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Vic - 捷運殺人事件筆記

2014522

一、這確實是恐怖的事

至少短期內,大家都會相當不安,因為在捷運上閉目養神或滑手機都已變成危險的事了。台灣蘋果日報的報導:

鄭嫌先對3名正在閉目養神乘客,直接朝他們胸部猛刺,被害人還來不及呼救時就被刺倒,其他乘客大多在低頭滑手機,未察覺殺機逼近,鄭嫌逐一朝正在滑手機乘客刺殺,等有人發覺旁邊乘客倒下,被血濺到,才大喊:「殺人了!」

二、台灣不乏熱血人士

所以我們不時會看到民眾追打罪犯的場面。台灣蘋果的報導:

今天凌晨零時45分警方押解鄭捷步出江翠派出所,準備帶往海山分局採指紋補正程序,數十名民眾情緒激動追打鄭嫌,警方花了6分鐘才順利突圍。

在追打已被制伏的犯人之外,當然也有真正見義勇為的人,例如在車廂中持雨傘與鄭捷對峙的大叔,以及合力制伏鄭捷的數名路人,台灣蘋果的報導:

一名參與圍捕鄭嫌的男子說,鄭嫌後來從月台跑到一樓,他和45名男子忙著拿清潔員用的拖把、垃圾桶、傘架等物品將出口堵住,然後一群人合力將鄭嫌逼到牆角,鄭嫌見逃不掉,將手上的水果刀丟棄,另一把摺疊刀也從口袋掉出來,阿伯陳風(62歲)見機不可失,一個箭步衝上前將鄭嫌壓制在地,眾人也紛紛上前痛毆鄭嫌。

三、台灣很多人相信治亂世用重典


我在香港家中不安地打開電視,看到東森的「關鍵時刻」,主持人劉寶傑與所有來賓彷彿被附身般,用高八度音調講話,不斷地說這事情多可怕,歹徒多壞,彷彿我們還不夠畏懼不夠緊張。
其中一個來賓說自己是駐北京記者,用誇獎般的語氣說北京地鐵有多麼嚴格的安檢,地鐵站有多少公安,彷彿希望台灣也成為那樣處處戒備森嚴的警察國家。
然後,主持人寶傑說,一定要處以「極刑」。這的確也是許多人的態度:此人最大惡極,一定要處以死刑。
所以更多死刑,更多警察,更多安檢儀器,台灣就會更安全了。
這就是我們對於重大悲劇的反應嗎?

「關鍵時刻」這種節目能在台灣受歡迎,某程度上反映了台灣人的想法和偏好。這種媒體,當然很糟。

台灣人普遍支持死刑,例如2010年中時的民調顯示,84%的人支持死刑,且有過半(58%)民眾不支持以無假釋之終身監禁代替死刑。在台灣,討論死刑問題,可能導致家人反目。如果台灣蘋果以下報導正確無誤(蘋果新聞確實喜歡加油添醋),死刑的作用無疑值得深思:

鄭捷(21歲)昨晚在接受警方偵訊時說:「因為我生活壓力大,我不想活了,但是我又不敢自殺,想要被判處死刑求死,要多殺幾個人才會被判死刑。」

四、台灣當然也有冷靜、理性的有心人

可惜他們的影響力遠遠不如煽情、嗜血的大眾媒體。以下是一些難得的冷靜分析:

楊鎮宇 - 冷靜的

五、台灣媒體請加油

台灣電視的即時報導通常非常不值得看,往往內容貧乏,充滿無益的激昂情緒、無根據的揣測和錯誤的訊息。可悲的是,正常的電視新聞也往往如此。

少數優質內容,幾乎總是備受大眾冷落,例如有關挪威2011年恐怖攻擊的

六、挪威的經驗

2011722日,挪威發生恐怖襲擊。32歲右翼極端分子Anders Behring Breivik先以汽車炸彈攻擊奧斯陸的首相辦公大樓,造成8人死亡,至少209人受傷。不到兩小時後,Breivik穿著自製警察制服前往Utøya島,攻擊挪威執政黨工黨在此舉行的夏令營,槍殺69人(死者多數為20歲以下少年),另外至少造成110人受傷,當中55人重傷。

這是挪威二戰之後最血腥的襲擊事件。一項調查顯示,每四名挪威人就有一人「認識受此次襲擊影響的人」。挪威人如何面對如此恐怖、慘痛的襲擊,值得眼下的台灣參考。(想像一下:倘若台灣行政院或總統府發生炸彈襲擊,執政黨的活動隨即遭槍手闖入殺人,造成嚴重傷亡,台灣社會將是怎樣的景況?)

台灣公視兩篇方潔撰寫的相關報道:


內文摘錄:2011722日以後,挪威人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也許就是:他們是否恨爆炸案和屠殺案兇手,奪走77條生命和數百名年輕人未來的布雷維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

挪威沒有死刑也沒有終身監禁不得假釋,最嚴重的刑罰是21年徒刑,以及若受刑人仍有對社會安全威脅之虞的,能夠實質上達到關押受刑人一輩子的預防性拘留(preventative detention)。面對布雷維克,挪威沒有因此修正原來的刑法,也沒有因此對這件達到違反人道程度的罪行設立特別法庭。布雷維克受審時,法庭內,他有律師團隊,承審法官給予其一刑事被告應享有的權利;法庭外,沒有任何的憤怒的民眾叫嚷著吊死兇手。此外,挪威於事件以來沒有出現任何有規模恢復死刑的呼聲。

這是否意味著挪威人不傷心,也不憤怒?或是他們恨得不夠多?

史維勒的母親,畢爾卡維格夫人的答案與許多被害者家屬如出一轍,也與挪威首相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的再三承諾不謀而合:

「憤怒是兇手帶給我們的,我相信,我們所失去的這些充滿理想的年輕孩子留給我們的,是別的東西。

讓挪威成為一個更好的國家,是這些孩子們的遺願。」


內文摘錄:首先,Breivik的審判,完全適用既有挪威刑事訴訟法。

2011721日的爆炸案和攻擊事件發生後,挪威總理Jens Stoltenberg鄭重承諾,挪威不會因此有任何增加警察權力和安全戒備,刑法典中關於反恐法律不會調整,亦不會有為了處理本次事件設立的特別法案或特別法庭。警察仍然需要經過申請才可以持有槍械。除此之外,位於奧斯陸市中心的挪威國會大門仍然敞開,並未因此增加安全戒備。

Stoltenberg總理認為,正因為Breivik的作案動機是否定現有的挪威價值觀,此刻更要堅守。為了破壞國民珍惜的價值,Breivik奪去了許多性命,不能連他最想摧毀的自由民主也一同失守。

因此,這場挪威全體人民關切,甚至世界矚目的審判,仍完全適用一般的挪威刑事程序。

其次,審判保障被告權利,同時防止偏激言行的負面影響。

被國家控訴犯罪的被告,受武器平等、公平審判程序的保障,這些原則,在社會高矚目的案件尤其不能失守。

然而被告Breivik的動機就是為了打擊挪威執政黨的多元文化主義,他企圖利用審判程序作為達到宣揚其偏激政治主張的舞台。且因本案採用了同步轉播,因此是否應完全肯定被告在審判程序上的一切權利,便有討論空間。

法院的處理方式是讓Breivik能夠其陳述犯罪動機,但藉著禁止該部分公開播送,以保護被害者們的觀感,但是基本的言論自由仍需維持,所以審判內容也藉著非即時的媒體事後以文字形式發表。Breivik一共花了5天時間解釋其政治思想和犯罪動機。

6 則留言:

  1. 這些暴力事件 , 除了行凶者的個人因素 , 有沒有社會大環境助長 ?

    回覆刪除
    回覆
    1. 挪威2011年的恐怖攻擊,顯然是有明確的社會因素:攻擊者是右翼極端分子,反伊斯蘭,對挪威的移民政策極度不滿。

      台灣這次捷運殺人事件背後有何社會因素,尚有待釐清。

      刪除
    2. 挪威的移民政策 , 是否有問題 ?

      右翼極端分子 , 是否特別針對伊斯蘭 , 還是其他種族宗教也仇恨 ?

      作為移民 , 有沒有所謂移民的道德責任 , 這個論題似乎很少人論及 !

      有些移民不一定是弱勢的 , 有些是極強悍的 , 例如有財力炒高樓價影響當地民生的 !

      刪除
  2. 與挪威人相比, 普遍主張以暴易暴的中國人只是未完全開化的原始人.

    回覆刪除
  3.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價值觀,硬把死刑視為不文明、不人道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憑什麼認定會選擇執行死刑就不是冷靜、理性思考後的產物?

    與絕望奮鬥:本村洋的3300個日子

    這是台灣支持死刑者努力翻譯並宣揚的書,希望廢死理念者可以參考一下,打開封閉的視野!

    回覆刪除
  4. 這是台灣廢死支持者盧映潔教授,她因為其理論被網友辱罵,這位願意原諒死刑犯的教授卻選擇控告網友誹謗。之後部份網友選擇反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Jx6gYiWG8k

    之後部份網友選擇反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4X0C0Jz5T4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