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通識 2016年6月2日
意大利符號學大師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於今年2月19日去世,享壽84歲。他患的是胰臟癌。胰臟癌極難醫治,但患者有不少是奇才,像蘋果電腦的喬布斯、男高音巴伐洛堤等,都因胰臟癌而死。而艾柯,也是在文化界響噹噹。他是享譽世界的符號學家、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批評家和小說家,《劍橋意大利文學史》將他形容為二十世紀後半期最耀眼的寫作人。
艾柯出生於意大利西北部Piedmont的Alessandria,這個小山城沒有意大利那種熱情洋溢的文化氛圍,而是冷靜掛帥,這種環境造就了他的氣質。艾柯不只一次夫子自道:他是懷疑主義者,厭惡花言巧語,從不過激,也不誇誇其談地亂下斷言。
艾柯有天縱之資。事實上,Eco這個名稱,據說原是一位「先知」給他祖父取的名字,Eco是Ex
Caelis Oblatus
這三字的首字母縮寫,意思是「天賜」。難怪他不同常人,視野極為廣闊。他死後留下不少隨筆、雜文和小說,還有大量論文、論著和編著,研究者將其粗略分為8大類,包括中世紀神學研究、美學研究、文學研究、大眾文化研究、符號學研究和闡釋學研究等。
傳統上,意大利是天主教國家,而艾柯少年時已成為虔誠的天主教教徒,曾在方濟各修會做過一段時間的修士,且醉心於Thomas
Aquinas的神學,進入都靈(Turin)大學哲學系攻讀中世紀的哲學和文學,其博士論文寫的正是Thomas
Aquinas的美學。但他在這一時期,已不信上帝,離開了天主教會。
大學畢業後,艾柯進入意大利的國營廣播公司工作,擔任電視的文化節目編輯,後來又成為專欄作家。他在傳媒界工作了16年才返回學術界,期間結識了大批前衞作家、音樂家和畫家,而其研究重點,已從中世紀的學術轉移到從傳媒角度觀察現代文化的弊病,並且對後現代主義的符號學深感興趣。
說艾柯是符號學大師,他也未必同意。「符號學大師」已被舉世公認屬於法國的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據艾柯聲稱,當他初讀巴特的著作,已令他感到無地自容。但他不愧是鬼才,不走巴特只專注於符號的老路,而是另闢蹊徑,將前衞文化、大眾文化、語言學和符號學融為一體。
他的研究可說是天馬行空,不拘一格,上窮碧落下黃泉,可以很實事求是,探討建築「符號」所傳達的社會及政治涵義;也可以從現實世界抽離,進入意識流作家喬哀斯的詩學天地;更可以不避通俗,對特務007占士邦的故事情節深入剖析。
令艾柯蜚聲國際的是,他在1980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玫瑰之名》(The
Name of the
Rose),一個有關修道院謀殺案的故事。早在1952年,艾柯已構思這本小說,直到1978年才正式動筆。他將小說的背景放在他所熟悉的中世紀年代,當時教權與王權、貴族與平民、信仰與理性,正處於複雜的鬥爭狀態。出版商原訂計劃印刷3萬冊,沒想到出版後不斷再版,銷量很快已達200萬冊,如今已翻譯成35種文字,銷售了1600萬冊,更於1986年改編成電影,由辛康納利主演。
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