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安娜 - 揭開金錢騙局

紙上聲色   2016年5月18日

如果,我們知道自己處身的世界充滿不公與欺詐,但一人之力卻無法對現狀改變分毫,即使曾猛力攻擊或聲嘶吶喊,周遭的腐敗卻仍會回復原狀,那麼,我們應以什麼態度來面對這個世界?在一個訊息的量與傳遞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年代,不時仍有揭發國家濫權、企業舞弊、政商勾結自肥等的報道,但它們的影響力好像遠不及數十年前。在強弱懸殊的情況下,如何不讓正直的申訴變成一句安慰心靈的口號,如何不讓無力感將內心變得犬儒虛無,大概是我們這個世代面對的一大處世難題。

茱迪科士打執導的新作《華爾街綁架直擊》,在我看來,可視為她對現今世界境況的回應與反省。電影講述金融節目主持人Lee(佐治古尼飾)在朝早一次電視直播期間,被闖入攝影廠的槍手Kyle(積奧干奴飾)挾持,更要他穿上一件繫有無線炸彈的背心。Kyle有此舉動,原因是他聽信Lee在節目裏大力推介的投資公司IBIS,把自己僅有的6萬元押上。後來IBIS因電腦有漏洞,虧損了8億元,Kyle的錢化為烏有。他要從Lee及IBIS總裁Walt身上討回公道,要他們解釋及承認過失。

請求觀眾反省

電影中一個教人驚喜的地方是,劇本每每有意料之外的轉折。起初以為《華爾街綁架直擊》是那種強調驚險場面、最後也少不了一場駁火爆炸的類型片,但看下去又不是。電影做得特別出色的是一路修正觀眾對Lee與Kyle的看法。一開始我們見狂躁的Kyle開槍,會認為他是心理失常的狂人。但隨着劇情發展,我們得知他更多的身世、動機(他明言不是求財)、那個把他罵得一文不值的女友及她腹中Kyle的孩子,觀眾慢慢明暸Kyle才是受害者。電影的導演技巧與劇本編寫技巧嫻熟,全片頭三分二主要是在攝影廠發生,間中插入外頭幾處地方的場面;到電影末段主角們才由室內走到戶外,Lee與Kyle在重重警員緊隨及千百紐約市民圍觀下,戰戰兢兢地走向華爾街的聯邦廳,把故事帶入高潮。

電影藉Kyle之口說出金融企業如何與媒體聯手掌握資訊,將升斗市民玩弄於股掌之間,用花巧的術語和美麗的假象騙走低層人民的積蓄。電影創作者無疑是站在弱勢者那邊,但同時間,我以為茱迪科士打也深知把一個Walt的真面目揭穿,不足以改變大局。電影中的事件完結後,最後一個鏡頭可見電視台的財經節目仍如常放送,一切都彷彿沒有絲毫改變。但電影不是消極的,它提醒我們要保持自覺──記得聯邦廳那場壓軸戲結束後,電視台攝影師放下攝影機,畫面跟隨往下搖,最後攝影機正好面對着觀眾。我們與企業巨頭或財經名嘴一樣,都是在這個金錢遊戲中需被檢視的對象;創作者請求觀眾自省、反思的意味,在這裏呼之欲出。

最後Lee與電視節目導演Patty經歷生關死劫之後,在醫院裏難得有片刻的平靜與親密,也未嘗不是創作者的一絲溫柔寄望。《華爾街綁架直擊》對貪婪無度的金融體制直斥其非,但同時沒有妄想問題能輕易得到解決,並同時又沒有因此掉進一種犬儒虛無的心態。如此具智慧而實在的電影,在現今荷里活電影中可說是買少見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