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1日
【明報專訊】《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諮詢稿(下稱《文件》)引起了有關「灌輸」的激烈辯論,不少官員和專責委員都護航「不相信學生會被灌輸」,不認同《文件》意欲灌輸,反指這些言論是侮辱學生。這種說法,其實是在偷換「灌輸」與「被灌輸」這兩種概念。根據學者A. Porter的觀點,被灌輸是指「不理會證據而接受某些信念或觀點,或拒絕批判反思不同的觀點、論據」。雖然香港是開放的社會,充滿着多元論述,學生或不輕易被灌輸,但並不表示不可能。6月4日播映的《星期六檔案》,就推行國民教育訪問了兩位中學生,他們於回答記者提問艾未未被逾期扣查時,以「中國有其思考」、「對中國是特大挑戰」為理由,為當局沒有按法律程序處理作開脫,可說是「被灌輸」的典型例證。更重要的是,不論開放、多元的社會能否減輕學生被灌輸的惡果,政府實不應推行灌輸或迹近灌輸的教育。
「灌輸」與「被灌輸」
不幸的是,探究《文件》內建議的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文件》確實有不少「灌輸」的特徵,問題主要有四:未能處理爭議性課題、重情而輕批判、抗拒普世價值,以及重責任輕權利。
國民教育在學理上被視為公民教育的一部分,處理的課題是帶有爭議性的,因此應以處理爭議性議題的手法來施教。然而,探究《文件》所建議的課程內容和目標,在「國家範疇」內「爭議性」和「批判」絕少出現。不但如此,國家範疇的建議內容充滿國家的發展和成就,強調光明面,少談黑暗面,如此歌功頌德,不提爭議、不講批判,偏離學術界處理爭議性議題的共識。
相反地,國家範疇經常出現「對國家自豪」這概念。「自豪」是一種感覺,與「情」相關。正如國家範疇的教學目標所揭示,《文件》提倡孕育學生對國家的情感。然而,缺乏批判思考之下強調情,是會阻撓理性思考,變得盲目;同時,緊扣着對國家感情的是國民身分認同,這是危險的利劍,雖然可以強化感屬感,但同時具排外性的「你、我」劃分。由認同而產生的排外性是危險的,因為當這種強烈的情感極端發展,可引致災難性的後果,歷史上的民族仇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綜觀全文,《文件》傾向塑造國民身分的正向面,卻缺乏處理潛藏的「排外性」。
聽話的「順民」
被稱為普世價值的人權、民主、自由等價值,在《文件》中只歸類在世界範疇,並未見於國家範疇。雖然《文件》建議學習的價值觀「並非只局限於該範疇,而是可於其他生活範疇,因應適當的學習情境而出現」(頁9),但如此建議若非編排失誤,就是有引導師生「民主人權是屬於世界的價值,國家之內並不合宜」之嫌。此外,《文件》強調在處理具爭議性的世界議題時,要兼顧國情,如此做法,難免使民主、人權淪為「有中國特色的普世價值」。使人更感擔憂的,5月26日《明報》報道指有主事官員在諮詢會中,說普世價值是西方價值、是西方國家向中國施壓的方法,在在反映出對普世價值的抗拒。當然,我們也要提防披着普世價值外衣的霸權。
最後,《文件》在國家範疇部分強調公民責任而輕權利,即是倡導學生學習為國家付出,而卻甚少提及公民的權利。一個重責任而忽略權利的國民教育,培養出來的極可能是「聽話的公民」,而非有獨立思考和批判能力,且能監察政府的公民。加上前述的種種缺點,可看出新推出的《文件》強調歌功頌德、迴避黑暗面,潛在頗強灌輸的傾向。如果這科目如當局所建議為中小學的必修科目,學生「被灌輸」的可能性是不容忽視的——這樣的國民教育培育出來的學生極大可能是不懂思考、只會聽話的「順民」。
作者梁恩榮是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副教授,鄧秀貞是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高級研究助理
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