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

逃老師 - 旺角黑夜,我站在魚蛋與高牆之間

星期日生活   2016214
 
【明報專訊】按照香港「傳統慣例」,農曆新年首三天,食環署及警方等執法部門會特別「鬆手」,容忍包括熟食小販擺賣及有點過分的違例泊車,讓巿民在新春期間鬆一鬆。但近幾年開始,「熟食小販零容忍」及「新年照派牛肉乾」已成我城政策,新年流流的「和氣生財」變成「相拗唔好口」。但是,對於年初二的旺角騷動,如果單純解讀為本土組織借小販擺賣這等「民生小事」,結集「暴徒」去鬧事泄渲不滿,那無疑是目光短淺,看不到令香港年輕人躁動的深層次矛盾。
旺角騷動的那一夜,我站在魚蛋與高牆之間,目睹這場「魚蛋革命」的形成與轉化,警察開槍、磚頭亂飛、火頭處處的激烈場面將是香港示威者新標桿,可以肯定地說,黑夜過後香港從此不一樣,it's just the beginning,未來只會更激進。
那夜凌晨,我陪朋友到旺角「掃街」尋美食,凌晨一時許到了港鐵旺角E1出口,通向朗豪坊的通道盡頭升起裊裊輕煙,魚蛋魷魚臭豆腐串燒的香氣糾纏在一起,每個小檔都有捧場客。那一刻,我還以為這裏是被放生的樂土。詎料躋身到砵蘭街交界,近山東街的路口有大批人聚集,一個藍衣男子站在車頂,手持大聲公在嗌咪,氣氛緊張。
走近一看,站在人群最前方的是本土民主陣線成員,一批年輕人戴上頭盔口罩眼罩,排成一列舉起裹上保鮮紙的自製盾牌,與另一邊穿上防暴裝備的警員對峙。雙方互發警告,否則會進行清場。
劍拔弩張的場面在朗豪坊戲院對開上演,而二三十米外是大批「掃街」巿民與繼續營業的小販檔,一步一世界,割裂的空間形成強烈對比。於是,逾百個購了小販食物的巿民,就站在戲院門口的梯階上享受小食,等待觀看比銀幕更緊張的激戰上演。
在示威者的盾牌與穿上防暴裝備的警察之間留有數米空間,我大膽地從中間走過,邊行邊發現滿地是玻璃碎和雜物,頭頂不時有玻璃樽、啤酒罐、花盆和木棍等雜物飛擲向警員。狹狹的「楚河漢界」猶如有炮彈亂飛的戰場,我沒有任何安全裝備,卻僥倖地沒有被擲中,但亦知道不宜久留,便與大多數旁觀的巿民一樣,站到朗豪坊路邊「食住花生等睇戲」。
「呢度係朗豪坊唔係天安門」
那時候雖說氣氛緊張,但大家都沒意識到會上演激烈場面。到大約一時四十五分,示威者率先衝擊警方防線,霎時間雜物亂飛,胡椒噴霧與催淚水四射,空氣瀰漫了攻鼻氣味。警察迅速佔了上風,盾牌與警棍不斷推進,同時驅趕路旁巿民。在警棍交錯間,我和其他看熱鬧的巿民都被推撞,身旁有人中警棍或被雜物擊中,剛才吃着臭豆腐的少女頭部受傷,就在我身旁倒下,現場盡是恐慌與混亂。
不論巿民與示威者,全部都被警方推向亞皆老街方向,示威者節節敗退,旁邊的小販也要收檔離開。朋友說按照去年經驗,當示威者被推到亞皆老街路口時,衝擊就差不多會完結,應該不會進一步激化下去。
大約二時六分,我與朋友隨人潮走到砵蘭街與亞皆老街路口,還以為衝突要完了,但上海街路口卻有人群起哄,然後傳來兩響槍聲。最初我還以為是發射催淚彈,但卻不見白煙,許多人大叫:「開槍!警察開槍射人呀!」我見到路邊有交通警倒地,而剛開槍的警員則被推上警車。兩響槍聲激化了人潮情緒,不斷圍着警員質問「點解對香港人開槍?係咪想殺人」、「呢度係朗豪坊唔係天安門」、「警察用實彈開槍,會死人㗎」。其後證實當時是有警員遇襲,另一名趕到現場的警員向天開兩槍示警,槍口曾對着人群,雖沒擦槍走火,但群眾激動怒罵。
槍聲中掀開另一階段
「警察開槍」的消息迅速在社交網站瘋傳,但身旁的年輕人則開始「吹雞」,通知其他朋友來旺角「食花生」(湊熱鬧),原本應該完結的警民衝突,在槍聲中到了另一階段。許多旨在掃街的巿民後怕危險,在開槍事件後紛紛離開現場,約十多分鐘後,上海街現場的人潮漸散,現場所見,衝突前的砵蘭街多數是普通巿民,少數是本土派示威者;而槍聲過後,本土派示威者冲散了,卻有巿民就地變成示威者,還有更多是從區外趕來的另一群人。於是,漫長的旺角騷動所需的條件逐漸形成。
警方事後把亞皆老街的彌敦道至上海街一段封鎖,途人都要繞道而行。我走亞皆老街與彌敦道交界,發現聚集的人逐漸多起來,很多是剛到場的年輕人,他們從路邊拾起雜物亂擲,又企圖把垃圾桶拖出路中,又不時齊聲向警察大叫「開槍、開槍」,當中夾雜大量粗口。每逢有人起哄,現場警員就執着警棍衝入人群就打,有數個人被打到倒地流血,也有人只是站在路邊就被警員拉走。其中一名穿衛衣、紮辮子的青年倒地,頭部大量流血,當時 大家還以為他是女子,一度沒有知覺,其後能抬起頭來,才發現是男的。事後網上曾謠傳該名「少女」傷重死亡,最後證實這位男子沒有生命危險。
在警棍亂舞中,在場人士多沒持武器,許多人開始散到橫街小巷,那時候我和朋友決定離開,大家都慶幸沒有受傷。回家後仍留意着電視和社交網站信息,開始有人在西洋菜街放火,到凌晨四時許出現示威者擲磚,騷動擾攘至早上,迎來的是陽光普照的年二初,原本應該是靜好的新年,全城卻躁動不安。
和平抗爭苦無路之下
年初二的旺角黑夜,事態以每秒鐘的速度去變化,最初衝擊警方防線的本土派,與後來在旺角放火掟磚似乎不盡相同。
縱火後果嚴重、磚塊可以殺人,沒有人會接受這種行為,警方接下來不斷採取拘捕行動,各界亦齊聲譴責暴力行為。但在最嚴厲的譴責過後,暴力並不會因此而完結。需知道,示威者並非從第一天開始就成為特首梁振英口中的「暴徒」,在回歸以來十多年,遊行簽名民間公投佔中,所有「和理非非」去表達訴求的手段都試盡了,但中央和特區政府的回應,卻徹徹底底說明「此路不通」;而過於落力地推動中港融合,結果是令捍衛本土文化的意識提高。為什麼本土派會壯大?為什麼部分年輕人的示威手段趨向激烈更暴力?找出當中原因再對症下藥,其實比追究騷動參與者更迫切。
騷動過後,政府與當權者都忙於「打大佬」,特首把事件定性為「暴動」,警方則指現場有車輛運送物品給暴徒使用,不排除是有組織及預謀的暴力行動。事實上,如果說旺角騷動是有人編寫了劇本去策動,一切應該要比盡是散兵游勇更容易處理,因為處理了牽頭者,其手下與信徒就自然消散。但是,綜合個人觀察以至一些社運界與警界的朋友的分析,目前香港沒有任何一個組織,能有預謀地策動這種規模的騷動,因為只找一兩個「爛頭卒」容易,但要找一百幾十個死士則很難,故此個人傾向相信是連串偶發事件導致旺角騷動。
「有權用盡」vs.「獨立思考」
近年社會運動多了一張張年輕面孔上場,當權者、建制派以至大部分泛民人士都一直相信,那些年輕人是被某些人和組織煽動,從不相信青少年也有「獨立思考」和「個人意志」。但是,那種沒有大佬的文化其實就是新一代的信念,拆大台、不信權威已令傳統的泛民吃盡苦頭,當權者首先要承認這種新觀點,才能開始去明瞭年輕人的想法。旺角騷動原本是進一步了解激進人士心聲的契機,可惜的是,在強烈的譴責聲之中,政府官員與權威人士的觀點,似乎離那些「激進小眾」愈來愈遠,「有權用盡」仍是現屆政府的主調。當和平抗爭苦無路,只恐怕支持暴力抗爭者會逐漸增加,縱使不會變成大眾,但社會將更動盪不安,魚蛋不是雞蛋,不會摔破且成分複雜,如果仍以舊思維去對付新問題,相信距離刀光劍影汽油彈的真暴動又走近了一步,這是香港的悲哀。
文:逃老師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1 則留言:

  1. "綜合個人觀察以至一些社運界與警界的朋友的分析,目前香港沒有任何一個組織,能有預謀地策動這種規模的騷動". "青少年也有「獨立思考」和「個人意志」。"

    在互聯網時代, 知識廣泛傳播, 青少年人普遍早熟, 知識水平遠高於一般成年人, 他們有獨立思考及個人主見, 對持守的觀念有堅定的信心, 不受他人左右, 特府及保皇派欲將魚蛋革命歸罪於民主派指使或引導, 欲將青少年支持暴力抗爭的底因推卸, 完全是罔顧事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