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李國政 - 賈伯斯並無如是想

旺報 2011年10月11日

Vic:有網友認為「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譯「恆飢永愚」即可。同意。

後記:看了施永青10月14日的C觀點,覺得將foolish譯為愚還是不大好,易生歧義。全句或可譯「恆飢永憨」。

----------

 因著賈伯斯去世,英語格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再次風行於世。世人得知賈伯斯喜愛此格言,最初是通過賈伯斯2005年對史丹佛大學畢業生的演講。賈伯斯視之為座右銘,也推薦給即將踏上社會的大學生。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中文該怎麼翻譯?最流行的譯本是「求知若飢,虛心若愚」,這很有問題。好的翻譯,要符合三條標準﹕信、達、雅。以此標準來衡量「求知若飢,虛心若愚」雖符合次要的「達」和「雅」,卻失去了最重要的「信」。

 「Stay Hungry」的原意是「保持飢餓」,沒有「求知若」的意思;「Stay Foolish」是「保持愚笨」,也不包含「虛心若」。「求知若飢,虛心若愚」的譯文憑空增加出「知」和「虛心」,這首先違反賈伯斯的風格秉性。

 「求知若」,就是「追求知識仿如……」。毫無疑問,作為PC和「i系列」電子產品的創造者,賈伯斯是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但他更可貴的並非「知識淵博」,而是創新。如果賈伯斯只是「專業知識淵博」,卻缺乏創新精神與能力,他充其量只是個優秀的電腦工程師,絕不會是如今被視為與愛迪生和愛因斯坦並列的偉大原創者、發明家。

 若論「追求」,「Stay Hungry」的「飢餓」確實是「追求」的動力。追求什麼?可能是「知」──知識,但也可能是「創」──創造、創新,也可能是「思」──新思想、新觀念,是「真」──真理、正義,甚至可能是「財」──財富,以及其他種種。因此,原文的「保持飢餓」,含意雖單一,想像空間無限;譯成「求知若飢」,含意增加了,但原先「知、創、思、真、財……」的無限想像空間,卻反被縮減成單一的「知識」。

 「Stay Foolish」亦然,如果它的原意是「虛心若愚」,可以斷言,賈伯斯絕不會引其為座右銘──眾所周知,賈伯斯從來就不是一個「虛心」或「謙虛」的人,賈伯斯之自信,近乎「自負」乃至「狂妄」,翻譯成「虛心若愚」,簡直可說是對賈伯斯的「羞辱」。在賈伯斯那裡,與其譯成「虛心若愚」,不如譯成「執著若愚」、「固執若愚」更恰當。和「Hungry」一樣,增譯「虛心」,反把「Foolish」原蘊的可能性給完全扼殺了。

 為何會出現「求知若飢,虛心若愚」的譯法?為何如此譯文會在中國人世界廣泛流傳?因為它的「文化內涵」正是中國人的「文化民族性」映照。以「Hungry」的追求目標「知、創、思、真、財……」為例,中國文化向來重「知」、重「財」,也「擅知」、「擅財」,卻輕「創」、輕「思」,因而也缺「創」、缺「思」。至於「Foolish」,將其譯成「虛心」,是因為「謙虛」是中國人美德,儘管它並非美國人秉性。美國人的「不謙虛」風格,看在中國人眼裡,常常近乎「張揚」。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的譯文,是自覺不自覺地以己民族的文化觀念錯解英語格言,既歪曲原意,也不符賈伯斯風格,更違反美國人的「文化民族性」,如此武斷置入自己文化觀的翻譯,率直地說,是一種「文化強暴」。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究竟應該怎麼翻譯?符合「信、達、雅」的譯文,可以是「恆持飢渴、永保愚傻」。「渴」是「thirsty」,已屬增譯,但主旨並不違「信」,故無大礙。

 (作者為加籍陸僑專欄作家)

4 則留言:

  1. 有網友認為譯「恆飢永愚」即可。同意。

    回覆刪除
  2. 看了施永青10月14日的C觀點,覺得將foolish譯為愚還是不大好,易生歧義。全句或可譯「恆飢永傻」。

    回覆刪除
  3. 套用持盈保泰之句式, 譯作持飢保庸如何?

    註: 庸, 愚也.

    回覆刪除
  4. 竊以為這裡的foolish不能譯為「庸」,因為意思不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