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方志恒 - 共同守護香港這片自由之地


2011年9月2日

【明報專訊】李克強副總理訪港,所引發的警權風波和新聞自由爭議,猶如一記暮鼓晨鐘,預示着香港政治的未來。

去年政改通過後,香港的政局不但未見好轉,各種矛盾反而不斷激化:「區議會改良方案」雖受到部分民主派質疑,但方案畢竟擴大了巿民投票權利,令立法會民選議席數目,首次突破一半門檻;但在選舉權利有所進展的同時,香港社會原有的自由空間,卻面臨整個政權機器的壓制,北京對泛民主派的壓迫分化不斷升溫,特區政府的管治手法日趨強硬,警方對社會運動的控制持續收緊。香港政治在這種「一放一收」之間,正經歷前所未有的震盪。

如果我們站得高一點,從比較政治理論的角度去反思當前局勢,可能會發現香港正出現「新加坡化」及「馬來西亞化」的趨勢。

從「自由威權政體」

到「選舉威權政體」

從比較政治學的角度看,香港、新加坡及馬來西亞都可以歸類為「混合政制」(Hybrid regime),但其政治特點卻截然不同。

真正的民主政制,應該同時具備「多黨普選」(multiparty elections)以及「公民自由」(civil liberties)兩個條件。而所謂「混合政制」,是指該政體只具備其中一個條件,因此不能視作真正的民主政制。按照這個準則,「混合政制」可以細分為兩類,包括具備多黨普選形式,但反對派及公民自由備受執政黨打壓的「選舉威權政體」(Electoral authoritarianism),以及巿民享有基本自由,但未建立全面民主選舉的「自由威權政體」(Liberal authoritarianism)〔註一〕。

今天的香港是典型的「自由威權政體」,港人大致享有言論、集會、結社、新聞等各種公民自由,但普選制度卻尚未建立。相反,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則屬於「選舉威權政體」。

新馬兩國雖有多黨普選,但執政人民行動黨及巫統為了維持政權,一直打壓反對黨及限制公民自由,包括操控選區劃界及選民結構(人民行動黨及巫統都經常透過重組選區,削弱反對派的選票基礎)、對選民威迫利誘(例如巫統候選人常到農村大派禮物)、限制新聞及言論自由(人民行動黨及巫統都透過關係密切的傳媒集團,間接操控及影響大眾輿論)等等〔註二〕。這些打壓反對派及限制公民自由的手法,港人有否感到似曾相識?

混合政制下,香港政治何去何從?

今天以「混合政制」的視角去看香港政治,不難察覺香港似乎正逐步由現時的「自由威權政體」、走向新馬模式的「選舉威權政體」:

北京雖然已定下「普選時間表」,但特首普選可能設有篩選機制、立法會功能組別繼續存在的疑慮卻從未消退,加上近年各種破壞公平選舉(功能組別常見種票疑雲、選管會別有用心的選區劃界、建制派在地區大派資源等)、限制公民自由(親中商人收購媒體、政府限制記者採訪、警方強硬對付社運人士等)的事例有增無減,愈發令人擔心香港即使實現普選,極可能只是新馬模式的「選舉威權政體」。假如香港政治的未來,並不是走向港人理想的全面民主政制,而只是從「自由威權政體」過渡至「選舉威權政體」(附圖),這種改變對香港是禍是福?

事實上,從北京領導人的角度看,假如再難拖延香港落實普選,那麼新馬模式的「選舉威權政體」,便顯得極有吸引力。因為在現時一左二窄的統戰思維下,中央政府對港政策的底線,是絕不容許「政權變天」(即泛民主派上台執政),執政權力必須掌握在北京信任的建制陣營手上(即工商界、公務員及親中左派)。要確保建制派在落實普選後繼續掌權,效法新馬兩國政府,加強打壓反對派及壓制公民自由,對北京來說絕對是一個選項。

假如北京真的試圖將新馬模式移植香港,港人將要面臨前所未有的政治動盪。

一些北京強硬派也許以為,香港大多數巿民溫和務實,加上各種強力的經濟挺港措施,即使北京收緊香港的自由空間,主流港人亦不會強烈反抗,屆時泛民主派及社運人士將只能負隅頑抗,中央政府完全有能力應付衝擊。

關鍵時刻全民團結捍衛自由

但這種政治判斷的危險之處,在輕視了香港公民社會的動員能力,及可能引發的政治、經濟及社會動盪。從2003年23條立法到今年的替補機制,都顯示香港公民社會的巨大潛力,必然會在政權機器的壓迫下全力反抗。而現時香港社會的階級矛盾日趨尖銳,一旦公民社會與政權機器全面對立,隨時會出現擦槍走火,將香港推向暴亂的邊緣,屆時不僅香港社會要付上沉重代價,北京在本港的龐大經濟金融利益也會受到衝擊。

美國總統甘迺迪曾經說過:「在歷史長河之中,只有少數世代被賦予責任,在最危急的時刻捍衛自由。」(In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world, only a few generations have been granted the role of defending freedom in its hour of maximum danger.)

面對來勢洶洶的政治巨浪,泛民各黨派及公民社會必須團結一致,在努力爭取落實普選的同時,亦要抗衡各種對公平選舉及人權自由的破壞,合力守護香港這片自由之地。

力抗香港走向新馬模式,應該是所有港人的共同使命。

註一:O'Donnell, Guillermo and Schmitter, Philippe C. (1986),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註二:Case, William (2005), Southeast Asia's Hybrid Regimes: When Do Voters Change Them?,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5(2), 215-37

網誌:http://brian-fong.blogspot.com

作者是新力量網絡副主席、香港城巿大學專上學院社會科學學部講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