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黃哲斌 - 業配,是葉問他爺爺嗎?

2010年12月27日

上星期,跑了六場演講;凡演講必有笑話爆點,我常講一個「業配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故事:由於字字都是真金白銀,業配刊在報紙版面上,一個字都刪不得,連錯字都不能刪。因此,我作了一個比喻:

「業配是葉問的祖師爺,一個打十個,強國強種,誰都動不得。」

最近偶見業界優秀人士跑出來,忍不住為業配說項,說「業配或置入行銷沒那麼不好」,有病治病、沒病強身云云。對於此類說辭,我理解並同情,但不能不問三個問題:

一、既然置入行銷光明磊落、堂堂正正,有沒有哪家報紙或電視,敢向他的讀者公開承認:「是的,本報確有業配新聞;亦即,讀者大爺翻閱的新聞版面、收看的新聞時段裡,確有私下向政府收賄、喬裝成正面新聞的廣告?」

二、若有媒體真敢如此承認,後果下場如何?

三、年久月深,這家報紙或電視又會有何種效應?
答案不複雜,一是「不會的,不會有哪家報紙或電視台敢承認,自己的新聞是政府花錢買的」;就像沒有哪位警察大人敢主動承認,自己收了色情業者的規費,擴大臨檢特別放水通融。

二是「如果哪家報紙敢承認,就必須面對讀者的信心危機;消費者閱讀時,會不斷檢視質疑,認為『這則也像業配、那則也像』;尤其與政策、施政相關的報導,除非是明顯負面新聞,否則大腦自動歸為政府文宣。」

三是「日子久了,這家報紙的公信力將徹底毀壞,它的報導不再被視為獨立客觀,而是某種附庸,政治力的附庸、商業力的附庸,最終是金錢的附庸。」

凡為「媒體置入行銷」說項的朋友,都必須面對此一問題:既然置入行銷無傷大雅,它為何是一項「不能說的秘密」?為何不敢揭露?為何羞於向讀者啟齒?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因為,如果置入行銷竟能振振有詞、自圓其說,如果業配新聞只是一種廣告形式;那麼,職棒假球、電話詐騙、內線交易都將成為偉大的商業模式

至於「政治置入行銷」,我期期以為不可,主因有二:

一、公部門不應成為詐術的共犯,甚至教唆者。我們曾經歷戒嚴年代,深知當年有一名喚「新聞局」的單位,能指揮媒體「必須刊登某新聞、不准刊登某新聞」;如今,台灣已是民主國家,號稱黨政軍退出媒體,然而「新台幣取代新聞局」,竟能左右媒體版面、指揮編採內容,此其一難以忍受;

二、台灣向來不重視政治人物誠信,此為政壇僥倖投機風氣的元兇。馬總統上任前,既然白紙黑字承諾不作政治置入行銷,如今就應兌現。除非他承認,自己「酒後失身簽下空白本票,否則,以如此明確的政治承諾、以國家元首的崇高位階,若能像坊間孩童輕毀然諾,「不算重來」,我不知道,各國使節將如何看待中華民國的國書與玉璽。

若然,我會終其一生,像枚追熱飛彈,追著馬總統還我牛,這是一名成熟偉大國家公民的基本權利。至於認為馬總統碰不得、摸不得,一碰就會掉金粉的網友,我尊重您放棄的公民權利,但麻煩借過,小心湯燙,謝謝。

關於政治置入行銷的危害,「罄竹難書」只是最謙虛的形容詞;朱淑娟提到的故事,是另一實例:「地方政府買了新聞,讀者分不清真新聞、假新聞,看了報還以為後龍人都以歡欣鼓舞的心情迎接後龍科技園區。許多人看到我部落格的文章,才發現原來當天真正的情形是這樣....。」( http://twurl.nl/tm4n68

昨天,台灣的傳播學界罕見地召開聯合記者會,41所系所、131名學者連署反對「政府置入性行銷」,連署人數持續增加中。這些一向安靜的學者生氣了,原因不是我,我沒那麼大面子,我從來不是個咖;這些老師站出來,是因為台灣的新聞圈與政治圈喇舌、互吃口水,已到達一個令人作嘔的新高度。

「政府、廣告主花錢『買』新聞,百名傳播學者連署抗議,今天聲明呼籲政府帶頭止步,政治大學新聞系主任林元輝憂心地指出:『現在好新聞已不是好新聞,而是能賺錢的新聞。』」
(中央社:業配新聞掛帥 學者籲政府喊卡


「輿論對於置入性行銷的反對聲浪越演越烈,繼環保團體和記者協會出面反置入後,平常在學校教書的傳播學者今(26)日也召開記者會指出,「置入性行銷」嚴重欺騙大眾,更危害民主政治的信任基礎。學者聯名要求,政府除了應該立即停止置入性行銷外,媒體也應以文字標示業配新聞,他們還呼籲政府檢討媒體產業政策,還優秀媒體工作者一個乾淨的工作環境。」
(新頭殼:學界:記者非業務員 政府不應帶頭買新聞推薦!記者會全程影音


「在台灣政府對媒體的置入性行銷與媒體「業配新聞」日益嚴重之際,逾百名台灣傳播新聞學者聯名要求停止這類偽裝成新聞出現的政治或商業廣告。聯署的學者包括台灣大學與政治大學等在內的十多所大學傳播學系主任及院長,這份尚在累積連署的呼籲在短期內已有逾百名大學教授支持。」
(BBC中文網:台灣學者聯署要求媒體「反收買,要新聞


「不滿政府大量購買置入性行銷及業配新聞,國內一百三十一位學者參與「反收買、要新聞」連署抗議,要求政府立即停止媒體置入性行銷,媒體應自律。昨新聞學者痛批政府拿人民的錢進行置入性行銷是「下三濫」的行為,媒體老闆若只想賺錢那「乾脆拿報社去開賓館」。」
(蘋果日報A10頭條:政府置入行銷 131學者怒吼


各大學傳播系所連署名單,請點這裡

請容我不厭其煩再說一次,我只是個軟弱、壞脾氣、中年危機的蠢蛋,也不是道德重整委員會的支持者;我只是單純認為,業配新聞不是新聞,是葉問他爺爺的新聞;新聞局從沒放棄控制媒體,只是角色由新台幣取代。只要現狀不改變,台灣的政治與媒體就沒有一絲光亮。
只要現狀不改變,我說過,還會有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第四階段的「業配人生」;除了巡迴演講,明年元月中旬,我預定會推出第二波報導與行動,這次會同時鎖定朝野政黨與主要媒體,敬請期待。

【政府不要收買媒體】反政治置入行銷連署(順手記錄:目前連署團體108個,個人5011人,總數5119。歐耶。)

1 則留言:

  1. 江春男在台灣蘋果日報司馬觀點專欄(2010年12月28日)說得好:

    記者一面跑新聞,一面向採訪對象討廣告,因為他們有業務壓力。記者這行業以前稱無冕王,現在尊嚴掃地,淪為「乞食」。

    〔業配新聞〕代表政府逐漸喪失與社會溝通和說服的能力。政府花錢登廣告,有時是必要的,但魚目混珠的置入性行銷,是帶頭欺騙。大規模的置入性行銷,代表政府大規模的無能與欺騙。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