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古德明 - 光譜分析

中華正聲   am730   2014年02月26日

二月十二日,香港商業電臺突然辭退時事評論員李慧玲,另一著名評論員吳志森撰文痛言:「香港輿論光譜越收越窄。」這樣的文字,實在令人痛心。

「輿論光譜」不是中文,而是英文the spectrum of public opinion的方塊字寫法。英文因「光譜」(spectrum)有七彩,往往用以比喻「一系列」或「包含不同部分的整個範圍」。第二版《朗文當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以下一句的翻譯很好,只是必須刪去「眾說」二字:「There's a wide spectrum of opinion on this question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中文不會說:「在這個問題上,意見光譜很闊。」

《大宋宣和遺事》利集戴:北宋末年,每逢金兵南犯,形勢危急,城門緊閉,朝廷就會下詔廣徵民意,求治國之道;到金兵稍退,進言者就不獲理會。所以當時有民謠說:「城門閉,言路開;城門開,言路閉。」「路」和「光譜」都是比喻,而「香港言路越縮越窄」比「香港輿論光譜越收越窄」更能達意:路窄了,自然就難容人;光譜收窄了,依然還會有七彩,而那七彩的大小比例也不會變,否則就不能稱為「光譜」。可見「輿論光譜越收越窄」八字,根本不能表達吳志森的意思。

大陸、臺灣的現代漢語人,同樣喜歡說「光譜」。請看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大數據時代的輿情研判和輿論引導》一文:「正派老百姓的命運,受分據社會光譜兩頭的少數人──最優秀的人和最低劣的人所左右。」臺灣《遠見雜誌》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八日舉辦的一個論壇則名為「不同政治光譜透視兩岸和平共處法」。按光譜一律只有紅、橙、黃、綠、青、藍、靛青、紫七色,怎麼可能有「不同」的光譜?那樣下流的文字真難明白。

《宋史紀事本末》卷四十五哲宗皇帝年間,正派朝臣分為三黨,互相排斥:「群賢咸在朝,不能不以類相從,遂有洛黨、蜀黨、朔黨之語。」史家不會說:「群賢在朝、不能不分政治光譜。」

《孟子‧離婁章句下》說,賢者必須教育不肖者,否則兩者就沒有多大差別:「賢不肖之相去,其間不能以寸。」孟子不會說:「社會光譜兩頭的人──賢和不肖的人之間,只會餘下分寸的距離。」

中共新聞網不說「正派老百姓受社會上賢不肖兩股勢力左右」,《遠見雜誌》不說「各政治黨派論兩岸和平共處法」,原因我只能想到一個:他們要誇示自己懂得spectrum一字。

周三刊登
作者專研中英文,以寫作、翻譯為業。

3 則留言:

  1. 文中既已提到,「光譜」、「路」都不過是比喻,真不知古先生有何可反對。這頂多是喜好問題。你喜歡用「路」作比喻,我則以喜歡新派一點的事物為喻,何錯之有?

    又,文中提「光譜」必有「七色」,可見古先生對「光譜」一詞理解狹隘。

    當初將「spectrum」一詞用於光學時,固然是指一般認知的「七色」,但隨著科學發展,現已理解「光譜」中實遠不止於「七色」,而是一片連續、漸變、波長各異(故色彩有異)的光,亦有人眼不能分辨、不能見的光(不能見,當然不能說其「有色」)。而「光譜」,不一定指整個「光譜」,亦可特指其中某段。然則,「光譜」當然可闊可窄。

    回覆刪除
    回覆
    1. 贊同. 英文可用spectum為譬, 中文自然也可以光譜為喻.

      刪除
  2. samhau 所說,正是我所想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