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1日
【明報專訊】水力發電是再生能源,碳排放極低,水電很環保,這是常識。但國家崇尚「中國特色」,有時「常識」並不適用於中國。有中國特色的水電發展,環保嗎?是一個大問號。
特區政府諮詢未來發電燃料組合,從內地南方電網買電方案,似乎甚受重視。據環境局資料,南方電網之能源組合,現時有32%水電,尚會逐步增加。預計2020年後,南方電網超過一半供電來自非化石能源,按趨勢,仍以「西電東送」,來自四川雲南山區的水電為主。
筆者過去多次到大西南深山,目睹水電工程的驚人規模;當地的「壩業」,規劃發電量最少為三峽工程的6倍,由大渡河、金沙江至瀾滄江,以狂風掃落葉姿態,幾近全流域開發,嵯峨大山之中,主幹流裏奔騰的河水已消失,水庫與發電站,首尾相連,用水電集團術語,叫「用盡每一寸水頭」,河流已變成「梯級電站」,如大渡河數百公里河道,全是大工地。水電集團「跑馬圈水」,大城小鎮被淹沒、居民家園被摧毁遭逼遷、山河破敗;你見到的,是時代的瘋狂,人定勝天的奇想。
或許有人會說,工程完成後,環境可以修復。先不說當地山勢陡峭,常有山崩落石、地震災害,影響水庫壽命與安全。更離譜的是,大費周章破壞山河、未做環評就開工而煉成的龐大發電能力,竟然供過於求,而且規劃失衡,電網未建好,央企與地方政府博弈,又未傾掂數,水電無辦法輸出,要「棄水」,不能用作發電。
據內地傳媒引述中國電力聯合會資料,去年單是雲南「棄水」,就白白流失240億度電,相當於一個龍頭電站一年的發電量。水電大躍進下,內陸省市為求「消納富餘電力」,千方百計以優惠電價,於偏遠山區引入高耗能高污染如電解鋁產業,又以低價鼓勵工業大戶消耗電力,建成全國大小城區的空置「鬼城」,製造廉價卻非必須的消費品,一切化成GDP,成為發展是硬道理的唯一指標。
「水電環保」圖騰養活開發巨獸
也許又有人認為,既有剩餘電力,香港幫忙用一些,豈非兩全其美?這想法有道理,但未免有點天真。水電集團的大計,已伸延至川滇藏深山的最後淨土,「水電環保」的圖騰,養活一群遇山開山,瘋狂開發的巨獸。內地工程界,素有「草樓、銀路、金橋、鑽石壩」之說,意指建樓只賺到「草」,築橋賺到「金」,而築壩則由於規模龐大,要大規模開山劈石,築橋修路,兼建新城拆遷水庫移民,工程龐雜,賺的錢是「鑽石」級。
精銳的工程師團隊、超巨型的運輸與建壩機械,是產業鏈、也是獵食鏈,電力利益集團,不可能停下,有更多的電費供養,客觀效果正是鼓勵他們大踏步前行,進一步踐踏山河。
世上沒有一種又便宜又環保又絕對安全的發電方式,中國式水電的破壞力,不如燒煤造成空氣污染般易見,亦不如核電廠出事般驚心。但這種不理人文、不顧山河、不管效益;言必「大戰略」、「劃時代」、「跨越式」的規劃裏,公眾諮詢近乎零,環境評估形同虛設。香港應否以每年數百億電費,供養這條千瘡百孔的利益鏈,值得深思。
2014年6月11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摧毀大好山河, 見者心酸; 養肥貪官污吏, 聞者憤慨.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