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古德明 - 中共的成語

am730 中華正聲專欄 2011年11月30日

「2011年11月11日」是六個「1」的日子,香港千多對男女成親。《明報》的報道,使用中共成語,非常嫺熟:「百年一遇好日,新人逾千對。」這當然不是中文。

請先看唐朝王勃的《滕王閣》:「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宋朝王安石的《梅花》:「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中國人會說「百年一度的好日子」,不會說「物換星移幾遇秋」、「一年一遇一歸來」。最近二十多年,我國河山經中共不斷斵削,年年不是大浸稽天,就是旱魃為虐。當局歸咎大自然,每年都說甚麼「百年一遇的洪水」或「五百年一遇的旱情」,似乎幾百年來的水旱災害,他們都有科學記載。新中國人默化潛移,現在連「若干年一度」都變成「若干年一遇」了。

從前,孔子路過盜泉,惡其名,「渴矣而不飲」(《尸子》);今天,中共竊國,所創成語,新中國人不知為甚麼卻萬口爭傳。請看香港公民黨主席陳家洛十一月二十五日發表的文字:「迎難而上,贏回民心。」十月二十七日《大紀元時報》一段報道:「土耳其爭分奪秒,拯救地震倖存者。」

「迎難而上」是典型中共豪言壯語。例如胡錦濤二OO九年元旦說:「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北京奧運精神,迎難而上。」香港發展局長林鄭月娥今年十月說:「開拓土地非常困難,但我們會迎難而上。」從前,中國人說話較為平實。請看《後漢書》卷十七光武帝嘉許大樹將軍馮異:「為吾披荊棘,定關中。」《三國志》卷三十六稱讚關羽:「隨先主(劉備)周旋,不避艱險。」迎難而上,比「艱險不避」、「斬棘披荊」主動得多,也鬥志昂揚得多,只是昂揚得和中共其他假大空政治口號無有分別。所以,胡錦濤迎難而上的結果,是大陸貪官繼續橫行,民變此落彼起,旱澇年年不息;林鄭月娥迎難而上的結果,是香港人愈來愈覺安居不易。

「爭分奪秒」也很有中共特色。二OO五年曾蔭權就任香港行政長官,循例說:「我會爭分奪秒,做好工作。」去年溫家寶發表《再回興義憶耀邦》,也說:「(胡耀邦)每天都爭分奪秒地工作。」中國人說工作勤奮,不會這樣無端滲入鬥爭含義。例如《史記》卷十漢文帝說:「朕夙興夜寐(起早眠遲),勤勞天下。」宋朝陳亮《上光宗皇帝鑒成箴》:「當效禹王(大禹),寸陰是惜。」

中國人本來酷愛和平,不會開口就是鬥就是爭。說話不想假大空,做人不想喝盜泉水,那麼,請提防習染中共的成語。

作者專研中英文,以寫作、翻譯為業。   (逢周三刊登)

1 則留言:

  1. 文中所提中共新式成語,我雖不見得同意古德明的看法,卻深感中共用字之粗糙。「迎難而上」看起來像是要「迎著困難而上」,彷彿困難如影隨形,並沒有要解決的意思。而「爭分奪秒」者,台灣慣用「分秒必爭」,千字文也有「寸陰是競」,為顯時間的重要,倒不盡然一定和鬥爭思想有關。但中共用「奪」字,像是要從別人那裡搶過來似的,可是時間怎麼「奪」呢?莫非中共有電影In Time那種技術?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