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古德明 - 國情嚴峻鸚哥噪

am730 中華正聲專欄 2011年11月9日

今年一月七日,《大紀元時報》有中國政評說:「國富民窮,有利專政。」假如你不覺得這句話下流,那麼,請看《漢書》卷二十三:「齊桓公任用管仲,而國富民安。」中文從來只有「國富民安」、「國泰民安」等詞語,不可能說「國富民窮」,正如我們不可能說「身體好而健康差」。天下是天下之天下,人民就是國家。遠古的《尚書‧五子之歌》有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世上哪有「國富民窮」、「國泰民亂」的道理?

《大紀元時報》所謂「國」,無非中國共產黨用語,「國」即是「黨」。中共公安最近告訴民權藝術家艾未未:「國家說你偷稅,你就偷了。國家會改口嗎?你只有自認倒楣。」這樣以黨為國混淆視聽的言論,出自共幹之口,並不奇怪;但《大紀元時報》以「反共」自許,現在既尊共產黨為國,還憑甚麼說「中共竊國」?總之,用中共的現代漢語,你就不能講道理,不能辨是非,不能有思想。

而沒有思想正是現代漢語人的一大特點。他們有如學舌鸚鵡,以不學無術的統治者、傳播界、歌星戲子等為主人。主人隨口說甚麼,他們聽了,不明所以,都會隨聲亂噪。十一月六日香港區議會選舉前夕,民主黨就有八隻鸚鵡,一臉李鵬神氣,合力啣著斗大八個字,向選民告急:「左右夾擊,選情嚴峻。」

「嚴峻」一詞,新中國眾鸚鵡學自中共前總理李鵬。一九八九年五月十九日,李鵬出席中共中央及北京市幹部大會,咬牙說:「當前首都形勢相當嚴峻。」從此,各地鸚鵡爭相「嚴峻」起來。今年七月二十一日,《大紀元時報》有報道說:「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嚴峻警告,必須解決希臘債務危機。」十一月一日,台灣華夏經緯網也有專文說:「國民黨選情,面臨嚴峻挑戰。」究竟「嚴峻」是甚麼意思?

宋朝司馬光《涑水記聞》卷九載,武功知縣种世衡為政,「用刑嚴峻」。《漢書》卷七十四載,漢武帝曾孫因事繫獄,獄吏丙吉憐他不幸,一力維護,「不避嚴刑峻法」。可見中文「嚴峻」二字,是指「嚴厲苛刻」;李鵬不懂,誤解作「危急」;李鵬的鸚鵡更加不懂,只懂附和,於是又一個下流詞語傳遍現代漢語世界。

諸葛亮《出師表》談到蜀漢處境:「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水滸傳》第六十二回談到宋江兵打大名城,守城官員說:「賊兵臨城,事在危急。」「危急」和「嚴峻」,跟「中國」和「共產黨」一樣,本來意思不同,甚至勢同水火,現代漢語卻都混為一談了。

古德明
作者專研中英文,以寫作、翻譯為業。  (逢周三刊登)

14 則留言:

  1. 真亂來﹐特撰文批之﹕
    http://jonathan_sky.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833004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中國作家徐遲在1978年發表的報告文學作品《哥德巴赫猜想》內
      也有將「嚴峻」當作「險峻」來用的例子﹕
      「陳景潤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最嚴峻的考驗。老一輩的數學家受到了衝擊,連中年和年輕的也跑不了。」(第六節)//

      中國作家徐遲在這裡並沒有將「嚴峻」當作「險峻」來用,
      //「陳景潤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最嚴峻的考驗。//中的「嚴峻」並沒有用錯。
      是文少自以為是胡說八道而已。

      刪除
    2. 唉﹐神州又來包拗頸了

      難道徐遲在這裡的「嚴峻」會是「嚴刑峻法」之簡稱嗎﹖

      btw﹐古德明說「嚴峻」應解作「嚴厲苛刻」﹐中文查實有個詞語才是這樣解﹕叫嚴苛。
      http://www.zdic.net/cd/ci/7/ZdicE4ZdicB8ZdicA5115891.htm
      他這一下﹐我都忍手不批了。

      刪除
  2. 文少,
    不是「包拗頸」,只是指出你的不是之處。
    中國作家徐遲說//「陳景潤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最嚴峻的考驗。//
    你問//難道徐遲在這裡的「嚴峻」會是「嚴刑峻法」之簡稱嗎﹖//

    你是否知道當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什麼環境?
    你又是否知道當年的「無產階級專政」是怎麼樣的?
    萬人批鬥大會,嚴刑逼供信,「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腳」,隨便抄家批鬥株連九族,關進勞教集中營,槍斃「反革命」....
    如果你認為也不算是「嚴刑峻法」的話,那麼什麼才算是「嚴刑峻法」?
    奉勸你不懂就不要裝懂,以免貽笑大方。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完全沒興趣跟你拗﹐我說的論點﹐你可查現代漢語詞典而得。

      還有﹐請看清楚他的原句﹐他寫的是「最嚴峻的考驗」﹐若根據古德明那個必須依照古代的說法﹐「嚴峻」在古代是用來形容酷吏的﹐考驗又怎能用「嚴峻」這形容詞呢﹖

      其三﹐請你先解釋為何「最嚴峻的考驗」中的「嚴峻」﹐不能當「險峻」解。

      最主要的是﹐我批古德明的詞源謬誤﹐以及所謂「用錯」的源頭。

      刪除
    2. //...考驗又怎能用「嚴峻」這形容詞呢﹖//
      考驗為什麼不能用「嚴峻」這個形容詞?
      你連「嚴峻的考驗」這樣一個既普通又簡單的用詞竟然也不懂,那就確實是沒有什麼好跟你說的了。
      只是提醒你一句:如果你堅持「險峻的考驗」才是正確的話,那除了徹底暴露了你只會在網上抄一些資料之外,對中國語文詞彙的用法根本是一竅不通。
      對你這種不懂裝懂,但卻又要死拗的無知行為,稍有中國語文常識的人都會嗤之以鼻。


      刪除
    3. 我沒說過考驗不能用「嚴峻」這個形容詞﹐不要又用你最愛用的斷章取義。

      上面已解說﹐若根據古德明那個必須依照古代的說法﹐「嚴峻」在古代是用來形容酷吏的。這點你翻查古籍均可看到﹐古德明也有說過些例子。

      我上也說了﹐如要說「嚴厲苛刻」﹐中文有「嚴苛」一詞。

      你還未答為何「最嚴峻的考驗」中的「嚴峻」﹐不能當「險峻」解﹐不要以為用一堆空洞無物的廢話鬧我﹐便可以蒙混過關吧﹖

      刪除
    4. //你還未答為何「最嚴峻的考驗」中的「嚴峻」﹐不能當「險峻」解﹐不要以為用一堆空洞無物的廢話鬧我﹐便可以蒙混過關//?
      「空洞無物」?你不是大可以在網上查到「嚴峻」是什麼意思,「險峻」是什麼意思嗎?
      那//為何「最嚴峻的考驗」中的「嚴峻」﹐不能當「險峻」解//豈不是就有了答案了嗎?那還用我教?

      刪除
    5. //我沒說過考驗不能用「嚴峻」這個形容詞﹐不要又用你最愛用的斷章取義。//

      沒有人「斷章取義」,我指出你錯的地方是:

      //中國作家徐遲在1978年發表的報告文學作品《哥德巴赫猜想》內也有將「嚴峻」當作「險峻」來用的例子﹕
      「陳景潤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最嚴峻的考驗。老一輩的數學家受到了衝擊,連中年和年輕的也跑不了。」(第六節)//

      徐遲用的「嚴峻的考驗」是對的;而你說徐遲將「嚴峻」當作「險峻」來用,則是錯的。

      請問何來「斷章取義」?你明白我說什麼嗎?

      刪除
    6. 我文中本身也有險峻定義的連結﹐查甚麼﹖

      而事實上是﹐險峻確實可以用來形容考驗的﹐即形容這考驗猶如攀爬峻嶺一樣﹐險象橫生。

      現在是你說錯﹐懂答便答﹐不懂答便算。

      刪除
    7. //而事實上是﹐險峻確實可以用來形容考驗的﹐即形容這考驗猶如攀爬峻嶺一樣﹐險象橫生。//

      於是你就認為用「險峻考驗」是對的?是考驗陳景潤文革「猶如攀爬峻嶺一樣﹐險象橫生」?

      你臉皮厚不怕別人恥笑那你就用吧。

      你錯就是錯,不要死拗了。


      刪除
    8. //我文中本身也有險峻定義的連結﹐查甚麼﹖//

      你有查到「嚴峻」的定義嗎?叫你查你都懶查,或經常查了一些資料,但卻不會用。

      你篇大作只給出了險峻定義的連結:
      http://www.zdic.net/cd/ci/9/ZdicE9Zdic99ZdicA9341912.htm

      很明顯該通篇解釋都說明了「險峻」是用來形容地勢,地理地形等具有物理特性的東西;

      但你卻似乎是沒有查到「嚴峻」定義的連結。

      而「嚴峻」定義的連結:
      http://www.zdic.net/cd/ci/7/ZdicE4ZdicB8ZdicA5344150.htm

      解釋:严峻 yánjùn,严厉,严格或苛刻,严峻的考验

      你看到【严峻的考验】嗎?

      更而在“引證解釋” 裡面,就有:「陈景润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最严峻的考验。」這句話!

      如果你有查的話,你還有什麼好拗?

      刪除
    9. //是考驗陳景潤文革「猶如攀爬峻嶺一樣﹐險象橫生」//
      不知你寫甚麼﹐我同情地理解﹐你是想說﹕
      是說陳景潤在文革的考驗「猶如攀爬峻嶺一樣﹐險象橫生」
      對哦﹖有何解不通﹖

      //很明顯該通篇解釋都說明了「險峻」是用來形容地勢,地理地形等具有物理特性的東西//
      如用險峻來形容前景﹑形勢﹑和考驗﹐便是比喻之用。

      //你卻似乎是沒有查到「嚴峻」定義的連結。//
      沒說出來你便當我沒查嘛﹖

      //你看到【嚴峻的考驗】嗎?//
      本身這解釋就很有趣啦﹐嚴峻的解釋是【嚴峻的考驗】﹐這算哪門子的解釋﹖

      我退一步當你對﹐但無改古德明這篇文章犯詞源謬誤哦。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