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阿離訪問吳靄儀:後佔中不會原地踏步

星期日生活   2014831

【明報專訊】近月,香港人被一片恫嚇包圍。「有票,真係唔要?」的設(反)問句出現在電視、街道、公共交通工具上——幾近無處不在。彷彿告訴香港人:你唔袋住先,大家一拍兩散。然而,袋住咩先?全國人大常委會將於今天就政改方案表決,早已甚囂塵上的「三閘」草案規定,參照目前選委會產生的提委會將維持1200人,四大界別比例不變,而特首參選人出閘須獲過半數提委會支持,候選人數目則限於23人。依此框架,泛民可謂無望入閘。

2010年,余若薇在與曾蔭權的政改辯論中說過一句名言:「我情願原地踏步,都唔要行差踏錯。」

但吳靄儀說,「唔袋住先,唔等於原地踏步,因為社會係唔會原地踏嘅。」

接受普選幌子 港人將「一戙都無」

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日前發表文章,斷言香港並無「袋住先」的空間,必須死力撐住向方案說不。在她看來,這張票,並非實踐普選的通行證,卻可能是斷送民主的賣身契,「你以為有甲乙丙3個畀你揀?一定唔會!中央一定知佢想要甲,其他都係陪跑。(即係連利益集團板塊之爭都無埋?)無架!唔會有板塊之爭,有又點呢?其實中央一定唔會令到甲同乙有得爭,唔會話甲又好乙又好,佢係『我要呢個就係呢個人』,要百分之一百嘅安全系數。你估中央好想見到好似上一次建制派嘅人大打出手(梁唐之爭)?所以一定係董建華式選舉。有票都唔要?有票都無用!」

消息指,中央不排除提名委員會的組成有調整空間,然而吳靄儀認為,提委會絕不會開放。事實上,全國港澳研究會成員、北大教授陳端洪也曾明指,不論提委會的組成怎麼修改,都會以「愛國愛港陣營」佔大多數,確保「對抗中央」的人不能出閘。意即,提委會就是活脫的篩,經此制度生產出的特首,「可以話自己係普選出嚟,佢可以做到嘅嘢係遠遠勝過而家嘅特首」。往後港府要推行與港人意願相違的政策,只要拋出由「普選」鍍上的認受性,再加以「周融式動員」製造「民意」,便莫之能禦,「喺立法會佢簡直唔使理你!」吳靄儀一提嗓音,模仿那篩選特首之傲慢語調:「『我係150萬人選出嚟,你係分區乍喎!』你都唔使講嘢呀!你簡直一戙都無!」

吳靄儀直言,這次並非2010年密室談判得來的「增加民主成分」的階段性方案,卻是接受了一套中央着意的、不可逆轉的制度,「點解中央要改善個制度?佢覺得非常之好呀!(中央都好想快啲搞掂普選?)Of Course!唔知邊個咁本事話中央都好願意原地踏步,你就想呀!中央係非常之介意原地踏步,因為你下次又爭?咁咪永無寧日?從中央思維,百分之一百控制香港,就有百分之一百國家安全,係外國勢力無辦法入侵嘅,係好事!」港人若「袋住先」,《基本法》45條便達到,他日要改革選舉機制難過上蜀道,「你用咩力量去改呢?」

泛民「唔准佔中」 一票不能少

當下泛民議員身受各方施壓,被搜被批被抹黑,吳靄儀深感憂惜。面對一片哪門哪黨會否佔中的紛爭,她鏗鏘一句:「泛民唔准佔中!」「佢佔中畀人拉咗咪少咗一票!」16年議政生涯,她深明議員之責乃守住立法會防線,「泛民議員如果唔投反對票,去阻截呢個會毁滅香港嘅制度,佢係對唔住香港人」。有意見認為應再辦一次公投,以證明港人不接受「袋住先」,好令議員一票更有民意基礎,然而吳靄儀卻決斷道:「如果我喺立法會,我一定唔會袋住先。如果有啲人話我哋想袋住先你又唔袋,咁你(下屆)唔好再選我。」說來雙目炯然直視,「呢個係良心問題,你睇得到香港會變成點。你今日坐喺呢個位,你要對香港負責,對自己嘅良心負責」。

權力對人之限制,乃誘使人們為己身設限,相信目下只有「袋」與「不袋」,自己把無數可能性抹殺,「唔改而家嘅制度,唔等於原地踏步,因為社會係唔會原地踏步,反而係幫我哋保留一個空間等香港可以發展落去」。

後佔中方向:令政黨「變形」

吳靄儀預計,佔中必然發生,並很大機會悲劇收場;然而,運動精神卻將如離離原上草,迎春風歲歲生長。她認為,佔中有其歷史意義,最重要的成就是改變了港人思維,「以前覺得民主係政府畀、北京畀、議員要幫我哋爭取,而家佔中提出嘅意念係參與,為民主承擔嘅文化」。其次,佔中令抗爭者感受到一種同在共存之親厚,透過建立彼此的連繫拭去民主路上的孤單;第三,佔中是一個充權過程,令民間組織與行動者增強自信,鼓勵更多自發性組織的直接行動。

近月的風聲鶴唳中,文人學者紛紛悲嘆香港「好大鑊」。縱橫政壇和公民社會數十年的吳靄儀也坦言,當下中央政府對港策略是無底線的,「無論係民意又好,國際形象又好,經濟又好,香港係治定亂,佢都似乎無顧忌」。明刀式的執法機關調查,暗箭式的抹黑攻擊,如雪片刮臉。面對龐大的政權暴力,公民社會何以制衡?吳靄儀認為,後佔中應繼續發展佔中所開拓的3個方向:參與思維的覺醒,組織串聯與建立,以及實際行動。她認為,以香港為本位的民主發展,不應只集中於民主政制,還包括經濟政策、土地規劃,與及各種社會議題的思考與改革,「要從香港市民點樣得益嘅方向去思考」。她強調,本土意識並非劃地為牢式的自困香港,或盲目排斥大陸的一切,而是扛起為香港着想的最大責任,思索香港如何挺直背,面對中國、面向世界,「香港要生存,必然要喺世界有位置,要對他人有貢獻。如果我哋對世界無貢獻、對中國無貢獻,我哋係唔會生存得到!」

各種思想之交流派生,需要論壇,而討論後更要實踐。行動要成功,必須結合政治力量——民間組織必須與政黨合作。吳靄儀認為,後佔中急需思索的是如何令政黨「變形」:「民主政制下必然有政黨,政黨好多時令我哋好失望,但我哋嘅做法唔係摒棄政黨,而係令到有更好的政黨出現。我哋點樣改革政黨,令佢哋成為一種健康力量。」民眾大可以不同方式改革政黨,例如直接加入政黨,或經濟支持,甚或恆常監察政黨。她以反高鐵為例,由民間團體游說議員,施加壓力並提供重要資訊,改變議員在議會的取向,繼而影響政府的政策實施。

「作為一個人,你願唔願意自主?」

談到後佔中的未知,人心惶惑。但佔中前已可見犬儒與保守力量在呼嘯噬咬。佔中後,要如何面對來勢洶洶的保守勢力?「傾囉!最重要係你有無一個討論嘅空間。」吳靄儀正色道,「一定要尊重真心反佔中嘅香港人」,「有保守勢力抬頭係咪好事?絕對好!激進勢力抬頭係咪好!好事啦!最唔好係大家都話唔好搞咁多事,阿爺話事,咁就實死!」民主,就是有兼容百川之海量。記者問,在中央無底線的權力下,港人如何維持這個空間?她即時尖銳指正:「你睇你嘅用字!『維持』呢個空間,唔係『維持』!而係要挖開佢嘛!」

有人認為,未來的香港即使有真普選,以港人的現實品性,依樣會選出「愛國愛港」人士,吳靄儀朗笑反駁:「如果係香港人選咗梁振英出嚟呢,咁我梗係好激氣啦!呢個係自己學藝不精!點解俾個咁嘅人選咗上去!但真正嘅普選制度,係你選咗佢出嚟,你都可以拉佢落馬!」普選的重中之重,在於建立公平制度,而非只着重哪人當選。「我哋每個人都有份決定自己嘅命運。呢個社會唔係一個人講,就決定到。我哋有權參與決定香港嘅命運。」港人一向有種「唔好搞咁多嘢」的積習惰性,而後佔中更要推動一種自主的覺醒,「我哋嘅dignity係邊呢?就係我哋前途我哋有份講。你作為一個人,願唔願意自主,自主對你重唔重要?」

「我哋社會係有進步嘅,但成個政府行返轉頭。佢愈做愈壞,你咪喺外圍改囉!」高牆外的人將會變得愈來愈聰明,愈來愈優秀,但他們必須克服宿命式的失敗與絕望,以及無垠時間的歷練,「個秘訣係咩呢?You have to enjoy it!」說着,逼眼的是個曠達的笑。炎陽灼身怎不炙,寒風刺骨誰不冷?但人若尋得意義,便有力撐下去。


人憂慮,佔中會招來中央的暴力鎮壓,因此反對佔中。對此,吳靄儀說,「愈暴力嘅政府咪愈安穩囉,因為你暴力到無人敢郁」。然而,若香港變成暴力社會,人們必定被迫助紂為虐,在暴力政權舉刀之前,已四出限制他人的自由,「咁呢個會係一個點嘅社會? 如果你咁樣都接受,就永遠只有暴力社會」。她指出,面對暴君,人們可選擇聽暴君說話阻止別人佔中,也可迫使暴君勿對付佔中者,「又或者,我哋預計到暴君會咁做,可唔可以佔得聰明啲?」(圖×黃志東)

文 阿離
圖 黃志東
編輯 方曉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