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蘋果日報 2011年01月23日
也許我們都忽略了,「維基解密」的殺傷力其實是有前提的。那個前提便是陽光與透明的力量。一旦把掌權者和大機構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曝露在公眾的目光之下,那些神聖而不能侵犯的權貴便會變得如小丑般可笑,陷入一種非常尷尬,最後迫於輿論的壓力(如果不是法律壓力的話),更改問題重重的既定做法,甚至黯然下台。信息的公開與輿論的生成是一組連鎖反應,前者是大家都發現了國王原來沒穿衣服,後者是大家開口嘲笑國王的窘態。我們相信信息與輿論,是因為按照常理,一個沒穿衣服的國王在眾目睽睽千口一辭的情況底下必然要抱頭鼠竄;沒有人能夠抵擋目光的力量。所以我們才會繼續寫作評論,不只是因為這些評論本身便是目光的一部份,而且是因為它們有可能開啟和引領更多的目光。而目光,它是可以改變現實的。
於是許多媒體和論者便要歡呼微博的崛起了,他們認為微博就是信息、輿論,以及公眾的目光。經過微博上無數人無數次的轉貼和傳播,一樁事件的內情會逐漸曝露,它的細節會逐漸豐富;更厲害的是它會觸發大眾的情緒,引生出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浪潮。因此他們宣佈「圍觀就是力量」,甚至「圍觀改變中國」。
然而這一切樂觀期許背後的那個前提真的那麼有效嗎?萬一那位不穿衣服的國王並不介意自己赤身裸體地坦露人前,不在乎群眾的圍觀和恥笑,他不尷尬更不害怕,照樣從容地招搖過市,那又該怎麼辦呢?
的確,微博是種不一樣的新媒體。比起上一代的博客,它的門檻低得太多,表達意見只需要一句話,再也用不著苦心拼湊一篇完整的文章。比起再上一代的網絡論壇,它可以輕易穿越圈子的界限,讓不同傾向不同立場的人都能共同分享一條相同的信息。而且微博靈敏機動,一個被人追趕到廁所躲藏的女子可以用手機向她不認識的人群求救,一個路過的陌生人也可以上載那名女子最終被人困在車上的圖片。微博還是主動的,你不是論壇上一條熱帖背後點擊率的十萬分之一,也不是在一篇博文後頭留言回應的客人;你就是那個信息傳播者,你自己就是主人。所以微博才會使得網民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能量,似乎自己真被「充權」了,似乎自己參與了什麼了不起的大事。難怪他們要說「圍觀就是力量」。
若再加上傳統媒體的大膽改革,我們可以把中國互聯網這十數年間的演進看成是目光的擴大與強化。過去,報刊電視便是輿論,便是大家的眼睛;現在,我們人人都是輿論,人人都有自己的眼睛。過去,傳統媒體的一篇報道和評論神奇地代表了社會群體的目光;現在,群體目光自己一個個跳了出來,可以計數可以量化。這目光並且越來越鋒銳越來越立體,它看到的東西更多更準。
但問題始終是目光真的有作用嗎?這十多年來,我們見過媒體報道使得「孫志剛案」改變了中國強制收容的政策,也見過博客的揭發使得「華南虎」成為一個大型的笑話。表面上看,它好像真的管用;然而從「孫志剛案」到「華南虎」,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兩件事的性質和影響的範圍相去何其之遠?為什麼只不過是揭穿了一個地方上小小部門參與的騙案,大家就已經興奮地難以自已,把它解讀為該年度最重大的「公民勝利」之一?
同樣地,在號稱「微博元年」的 2010年裏頭,我們的圍觀又起到了多少作用呢?全中國的微博用家一起關注過那麼多件大事,後來那些事都怎麼了?「我爸是李剛」這事夠大了吧?它在微博上觸發的轉發次數夠多了吧?大家關於它的討論夠熱烈了吧?可它究竟還是不了了之,神秘地隱退在輿論圍觀的界域之外;就像當年傳統媒體和網絡論壇都很關注的「黑磚窰」奴工,救了出來,但到底還是神奇地再度失踪;又像許多公開被譴責過的失職官員,雖然離職,但最後還是奇妙地再度上野甚而升官。
身為媒體的一員,身為中國社會的一份子,我當然不願否認媒體的功效與社會的活力,更不會對大家曾經取得的成就視若無睹。然而我不能不悲涼地提醒,也許目光和輿論並不如我們以為地那麼有效。只要把過去一年被微博圍觀過的重大事件列表,再一一追索它們的下場和結局,我們就能發現圍觀到底多有力量了。可是主張圍觀很有力量的朋友好像都不太願意這麼做,是怕打擊志氣嗎?當然我們還可以借用人類學家的說法,形容這是「弱者的反抗」。然而「弱者的反抗」究竟要強到什麼程度才是有意義的反抗,又要弱到什麼底線才不致於淪為阿Q的自嘲?
更悲觀點說,我甚至要大膽猜測這裏似有一道相互逆反的趨勢;一方面是參與者日眾聲勢日壯的目光,另一方面卻是越來越不被目光和輿論動搖的現實;從當年的「孫志剛」到現在的「李剛」,目光和目光所在的現實都變得更加剛強。
很粗糙地說,目光與輿論之所以有效,是因為管治者和被管治的社會就像一具機器和它所身處的環境一樣,前者總是要從後者那裏接收反應,然後回饋到既有的機制之中,修正邏輯,再調校自己下一步的行動。我現在最擔心的情況是明明路面越來越壞,滿地坑窪,走在上面的汽車卻可以不受刺激,繼續巡航行駛。這說明什麼?這說明那部汽車有自己的強大邏輯,它踩在地上,但不必顧及地面傳來的信息和刺激,愛怎麼開便這麼開。它和外在環境絕緣,只對自己的內在部件負責,依循自己既定的路線。從某個角度來講,你也可以說它是輛很有威力的好車。
也許我們都忽略了,「維基解密」的殺傷力其實是有前提的。那個前提便是陽光與透明的力量。一旦把掌權者和大機構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曝露在公眾的目光之下,那些神聖而不能侵犯的權貴便會變得如小丑般可笑,陷入一種非常尷尬,最後迫於輿論的壓力(如果不是法律壓力的話),更改問題重重的既定做法,甚至黯然下台。信息的公開與輿論的生成是一組連鎖反應,前者是大家都發現了國王原來沒穿衣服,後者是大家開口嘲笑國王的窘態。我們相信信息與輿論,是因為按照常理,一個沒穿衣服的國王在眾目睽睽千口一辭的情況底下必然要抱頭鼠竄;沒有人能夠抵擋目光的力量。所以我們才會繼續寫作評論,不只是因為這些評論本身便是目光的一部份,而且是因為它們有可能開啟和引領更多的目光。而目光,它是可以改變現實的。
於是許多媒體和論者便要歡呼微博的崛起了,他們認為微博就是信息、輿論,以及公眾的目光。經過微博上無數人無數次的轉貼和傳播,一樁事件的內情會逐漸曝露,它的細節會逐漸豐富;更厲害的是它會觸發大眾的情緒,引生出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浪潮。因此他們宣佈「圍觀就是力量」,甚至「圍觀改變中國」。
然而這一切樂觀期許背後的那個前提真的那麼有效嗎?萬一那位不穿衣服的國王並不介意自己赤身裸體地坦露人前,不在乎群眾的圍觀和恥笑,他不尷尬更不害怕,照樣從容地招搖過市,那又該怎麼辦呢?
的確,微博是種不一樣的新媒體。比起上一代的博客,它的門檻低得太多,表達意見只需要一句話,再也用不著苦心拼湊一篇完整的文章。比起再上一代的網絡論壇,它可以輕易穿越圈子的界限,讓不同傾向不同立場的人都能共同分享一條相同的信息。而且微博靈敏機動,一個被人追趕到廁所躲藏的女子可以用手機向她不認識的人群求救,一個路過的陌生人也可以上載那名女子最終被人困在車上的圖片。微博還是主動的,你不是論壇上一條熱帖背後點擊率的十萬分之一,也不是在一篇博文後頭留言回應的客人;你就是那個信息傳播者,你自己就是主人。所以微博才會使得網民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能量,似乎自己真被「充權」了,似乎自己參與了什麼了不起的大事。難怪他們要說「圍觀就是力量」。
若再加上傳統媒體的大膽改革,我們可以把中國互聯網這十數年間的演進看成是目光的擴大與強化。過去,報刊電視便是輿論,便是大家的眼睛;現在,我們人人都是輿論,人人都有自己的眼睛。過去,傳統媒體的一篇報道和評論神奇地代表了社會群體的目光;現在,群體目光自己一個個跳了出來,可以計數可以量化。這目光並且越來越鋒銳越來越立體,它看到的東西更多更準。
但問題始終是目光真的有作用嗎?這十多年來,我們見過媒體報道使得「孫志剛案」改變了中國強制收容的政策,也見過博客的揭發使得「華南虎」成為一個大型的笑話。表面上看,它好像真的管用;然而從「孫志剛案」到「華南虎」,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兩件事的性質和影響的範圍相去何其之遠?為什麼只不過是揭穿了一個地方上小小部門參與的騙案,大家就已經興奮地難以自已,把它解讀為該年度最重大的「公民勝利」之一?
同樣地,在號稱「微博元年」的 2010年裏頭,我們的圍觀又起到了多少作用呢?全中國的微博用家一起關注過那麼多件大事,後來那些事都怎麼了?「我爸是李剛」這事夠大了吧?它在微博上觸發的轉發次數夠多了吧?大家關於它的討論夠熱烈了吧?可它究竟還是不了了之,神秘地隱退在輿論圍觀的界域之外;就像當年傳統媒體和網絡論壇都很關注的「黑磚窰」奴工,救了出來,但到底還是神奇地再度失踪;又像許多公開被譴責過的失職官員,雖然離職,但最後還是奇妙地再度上野甚而升官。
身為媒體的一員,身為中國社會的一份子,我當然不願否認媒體的功效與社會的活力,更不會對大家曾經取得的成就視若無睹。然而我不能不悲涼地提醒,也許目光和輿論並不如我們以為地那麼有效。只要把過去一年被微博圍觀過的重大事件列表,再一一追索它們的下場和結局,我們就能發現圍觀到底多有力量了。可是主張圍觀很有力量的朋友好像都不太願意這麼做,是怕打擊志氣嗎?當然我們還可以借用人類學家的說法,形容這是「弱者的反抗」。然而「弱者的反抗」究竟要強到什麼程度才是有意義的反抗,又要弱到什麼底線才不致於淪為阿Q的自嘲?
更悲觀點說,我甚至要大膽猜測這裏似有一道相互逆反的趨勢;一方面是參與者日眾聲勢日壯的目光,另一方面卻是越來越不被目光和輿論動搖的現實;從當年的「孫志剛」到現在的「李剛」,目光和目光所在的現實都變得更加剛強。
很粗糙地說,目光與輿論之所以有效,是因為管治者和被管治的社會就像一具機器和它所身處的環境一樣,前者總是要從後者那裏接收反應,然後回饋到既有的機制之中,修正邏輯,再調校自己下一步的行動。我現在最擔心的情況是明明路面越來越壞,滿地坑窪,走在上面的汽車卻可以不受刺激,繼續巡航行駛。這說明什麼?這說明那部汽車有自己的強大邏輯,它踩在地上,但不必顧及地面傳來的信息和刺激,愛怎麼開便這麼開。它和外在環境絕緣,只對自己的內在部件負責,依循自己既定的路線。從某個角度來講,你也可以說它是輛很有威力的好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