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

古德明 - 南轅北轍

中華正聲   am730  2014年02月19日

二零一四年一月二十九日,香港律政司長袁國強發表《公民提名非普選唯一途徑》紅文,力言根據《基本法》,行政長官候選人不可由公民提名。紅文第一段作客觀狀說:「社會上,對這種提名方法能否符合《基本法》,有南轅北轍的看法。」袁國強講法律?他連自己在講甚麼都不知道。

袁國強明顯以為,「南轅北轍」是「截然不同」的意思。這是小學高年級學生都不應犯的錯誤。

《戰國策》卷二十五魏王準備出兵伐趙,臣子季梁進諫,說魏王要取信天下,卻四出征伐,就如有人要往南方的楚國,卻「方北面而持其駕(驅車北行)」。後世於是有「南轅(車前木杆)北轍(道路)」一語,說所為和所求相悖,徒費氣力,例如《長生殿》第四十六齣道士楊通幽奉唐明皇命,升天入地尋覓楊貴妃魂魄,兩處都不見芳蹤,最後獲織女娘娘指點,才知道楊妃魂魄在東海蓬萊山。他向織女道謝:「多謝娘娘指引。枉了上下俄延,都做了北轍南轅。」這「北轍南轅」,就是指走了冤枉路。

當然,新中國人亂用中文的,比比皆是。二零一三年七月四日,臺灣《自由時報》有一篇《華山論劍》,說民進黨頭目游錫堃、謝長廷對中國大陸的態度迥然不同:「兩人的中國政策見解即南轅北轍。」同年七月二十日,大陸新華網有《成品油價格與市場為何南轅北轍》一文,解釋油價和油市場表現較然不同的原因。

說差別巨大,中文除了「截然不同」、「迥然不同」、「較然不同」等詞語,還有其他說法。《莊子‧逍遙遊》論高士接輿:「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後世因以「大有逕庭」或「大相逕庭」說較然不同,例如《鶴林玉露》丙編卷一比較唐朝狄歸昌《題馬嵬驛》以及杜甫《冬狩行》二詩說:「(杜甫)詩意與狄歸昌同,而其惻怛規戒,涵蓄不露,則大有逕庭矣。」

又《文明小史》第五十七回余小琴自覺家境比不上衝天炮:「他是制臺的少爺,有財有勢;我的老人家雖說也是個監司職分,然而比起來,已天差地遠了。」同義詞語還有「天壤之別」、「天淵懸隔」、「相判雲泥」等等。

袁國強可以隨意解釋《基本法》,卻請不要隨意解釋中文成語。謹試擬「南轅北轍」例句,供這位律政司長參考:「要按中共指示實行普選,何異於南轅而北轍。」


周三刊登
作者專研中英文,以寫作、翻譯為業。

3 則留言:

  1. 古德明此解甚怪。若查教育部成語典(http://dict.idioms.moe.edu.tw/cydic/index.htm),「南轅北轍」用法有三,一為「正好相反」,二為「毫不相干」,三為「遙隔兩地」。若以此為據,則《長生殿》寫「都做了北轍南轅」,即可依「遙隔兩地」解之,而非徒費氣力。古氏一開始釋原典就大有問題,季梁說:「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是希望魏王不要背道而馳,並非「徒費氣力」。

    即便古氏所云為確,但成語語意變遷,並不罕見,比如常見的「每下愈況」,本意為「愈發清晰」,如今多用在情況愈來愈糟;又「曾幾何時」本為「不知從何時起」,港人卻多拿來當作「曾經」的書面語。積非成是,本為語言變遷之常,強為責難,反成冬烘。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古先生有時確實有點泥古,但他認為南轅北轍是「所為和所求相悖,徒費氣力」之意,不宜用來表達截然不同之意,我是認同的。當然,語言變遷往往非個人所能左右,就像不知何時起,「即使」都被寫成「即便」了。

      刪除
    2. 談語言,不可談對錯,只能談品味。字典只能作參考,因詞典只記錄一般人的用字習慣。
      古先生此文,不是說南轅北轍用法之對錯,只是說那位官員用此詞的品味低,缺文化涵養。同理,讀過《莊子》的人,一定知道「每下愈況」非「每況愈下」,成語之源是典故,而非詞典。
      若不好古,就不應用成語,成語乃古話。若要用成語,則要知今鑑古。愚見認為古先生只是鑑古,非泥古,但泥古與否也好,切莫「泥字典」或「泥詞典」。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