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易汶健 - 打救「低欲望日本」藥方

星期日生活   20161120
【明報專訊】大前研一發明一個新名詞形容日本社會現况:低欲望社會。
台灣的出版界和媒體聚焦作者在新書《低欲望社會》對青年人的評價,指出青年人的生活方式與中老年人不同,不願打拼,前景悲觀,安於簡樸生活。相反,老年人活力十足,活躍於職場。這可能是因為世代爭議遠較批評安倍經濟學吸引,而且容易作跨社會比較。
的確,作者花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討論人口老化、少子化和欲望減少會衝擊日本社會,以及解救方法。如果說他一面倒責怪日本冒起的「繭居族」,那是不公允。他認為青年人無欲無求,某程度上是個「合理的選擇」。
無欲無求 屬合理選擇
青年人正經歷通縮、薪水不漲、買樓即負債的時代,又眼見父母當年捱生活的日子不好過,所以拒絕作出人生重大決定。他們減少追求中高檔消費品,牢固的戶籍制度不鼓勵未婚生育,就業形式改變導致非全職工作增加,女生較難找到事業穩定的男生,毋寧說成家立室。種種因素導致青年人情願過貧窮但充實的生活。
作者批評安倍經濟學毫不留手。日本政治、財稅、土地和農業制度僵化,也有份促成低欲望社會,佔該書一半內容,台灣書介則輕輕帶過。日本央行透過買下銀行的國債釋放資金到市場,政府大幅增加財政預算,鼓勵民間投資的效果不彰。國民有大量儲蓄,也不願消費和投資,利率低但仍乏人借款,其實也表示擔憂前景,難以振興經濟。
他更加擔心,用新來的錢推高股市,萬一股市崩盤,後果難以預料。如果國民對貨幣失去信用,例如估計國債無法償還,惡性通脹就會出現。
說了這麼多,大前研一有什麼提議扭轉低欲望社會呢?提議有很多,惟不外乎開拓更多經濟增長點,促進商務及貿易,以及要青年人重拾工作動力。筆者認為成果有限,甚至誤讀社會。
營造「搏盡工作」興奮感
他的兩個重點對策如下:
「首先是,給予年輕人夢想和希望。政府應該向這些年輕人展示明確的國家藍圖,讓他們相信未來一片光明,一定會比現在更美好。我們必須營造當年那種不顧一切而工作的興奮感。」
「另一項對策是,教導孩子基本的結婚觀念。政府必須從國中或高中開始,教導年輕人何謂婚姻及家庭,讓他們知道,父母也是從困頓的生活開始,一路克服各種辛苦,但正因為如此,人生才有生存的意義。」其中一個方法是在十八歲進行「成人」考試,確保他們具有成年人的價值觀、責任感和生活必備知識。
他提倡開放技術和照顧者,讓外來人口到日本工作,補充勞動力和增加日本人口的多元性;改變高中和大學教育,廣納外地留學生,培育精英,大學排名依畢業生薪酬而定,甚至仿效德國,減少大學而增加職業學校,培養技術專才。
說到底,只有工作和家庭,才使社會和國家進步。
筆者同意人應該有社交生活和勞動,因為人的技能各有差異,唯有互相依存,才可滿足個人需要,促進個人成長。勞動是貢獻社會的途徑。對於完全脫離社會的人(尤其是城市人),不論是性格不合群,或是工作和生活遇到挫折,家人和醫者需要幫助他們,了解孤立成因,重建社會關係。
並非所有不工作、不結婚、不出門的人也是退隱社會。近來一些繭居族現身說法,指逃離工作是因為受夠窮忙生活,交租後薪金所餘無幾,倒不如隱居,減少開支但換來自由生活。再者,有人實踐「斷捨離」,旨在消減物慾和執念。三浦展認為日本踏入「第四消費時代」,愈來愈多人透過共享資源取用物品,少一點消費,少一點浪費。這些都是大前研一忽視低欲望社會的好處。
用世代矛盾描述日本社會確實有偏頗。日本近年出版書籍,為青年人說話,例如松村嘉浩的《為甚麼現在的我們對未來如此不安》和山田昌弘的《社會為何對年輕人冷酷無情》,道出世代矛盾源自青年人無法靠工作為生,而年長一代的積蓄和福利優厚得多。同時間,《下流老人》、《老後破產》、《無緣社會》,記載一群缺乏年金和醫療保障的長者以及成年子女為照顧父母而辭掉工作,最終陷入貧窮的故事。在2010年,日本每五名65歲或以上長者,有一名屬於貧窮。或許青年人有種被年長一輩擠壓的想法,但事實是不少年長一代的生活也不好過。
老壯兩代皆不好過
強硬灌輸責任感、家庭觀念和競爭力意識,無助解決社會問題。啃老族令父母憂心,也不是說做工作奴就好。日本現時有四成勞動人口是非全職工作,連作者也知道這是問題。他應該建議加強工作保障,例如給更多非全職者獲得社會保險和退休年金。
有一點是筆者認同的,是增設職業學校,畢竟並非所有學生也適應大學生活,有些適合實踐和學習一門手藝。這絕非製造一堆隨時被機械人取代的工人。職業學校的目標是訓練一群能夠在各個行業解決問題、具備批判思考及技術知識的人。
不少台灣和香港讀者參照日本社會,尤其是三地也面對經濟停滯、人口高齡化和世代爭議問題。此書有助我們初步了解日本社會和人口現况,但筆者認為《低欲望社會》的政策建議參考價值有限,至少要連同上述幾本書合讀才能下定論。一個地方的成功不應只看經濟發展和競爭力,而是減少人民身心憂慮,促進社會參與和發揮所長。
文:易汶健
編輯:蔡康琪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