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添馬男 - 現代啟示錄:十年

香港蘋果日報   2015年12月28日

近期最受談論的電影,當然唔係以打洋鬼子做賣點的《葉問》,而是五位年輕導演製作的《十年》,電影由五個故事組成,以2025香港為背景,主題是虛構,但由於虛構得太過真實,因此成為話題之作。五個虛構主題是:(一)內地為求政治控制,通過國安法而自編自導一場恐怖襲擊,(二)城市保育走入絕路,香港標本化,失去生命力,(三)廣東話被邊緣化,(四)港獨運動下的自焚者,(五)下一代被洗腦及文革式篤灰運動來臨。

虛構題材真實得令人恐懼

電影雖然虛構尖銳的題材,但大家心底相信這一切正在、或將會發生,這才是真正令人恐懼之處。雨傘運動旺角衝突警黑勾結,南亞社團人士襲擊示威者,清路障之黑社會殺入金鐘,究竟背後誰人指使?沒有人追究。所謂本土派恐襲,上次大龍鳳破獲西貢爆炸大陰謀,恐怖分子今天如何?警察毆打示威者一年多仍未被起訴,普教中、初中歷史科新課程、少年軍、舉報藝人言行,這些不是虛構,而是新聞!特首述職要交詳細報告,主僕分清座次,乜唔係除國防外交,其他屬特區自治範圍咩?過去一年香港政治文明倒退之速,觸目驚心。我認為這一切都是為了2047五十年不變終結作準備。這才是真正的「過渡期」,過渡到兩制告終。香港人好天真,以為去到2047才會有變動,實際上這些變化已經出現,今後十年才是劇變開始。電影內重提當年鄔維庸「強姦論」:既然無法阻止,不如習慣享受。認命還是不認命,正在拷問每個香港人的靈魂。

左翼史學家推崇民族國家而貶低帝國管治,認為帝國主義是一切問題的根源,但放眼近現代非洲、中東及亞洲歷史,二戰後殖民地紛紛獨立,建立民族國家、推崇主權至上,但這些民族國家比帝國更不能容忍差異,包括文化、宗教、種族、價值信念的差別,於是用粗糙不堪的手段鏟除差異,大量種族屠殺、宗教迫害均在民族國家主權至上的名義下進行。而帝國管治剛好相反,主要靠靈活地利用差異去建立平衡。例如蒙古帝國到大清帝國,皇帝均以喇嘛教保護人身份出現,藉以控制西藏,同時容許西藏宗教領袖實現真正「高度自治」。相反在今日民族國家名義下,對非我族類者作嚴密監視。香港曾經是大英帝國一員,帝國治術沒必要鏟除差異,由於英國在亞洲沒有所謂「正統文化」代表的角色,沒有需要灌輸大不列顛民族主義,更沒有必要同化香港。例如英國外派理民官,反而對新界代表的華南農村宗族文化有一種人類學家的興趣。

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前提是尊重差異,而非用民族國家、主權至上一套來改造香港,消滅差異。今天年輕一代的憂慮,是他們感受到改變才作出吶喊,更重要是當2047那天來臨時,他們才不過四十歲左右。電影最後一段廖啟智說正因為他自己一代不斷「習慣」,才造成今天的局面,說出了年輕人對過去香港民主運動的批判。

大家都唔希望電影《十年》成為香港的現代啟示錄,問題是北京明白嗎?抑或是反過來搞大批判,指摘電影是宣傳港獨思想的毒草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