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雅虎網上專欄 2011年8月23日
近來看廣告和報紙評論,久不久就看到「不同的XX」這類含糊之詞。這是來自北方的程式中文,看似科學,但語義含糊,毫不科學。
比如說「某某財務公司,滿足你的不同的貸款需要」。這話以前是講「種種貸款需要」或「各種貸款需要」的。說「各種」,當然不是窮盡所有的種類,只是比擬而已。「種種」這疊詞,如「林林總總」,只是描述多樣,不是說各種都有,意義準確得不得了,是英文various或different的完美翻譯,但由於近代人認為疊詞好像不大科學,漸漸不用了。以為different的漢譯就全部都是「不同」,是機械詞典的語言能力,不是人的語言能力。
近代中文由於要走所謂科學散文的路,很多自然的詞語都不敢用了,疊詞是其一,成語或套語是其二。例如說某藥油能醫百病,這當然是誇張的比擬詞,只是能舒緩好多病徵而已。現在的人,不敢寫「能醫百病」,連講都不敢講了。講「能夠醫治多種疾病」也不錯,但如今一般都講「能醫治不同疾病」了。「能治不同疾病」,貌似科學敘述,但語義與「能醫百病」是一樣的,都是含糊不清的。
「不同」是什麼時候用的呢?中文的不同、不存、不全…等語,多是語義堅決之判斷句,不是等閒之寒暄語。如與別不同、與眾不同、卓爾不群、片甲不留、屍骨無存、蕩然無存、五音不全、衣衫不整、食慾不振等,都不是隨便講的。
諸位,將本來嚴謹的中文語詞化為含糊輕佻,是程式中文與別不同、卓然出眾的能耐了。
陳雲Facebook留言:
疊詞:人人、種種、個個之類,是中文特有的表達方式,語義準確,但今日很多人都怕用,改用貌似科學的:每個人、每人、不同的人,不敢用人人了。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人人有份,永不落空。用疊詞,正是廣東話的特色,因為廣東話保存最多古漢語。
打壓廣東話之後,下一代都講『每一個人』,不再講『人人』或寫『人人』了。捍衛廣東話,就是捍衛中文,捍衛中華文化。保育廣東話的人,並非心胸狹窄的地方主義者,而是大中華文化者啊!
偽科學中文在大陸根本是常態。什麼"取得較大的成功",也不知道是和誰比,"基本達成"也不知道究竟達成了沒有。這種贅詞不但一點也不客觀,甚且還很虛偽。陳雲講的複數人稱,漏說了"們",以前余光中就寫過,"們"之氾濫,彷彿是英文加s一樣,莫說"先生們女士們"這種陳套,就連群眾都加個"們",就顯得不倫不類了。
回覆刪除你的舉例很好。中共的偽科學中文很久以前陳雲就曾撰文鞭撻。
回覆刪除余光中1987年寫過一篇很好看的〈怎樣改進英式中文?──論中文的常態與變態〉,不過裡面有少數例子可能已與現實脫節,例如他非常討厭「人們」這種說法,但叫現在的人不用「人們」,大家還真難以接受。
陳雲本文講different泛譯「不同」這個例子,帶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中文淪為「被殖民」的次等語言。有些人即使本身中文不錯,但做起翻譯來就像是機器人,你不將different needs譯為不同需求,他們還認為你的譯文不夠忠實。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