到驚訝,「教育局已赤裸地表達了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價值觀,否定一向在中學強調的普世價值」。
  
  在5月20日諮詢會,問答時間只有約15分鐘,有通識科教師問﹕「若學生深刻學習反思後,認為不為身為中國人自豪,老師應如何評估?」張永雄回應:「一名學生由小一入學到畢業,或由中一至畢業,(卻)覺得成為這間學校的一分子……而不感到自豪,是否要想想中間發生了什麼事?」發問教師質疑張永雄是答非所問。
  
  幾名有份出席諮詢會的通識教師不約而同指出,諮詢會問答環節太短,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張國華當時以「準時交還場地」為由,最後5分鐘只讓4名教師各問30秒,然後匆匆散會。有教師說﹕「教育局會議甚少準時完結,用時間有限來迴避老師提問,實際沒有聽取老師意見,是假諮詢,只為統計數字,證明自己曾諮詢多少人。」
  
  明報記者 彭美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