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劉細良專欄:求富求強何去何從

香港蘋果日報   2014年2月17日

今日人人講中港矛盾,有人認為屬資源爭奪,有人扣上「病態本土主義」帽子,但若放在歷史長時段來看,套用大陸常用政治評論語句:「這矛盾不因人的意志而轉移,有其歷史發展的必然性。」

去年美國亞洲協會兩位年輕學者Orville Schell與John Delury出版一本名為「Wealth and Power:China Long March to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的作品,研究自晚清以降中國人在現代化過程中,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知識人所呈現的精神面貌,由清末魏源、梁啟超、陳獨秀、孫中山、蔣、毛、鄧小平到劉曉波。

作者認為中國現代化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求富求強,洗脫恥辱,一切主義、思想、革命,都只是求富求強的一種手段,一種拿來主義,實用主義思維模式下的產品。

不論是慈禧的立憲、孫中山三民主義、蔣介石推崇德國國家社會主義、毛澤東的烏托邦共產社會,或五四全盤西化論,都沒有終極目標,究竟,除了富強,中國人的理想生活狀態是怎樣?

作者比較中國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現代化起點,大家並不相同,前者是由一場屈辱,即鴉片戰爭開始,而後者則是一場勝仗或革命成功,如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與英國光榮革命,而中國近代史的起點,這個屈辱史的開端,令到香港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也就令到香港和中國開始了兩段完全不同的現代化發展之路。

港人抗拒內地道德真空

中華帝國在晚清崩潰,產生了大一統權威瓦解,香港與台灣是這段近代史中兩個「異端」,他們探索富強之外,有甚麼核心價值,是中國人現代生活應有的狀態。

這種異端對大中華帝國重建,是一種威脅,因為主旋律是民族主義,洗脫屈辱,求富求強,但內裏空洞無物的中國夢。

香港、台灣的存在,本身正在凸顯出帝國重建中的道德價值真空狀態,香港人針對內地人不文明行為,並不是甚麼病態本土主義,內心不滿的其實是內地文明價值失落的道德真空狀態。

要消除「異端」雜音,與主旋律的不協調,必須向香港人灌輸一種屈辱史觀,才能對共產黨帶領民族復興產生自豪感,蒙上一塊紅布,跟着黨的感覺走,自絕於西方普世價值,這就是人心回歸工程了。

港中矛盾,微觀層面是自由行,宏觀層面,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過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