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730 中華正聲專欄 2011年12月7日
二OO九年四月,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訪北京,溫家寶懇請他說:「中日關係改善的局面,得來不易,雙方要共同珍惜。」今年三月,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說:「兩岸關係改善的成果,得來不易。」四月,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說:「最低工資法案通過,是得來不易的成果。」溫、江、曾都充分發揮了現代漢語的特色:短話長說。
「得來不易」等於中文兩個字:難得。請看《禮記.儒行》說國君難以求得儒者,而儒者為官不求厚祿:「儒……難得而易祿也。」《東都事畧》卷八十三姦臣蒲宗孟詆毀司馬光植黨營私糟蹋人才:「方今人材難得,司馬光以朋黨壞之者半矣。」《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聞俊卿稱讚景小姐:「小姐如此高才,難得難得。」把這三段話的「難得」都改為「得來不易」,中文和現代漢語優劣立判。
溫家寶對麻生的懇求,改用中文來說,字數可省去三分之一:「中日關係,難得改善,雙方都應珍惜。」但現代漢語人說話,少一點假大空都不安樂,文字自然越冗長空洞越好,連臺灣朝野都不例外。
短話長說的,還有「深層次」。例如去年六月二十國集團會議上胡錦濤說:「我們要深刻認識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的嚴重性和複雜性。」現代漢語這個「深層次」,早已風靡大陸,近年還隨著溫家寶一句「香港的深層次矛盾」而風靡香港。今年十月二十六日《星島日報》社論的標題就是:「官二代受人詬病之深層次原因。」什麼「深層次了解」、「深層次問題」等,天天都可以聽到看到。
從前,我們只會說「深」、「根本」、「基本」等。請看《漢學師承記》卷三說錢大昕治學:「靡(無)不博綜而深究焉。」《淮南子》卷十論君臣:「君,根本也;臣,枝葉也。根本不美,枝葉茂者,未之聞也。」中文不會說「無不博綜而深層次研究焉」、「深層次不美」等等,只會說「深入了解」、「根本問題」、「香港的基本矛盾」之類。胡錦濤在二十國集團會議上的話,簡直是羞辱中文。得體的中文會說:「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廣而複雜,我們應仔細檢討。」這固然比胡錦濤原文清楚易讀,字數也省了五分之一。
明太祖年間,刑部主事茹太素上疏論事,洋洋萬言,太祖耐著性子聽罷,慨然說那萬言書可縮為五百字:「文詞太多,便至熒聽(會聽得人頭昏腦脹)。太素所陳,五百餘言可盡耳。」他於是下令制定格式,以免奏章浮文妨要(《明史》卷一三九)。當然,今天一切都變了。現代漢語以浮誇為上。
古德明
作者專研中英文,以寫作、翻譯為業。 (逢周三刊登)
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古德明 - 深層次得來不易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有關『難得』,我才疏學淺,不過一讀『難得改善』卻覺得有點疑惑,因為聽的人可能會理解為『很難得到改善』的意思。
回覆刪除於是翻了一遍『現代漢語詞典』,果然,『難得』是形容詞,不是副詞。
以語義來說,假如用於『中日關係,難得改善,雙方都應珍惜。』用普通話來說,意義有點不一樣。
至於深層次,是新詞,不敢說。
你說自己才疏學淺,真的不是自謙。
刪除Hi Allie
回覆刪除我個人覺得「中日關係,難得改善,雙方都應珍惜」意思清楚,但不敢說你提出的疑惑沒有道理。
我也是才疏學淺,但據我所知,中文是非常靈活之成熟語言,語法較寬鬆。「現代漢語」之語法,看看即可,不必太認真。例如,你說「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中,「難得」是什麼詞呢?這句話意思淺白不過,一般人絕不會去分析什麼詞性、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