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2日 星期日

陳嘉文 - 山頂建酒店 迫遷等翻生


街知巷聞   星期日生活   2014年3月22日

盧吉道路窄,平均也只有這個闊度。(劉焌陶攝)

盧吉道二十七號,有九十九年歷史,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前年被申請改建為文物酒店。(劉焌陶攝)


盧吉道有一段本來是峭壁,沒有山路可建,一百年前,英軍與華人承建商在這裏立樁建棧道,工程浩大。(資料圖片)


盧吉道是港島徑第一段,行山客甚多,有不少人推着嬰兒車,有車駛進時,人車無法並行。(劉焌陶攝)


【明報專訊】在政府就文物酒店展開第五次諮詢翌日,太平山頂盧吉道比往日更熱鬧,除了成千上萬的旅客,棧道之上,還堆滿相機腳架,幾十個龍友等待拍攝山頂霧境。可是,雖然遊人如鯽,但走了一圈,我卻覺得異常冷清——盧吉道上,本有十二座民居,但十室九空,放盤廣告處處。

因為交通極為不便,這裏的住宅一直少人問津,居民多是住了幾十年的老街坊。

自從二十七號大宅被申請建成酒店,在政府與民間拉鋸之時,曾在大宅居住十三年的姚醫生說:「附近的業主認為盧吉道鹹魚翻生,於是趕走租客,等待發展。」

迫遷不迫遷,是一回事;最大的問題,是這裏根本不適宜發展,本只設計給人行的狹窄行山徑,怎可能要每天數以萬計的遊人,讓路給只接載數十人的酒店專用車?

路窄彎多 接駁車超負荷

二○一三年四月,盧吉道二十七號的現任業主,申請把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大宅改建為文物酒店,提供十二個房間,平日每小時行車來回兩次,接載住客,路線沿盧吉道接駁酒店與山頂廣場,即每天九十六次單程。這項申請,在同年的九月獲城規會批准,方案在諮詢期間一度有逾八成人反對,主要憂慮改劃成酒店後,會對交通造成負荷。

曾居於二十七號大宅十三年的姚吉甫醫生,這天帶我們從盧吉道一號起步,一直走回他的舊居。他說,這段路只九百米,但已有三十七個彎,路僅闊一點八至兩米,「運輸署說讓車駛入沒有問題,但他們只是用尺量度,說路比車身闊。不親身在這裏駕過車,怎會知究竟有什麼問題?」姚醫生說,他是住客時,駕的車當時最小型的車款,車身大概一點四米闊,「沒錯是可以駛過的,但左碰右撞,轆軨每三個月維修一次,左邊車身最易刮花,在二十七號前的彎位最難過,那條燈柱,我留下了不少戰績」。

從來不是行車路

事實上,盧吉道本來就不是車路,在一百年前規劃之時,一九一三年的工務局文件寫明,這路是用作觀賞維港風景﹕「The road will be principally used as a promenade, a wonderful panoramic view of the City, Harbour and surroundings being obtainable from it」。這天沿路看到不少古老石椅,其實都是這句說話的佐證。盧吉道所建位置,大多是懸崖峭壁,工程浩大,由當時的英軍率領華人工人鑿石建橋,建成現在的棧道。在建成之初,它一直是英國上流階層的步道,後來禁止華人踏足山頂的法例廢除,這裏成為香港人認識維港的必到之地,平均人流達每小時一千人,旅發局的數字顯示,每年到山頂觀光的旅客多達七百萬人次。很難想像,在人流這麼多的盧吉道上,當每小時都有車駛過,男女老幼爭相走避成為常態,這個被旅發局譽為全港第二大景點的地方,將會是怎樣的一個光景?「這其實是諷刺的,早前我們申請駕車入盧吉道做路試,在山頂警署申請禁區紙,但被拒絕,原因是太危險。其實人人都知道在這裏駕車很危險。」美港聯盟的羅雅寧說。

無處排污

除了車流增加構成危險,姚醫生還說,這裏沒有污水渠,若大宅改成酒店,每日排出二萬公升污水,根本無法處理,屆時只有排到盧吉道下的干德道、薄扶林郊野公園。「大宅外,有一個專用的化糞池處理污水,原理是廁所水直接輸到化糞池,分解後,污水再滲進泥土,以沙石過濾。五人家庭尚可以應付,住五十人的酒店,怎負荷?可以想像,到時候盧吉道下滲出的污水,臭氣冲天。」改建文物酒店,還關乎盧吉道的環境,這裏的生態,價值甚高。不少植物學家曾對此讚譽,事關這裏本地品種繁多,而且山林可以出現在山頂這高度,並不常見。前年,港島徑獲Lonely Planet選為全球十大步行徑之一,而盧吉道,早在一九八五年就被劃入港島徑第一段。

27號大宅 拆泳池——零消防

姚醫生故地重遊,來到三年前才搬走的舊居門外,說大閘都已換掉。這棟大宅,樓高兩層,每層五千呎,他當年是租客,與家人同住。「裏面間隔沒變過,木地板都是原裝,住這裏的人,本來都是尊重歷史、尊重這棟古宅的人。」盧吉道二十七號,在一九一四年開始動工興建,那時候,盧吉道才剛開始動工起路,是盧吉道上第一座民居,「由著名建築師樓巴馬丹拿(Palmer & Turner Group,前稱Palmer & Bird)的合伙人Herbert William Bird所設計及興建,用來自住」。因為自住,可以想像,它一定堅固而實用,而且選址是盧吉道上最好的,「這裏的景觀,望盡整個香港,東至觀塘,西至葵涌,啟德、尖沙嘴、太古城都望到」。

消防車駛不進

後來,Mr Bird把大宅轉售太古船塢,施懷雅家族的人入住,然後再轉為太古集團的高級職員宿舍。日佔時期,日軍曾經佔用這裏,把太古的人趕走,現在還留有痕迹,例如大閘外日式庭園的石塔。七七年,一個美國人接手,他把大宅翻新、建泳池,這個泳池,往後一直沒拆,「盧吉道太窄,沒有消防車可以駛入,沿路沒有水喉,最近也要從山頂廣場外的太平山餐廳借水。我住這裏的時候,裝了高壓水泵和水喉,萬一火燭,就用泳池的水救火。聽說若這裏建酒店,業主打算拆掉泳池,在那裏建玻璃屋,裏面是客房」。

九四年,內地人購入大宅,至九八年轉讓,沒多久,姚醫生搬進來,一住就是十三年。

由於消防車和救護車也無法沿盧吉道駛進,姚醫生以防萬一,要求家傭和司機都接受急救訓練,家裏也備有心臟除顫器。「所以這裏根本不適合建酒店,住客有事的時候,怎樣求援?火燭的話,沒有泳池的水解燃眉之急,要從餐廳拖喉進來,一公里長,要拖多久?」

鄰居陸續被迫遷

沿着盧吉道,經過二十七號,一直往西走,沿途其實會經過幾棟類似的森山大宅。「不過你會發現,現在的盧吉道,已經沒什麼人住。自二十七號的事之後,很多業主都開始心雄,認為盧吉道鹹魚翻生,於是陸續趕走租客,等待發展。」姚醫生說,過往這裏的樓價,一直不昂貴,「若說山頂住宅的呎價平均有十萬元,盧吉道其實大約是三萬元,因為這裏實在交通不便,合心意的人才會買,不合心意的,價錢低極也不會買」。

在二十七號旁的二十八號,面積相對小,一層約三千呎,樓房設計平實雅致,後方有個泳池花園,不過已丟空,歷史與二十七號差不多悠久。Palmer & Turner的合伙人Mr Bird,建了二十七號,再建二十八號,當是別墅。「空置之前,是一個洋人婆婆住的,是去世的丈夫留給她的。她轉售之後,一直住在這裏,但新業主再轉手沒告訴她,有一天,突然有個陌生人敲門,要她走。她七十多歲,被迫遷。」至於三十四號的住客Bob Green,租住這裏四十年,是前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駐港記者,前年也被趕走了,「業主把樓收回來,想發展服務式公寓、酒店之類」。

峭壁上的棧道

花了九年時間,盧吉道在一九二二年建成,那時候,太平山頂仍是個光禿的石山,繞山而建的盧吉道,遠看像一條天橋(skybridge)。而由於山頂經常有霧,山上的橋在霧中若隱若現,所以盧吉道也一度被稱為「仙橋霧鎖」,是二戰前的香江八景之一。

要建盧吉道,以一百年前的技術,是難度很高的一項工程,由在英國做炮彈戰船的英軍工程師負責,不過真正落手落腳挖掘、砌磚的,則是華人承建商包辦。根據當年的工務局年報,第一階段的工程,只用了年多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但第二段工程,則先拖了四年才復工,然後再用了三年時間興建,事關第二階段全屬陡峭的懸崖峭壁,無建築路面的山坡。一九一九年的工務局年報,最後決定開山劈石、建擋土牆,和在無法築路的峭壁上建架空的棧道——在峭壁下鑿石立樁,橋柱用當年新引進的物料鋼筋混凝土,總共建了八十七條,上面則建橋為路。

行山徑淪車道?

我們一行五人,從獲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盧吉道一號山頂纜車總部起步,一直走至二十七號,雖然這天不是周末假日,沿途還是遇見很多行山的人,當中包括蹓狗的主人和推着嬰兒車的父母。曾在這裏出入十三年的姚醫生說,「從這裏回家,路程九百米,共有三十七個彎,路的闊度平均只有一點八至兩米,駕着車身約闊一點四米、排量600cc的三菱車出入,每個彎都熟晒,最後那個彎,是最常過不了的彎,所以那條燈柱也有很多被我車刮花的痕迹」。

姚醫生說,他每天駕車出入,知道這條路有多難走,人車其實無法共存。雖然他為了減少妨礙行人,以自己用車的時間遷就,例如早上七時前、晚上七時後,以及假日不用車,即使用車,兩餐在外,中間的時間也盡量不回家,寧願在外面蒲足一天;之不過,還是會遇上很多人車爭路的情况,「行山的人,根本沒有準備這條路會有車出現,於是,當有車駛至,行人都心急避車,避到渠邊、山邊,老人會容易跌倒。想像一下,若有人推着嬰兒車走,怎辦?父母一人抱起孩子,一人舉起嬰兒車彎到欄杆外,這樣才夠位走」。盧吉道這段路,只有二十七號大宅有車出入,若是住宅,人數頂多數人,車輛出入次數有限,可是若轉營酒店,申請計劃書中就提到,酒店會每小時提供四次來回接送,一天就九十六次。需要頻繁地避車的行山徑,結果只會讓人不敢再走,而本來為讓人可以欣賞維港景色的盧吉道,也只有淪為接送十多個房間住客的車道。

文 陳嘉文
圖 劉焌陶、資料圖片
編輯 王芷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