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4日 星期五

Vic - 移民政策與族群融合

2005年11月15日

法國穆斯林面對的問題,實情我所知甚少。不過,顯然他們沒有很好的融入主流社會。法國的社會福利的確是很好的,新移民也受到很多照顧。那他們與主流社會的疏離,對社會的不滿,到底誰要負責任呢?

有論者稱,大部分穆斯林根本就沒有想要融入居住國,這些阿拉伯人只把居住地當成借住的地方。另一方面,法國人雖提倡博愛,但也有很虛偽的一面,種族歧視是確實存在的事。

法國的騷亂以及倫敦的自殺性炸彈攻擊事件,其實都帶出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 什麼樣的移民政策比較好?世界大同是很高尚的理想,但現實是,人類間存在各種偏見,不但不同種族、宗教的人群間會有矛盾,即使是同一種族、同一國家內部也會有尖銳的矛盾與衝突。老實說,我個人就不想移民外國,去當一個少數族裔。日本幾乎不接受移民,有人認為是日本人狹隘,其實,這是否更大程度上是接受現實的選擇呢?除了族群難以融合外,日本地方本來也就不大。

主要來自非洲的穆斯林,跟法國的白人社會,除了有種族以及宗教上的鴻溝,社會階級以及文化上的差異都是極難調和的。貧富懸殊或許是社會內部緊張的一個原因,但不少恐怖份子家境富裕的事實,也說明了問題不是這麼簡單。

始終,少數族裔要融入主流社會,本身就是很困難的事。碰上了本質上仍相當傲慢的本地人,民風強悍、手段激烈的少數族裔,社會就會醞釀動盪的因子。但無論如何,以燒車暴動這種手段來發洩不滿,很可能只會加深對立與互憎,實在沒有什麼建設性可言。

像法國這樣的文明國家,穆斯林人口約有一成,要爭取更公平的機會與待遇,理應好好團結組織起來,透過正途參政,而不是只懂得燒車。

中國窮人的境況當然是極糟糕的,也不用比了。英文有一個詞Diaspora,是指古代猶太人大流散的歷史,其實中國人背井離鄉的歷史也很可觀,而移民史往往是血淚交織的歷史。與近代外國人出於冒險精神去探索新世界不同,中國人移民多出自生計的考慮——本國境況實在太糟,不得不出外謀生。看看被賣豬仔到北美的華人苦力,看看落地數代仍遭血腥排斥的印尼華人,而至今仍持續有不惜被蛇頭剝削、冒生命危險(還記得數年前英國多佛港在卡車內被悶死的數十位民工嗎?)也要到外國打工的華人,真讓人唏噓。

現今則多了捲巨款逃到海外的貪官污吏,各色留學生則比較願意當海歸,情況是有一點不同了。

最後不禁要問,是誰令這麼多的人流離失所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