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6日
【明報專訊】立法會本周三會議,否決了劉慧卿議員提出的「捍衛新聞自由」動議。這個結果,無論是否涉及黨派之爭,或政府要維護尊嚴,發動建制派保駕護航,實質反映本港內部就維繫核心價值出現分歧,而政府和建制陣營對捍衛新聞自由,已經不當一回事。〔Vic:也不能說他們不當一回事,共產黨最重視控制資訊與輿論,港共是處心積慮要蠶食新聞自由的。〕回歸以來,新聞自由和一些核心價值遭到衝擊和侵蝕,公衆起初還有反應,久而久之,好像習以為常,在公衆之間再也泛不起漣漪,立法會否決捍衛新聞自由的動議,或許是這種取態的進一步表現。香港能否維持應有的獨特性?這個問號,愈來愈大。
限制採訪 官媒當道
政府剝奪市民選擇權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於9月20日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市民對新聞自由滿意率由68%下跌至58%,劉慧卿在議案中提到這個調查結果,認為與包括當局限制傳媒採訪有關;建制派的黃定光議員認為箇中欠缺嚴謹邏輯關連,而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認同黃定光的論據,在發言時予以引用。民研計劃定期持續做有關調查,市民對新聞自由滿意度有起有落,在過去的調查結果已經反映出來,最新調查是在8.18事件之後進行,結果反映了警方在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期間,保安安排不當,包括阻擋記者鏡頭、採訪區遠離活動場地等,使記者採訪變得有名無實。民調反映市民對當時一些事態的觀感,所以,曾德成若認為當局限制採訪與民調結果欠缺嚴謹邏輯關連,有罔顧事實之嫌。
另外,劉慧卿提到當局拒絕讓傳媒採訪,只發放官方短片和稿件(俗稱「鱔片」、「鱔稿」),也是民調結果原因之一;曾德成則說,傳媒的採訪報道,與政府發放的影片或稿件,都是公共資訊一部分,可以並存。傳媒報道與政府資訊並存,原則上沒有問題,不過,有一個前提,就是傳媒有權採訪官方活動,由傳媒自行決定報道角度,政府發放的稿件和短片,傳媒可以作為參考之用。不過,近年「官方媒體採訪」當道,官媒拍攝和採訪官員(包括行政長官),然後交給傳媒播出,而事前傳媒根本不知道官員有這些活動和「專訪」。
李克強訪港採訪安排,官媒更是一枝獨秀。李克強共20場活動,不足一半供傳媒記者採訪,部分甚至只能在活動場地以外觀看電視直播,其餘活動,傳媒只能透過官媒所拍攝畫面、政府新聞處發出的新聞稿或短片,了解活動情况。這樣的安排,若仍然不算限制傳媒記者採訪自由,則怎樣才算呢?曾德成在發言時,說「最近政府新聞處派員到粵北韶關,報道在當地做義工的香港青年服務團15名成員的生活和工作狀况,就有多家傳媒引用」,為官媒節目受歡迎作註腳,這是轉移視線,目的只為迴避官媒的實質。傳媒不滿的是:官媒擠佔了採訪空間,成為政府的宣傳工具,剝奪了市民接收資訊的選擇權。
官方蹧蹋傳媒人,損害新聞自由,還有管治的理由,但是作為立法會議員,理應為民喉舌,但是在投票時,建制派議員都分別投反對票、棄權或無投票,結果在20名泛民主派議員投票贊成下,由於在分組點票未能得到功能組別議員支持,使議案不獲通過。所以,立法會否決捍衛新聞自由動議,實際上就是建制派不讓動議通過。
建制派議員否決了動議,卻不想揹上反對捍衛新聞自由之名,例如梁美芬議員認為不應嚴格要求政府不發「鱔稿」,一切交由市場決定云云;黃國健議員則表示不認同立法會調查亞視才投棄權票。其實,建制派若對議案內容有意見,應該提出修訂,他們不循此途,則「捍衛新聞自由」在他們心目中到底有多大分量,於此可見一斑。
當年爭不變保獨特性
今日香港已經變質變味
新聞自由乃衆多自由之母,若新聞自由不保,則其他自由還可以安然無恙?過去,若出現新聞自由或一些核心價值遭到衝擊,社會和公衆都反應強烈,但是近年一些事態,例如政府千方百計阻撓保釣號出海宣示主權、被內地流放的政治異見人士未獲准來港等,這兩件事,涉及港人出入境自由和香港實施「一國兩制」的獨特性,但是社會和公衆已經無甚反應,好像習以為常,成為理所當然的事。就算近日香港電台裁撤被當局視為眼中釘的吳志森,各方反應強度與此事性質之嚴重,完全不成比例。此外,種票損害選舉的公平公正,行政長官曾蔭權竟然一度說「見怪不怪」。這樣的香港,與當年港人齊心協力爭取保持不變、保持獨特性、捍衛核心價值的香港,好像變質、變味了。
立法會否決動議後,據劉慧卿透露,有澳洲電台記者向她查詢立法會發生什麼事、丹麥駐港領事對此「嘩然」。立法會否決「捍衛新聞自由」議案所傳達信息,港人經過長期溫水煮蛙,可能無感覺,但是在國際間或會感到不可思議,這種情况,會否影響國際社會對香港屬性的研判,甚而影響一些國家的對港政策,值得關注。總之,港人對各種自由和核心價值若已失去應有警覺,對香港整體大局絕無好處,而更需保持清醒的是特區政府,除了必須時刻維護各種自由和核心價值,更重要的是,絕對不要因為短視的管治需要,做出任何損害新聞自由的事。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立此存照,大家看看哪些議員投票反對捍衛新聞自由:
民建聯9人:譚耀宗、陳鑑林、劉江華、葉國謙、黃容根、黃定光、張學明、李慧琼、陳克勤
專業會議4人:梁美芬、何鍾泰、石禮謙、劉秀成
自由黨3人:劉健儀、方剛、張宇人
經濟動力2人:梁君彥、劉皇發
獨立2人:黃宜弘、詹培忠
連新聞自由亦不敢撐,只投棄權的議員,包括:
工聯會4人: 黃國健、王國興、潘佩璆、葉偉明
五散人3人: 陳茂波、譚偉豪、梁家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