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蘋果日報
2015年12月20日
《十年》公映了,儘管只有一家影院,但每天六場,連日場幾乎都滿座。
香港人會愛看這部影片,不是為了支持本土電影,不是為了尋求對本土意識的滿足感,而是電影能引起我們的共鳴。五個故事以寓言方式展示十年後的香港,恐怖,悲戚,但出發點是當前現實。正是香港的現實狀況讓敏感的電影製作人和編導演員預見到十年後的未來。電影無法不讓我們聯想到現狀,也無法不讓我們想到自己生活所在地的未來:我們社會真要這樣走下去嗎?我們願意看到未來這些景象嗎?我們要過那樣的日子嗎?我們願意自甘沉淪嗎?能不能改變一下?我們有沒有力量去改變?
在觀影時,你不能避免把自己置身於五個故事的情景中;離開影院,你不能不反覆為未來思量。電影提出了當前最值得思考的問題:究竟是為時已晚,還是為時未晚?如果你認為為時已晚,那就甚麼事都不要做,或趕快移民,或為個人利益勉強自己去迎合潮流,或坐以待斃。但也顯然有許多人不信邪,電影中一個角色說:「我做人不會去想我做的事行還是不行,我只會想對還是不對。」演員游學修說,我認為永遠不會為時已晚,即使出現電影中的十年後景象,也不會為時已晚,只在乎我們可以做什麼事去改變現實。
正是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使這一群只問對錯而不顧得失的年輕人,拍下這部2015年最重要的香港電影,向香港、向全世界,示範了香港人永不接受一個不合理的既成事實。向你們致敬!向你們致謝!
十年後的事,我怕看不到了。但只要活着,香港和她的未來就不能不時刻縈繞心頭。(https://www.facebook.com/mrleeyee)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