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8日 星期五

Vic - 今天這一課:先切除腫瘤再說(反貪倒扁系列5)

2006年8月24日

龍應台說,她為了要不要捐一百元支持倒扁,「頭痛」了整整一個禮拜,結論是不捐。讀完她這篇「我怎麼上『陳水扁』這一課」,對於她冷靜認真地思考台灣的困局,苦口婆心提醒大家,倒扁之外,還有更重大的事等著我們,我十分敬佩。

但與此同時,我也感到十分可惜,因為,她其實大可在支持「百萬人倒扁」之餘,同樣提醒大家不要忘了「革新制度、提升文化」的頭等大事,兩者並不是必然衝突的。

我很欣賞她的這一段:「瞭解為什麼黑盒子有蒼蠅,舉全國之力去追究蒼蠅藏身之處,徹底清理黑盒子結構本身,才是真正重大的任務。否則,你打死了這一團蒼蠅,黑盒子依舊,下一團正等著出發。」

但我必須說,台灣社會要清明,無疑必須治本,但當目前這群蒼蠅已成為社會的惡性腫瘤,你能不先消滅它們嗎?深刻的反省、鍥而不捨地努力革新制度,提升人民自身的品質,沒錯是固本培元之王道,但對已病入膏肓的台灣社會來說,這很可能是不足夠的。下重手除去癌細胞,無可避免會有或輕或重的副作用,但不如此卻可能性命不保。

即使國家已沉淪至此,支持倒扁的人,的確仍有很多沒有認真檢討自己的責任。陳水扁就像下台前的香港特首董建華,是人民前所未有的最佳出氣袋,為一切災難提供一個方便現成的解釋,讓大家鬱悶中得到一些的安慰:一切都是他(們)的錯。

這中間的確包含一個不可忽視的風險:一旦陳水扁下台,人民可能就會失去動力,令制度的革新以及文化的提升再一次步履維艱。

民主的最大困難,或許就在於人民缺乏持續參與的意願與毅力,以致常常讓沒品的政客可以為所欲為。龍應台提到的「深刻的思辨能力,長程的眼光,宏大的器識,鍥而不捨的精神」,對一般老百姓來說,無異於緣木求魚。消費文化盛行的現代社會,有多少人願意花時間精力去持續思索國事?

人民常犯的大錯,就是理智的懈怠:以為有某種制度、某個政黨或某個從政者,可以安心將國政託付而不必用心用力去持續跟進,忘了制度需要更新維護,政黨及從政者更需要人民的監督以及合理的獎懲。

我支持「百萬人倒扁運動」,亦支持人民在憲政與司法無法申張公義的情況下,行使抵抗權,致力將已令國家蒙羞的貪腐敗德總統趕下台,這就像治療癌症時,先將腫瘤切除,然後再持續固本培元,革除陋習,更新制度,提升民主品質。

說到底,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理智懈怠必有理智懈怠的代價。公義之道,從來就漫長崎嶇,但值此前路多艱之際,我願意樂觀期待受苦受難的人民,憤懣之餘也能自我反省,讓這一次倒扁運動,不管結果如何,都可以成為一場偉大運動的開端。

如果我們都認真上了「陳水扁」這珍貴的一課,我們應該知道,人民所能仰仗的,歸根究底是人民自己。真正的考驗,還在前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