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

施永青 - 西方國家為何會過度借貸?

am730 C 觀點 2011年11月1日

Vic:本文觀點值得深思。所得與財富分配過度不均,最終將令資本體制無法運作下去。適度的財富再分配,不僅合乎道義,還是資本體制順利運作的必要條件,而不是自由經濟至上論者所抨擊的「社會主義」。

自由經濟至上論者迷信一個無所不能的市場機制,宣揚「政府不能解決問題,政府才是問題所在」的歪理,對於資本體制並非一種自發秩序,而是必須靠政府維持體制基建(如建立並維護法律制度、保護產權、維持市場秩序)之事實視而不見。

公平交易的自由市場只存在於理想中,現實中只有靠種種人為努力(政府需要發揮很大的功能)去抵制壟斷、剝削、欺詐、掠奪,才勉強有比較接近公平交易的市場狀態。迷信自由市場的人,其實愚不可及。

本文未提到的一個論點,是近數十年來企業主導全球化經濟模式,無所不用其極地壓低勞工薪酬;先進國家的勞工實質薪資數十年來原地踏步,甚至萎縮,許多政府便宜行事,鼓勵民眾借錢置產與消費,藉資產泡沫維持表面繁榮。

--------------

歐美國家的金融危機,基本上都是由過度借貸所造成。這是大部分人都可以看到的表象,但為甚麼西方人,以至他們的政府都會走上這條不歸路呢?則不是人人都能看得清楚。

有人認為:這是西方人不再遵守量入為出的理財原則所造成,但是甚麼力量推動他們不遵守這條原則呢?為甚麼有識之士不預先提醒並制止他們不要這樣做呢?為甚麼即使早有人提出警告,但政府與大多數人都置若罔聞呢?為甚麼即使在發生金融海嘯之後,西方仍只能沿着這條不歸路繼續走下去呢?

純粹是因為人性貪婪,所以只顧眼前享受,不顧將來的後果嗎?是銀行業推廣宣傳成功,以至大部分人都申請了信用卡,習慣了先使未來錢嗎?是金融工具先進,以至風險可以讓更多的人來分擔,令大家以為後患不足慮嗎?

這些真實都只是表面理由,真正的原因是資本主義社會分配不公平,以至社會生產出來的財富只落到少數人的手裏。廣大有份參與創造財富的工作人員,卻只能獲取微薄的工資。

貧富懸殊導致社會的新生需求嚴重不足。因為少數人雖然有錢,但他們的消耗能力有限,他們即使窮奢極侈,亦只能花費掉他們收入中的極少一部分。由這批人製造出來的市場需求相當有限。

另一方面,廣大的打工一族,他們雖然有很多東西都想買,可惜袋裏乏錢,以致他們在意欲上的需要,無法變成經濟上的有效需求。結果,由打工一族製造出來的需求,沒法推動經濟可持續增長。

在這種情況下,少數人手上積累起來的大量資金不容易有出路。這些錢沒法流入實體經濟,因為實體經濟早已因需求不足而產能過剩。當現有的生產線已有部分因需求不足而需要停產時,沒有理由再去投資多幾條新的生產線。

為了令經濟發展不至於停頓,西方國家唯有千方百計地去製造新需求,方法就是透過銀行寬鬆的放貸。學生未畢業,銀行已發信用卡給他們先使未來錢。三無人士(無職業、無收入、無資產)一樣可以買樓,因為政府鼓勵銀行做次按。汽車滯銷,車行可以讓買家無需首期,簽個名就可以開走。這樣,社會就會有很多由信貸製造出來的新生需求,去推動經濟繼續增長。

由於寬鬆的信貸扮演着一個這麼重要的社會功能,各方人士都會為它開綠燈。誰想阻撓它,誰就會成為社會罪人。政客會為它立法,金融界會用衍生工具把風險分散,令問題得以延後。傳媒會配合宣傳追求時尚的人生哲學,讓胡亂花錢的人樂在其中,失去警惕。

然而,由於大部分打工一族分享不到經濟發展的成果,他們的收入根本沒法支持他們的消費,他們最終都會沒有錢還債。現在這個問題已經暴露,但不繼續借錢給他們花,經濟就會立即失去動力;變成借也不是,不借也不是,唯有拖得一時得一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