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

李怡 - 香港人守護優質文化的抗爭

蘋論   香港蘋果日報   2014年3月19日

全球關注的馬航客機至今下落不明,除了家屬驚惶之外,使文明世界大開眼界的是馬航和大馬政府的處理手法,向世人隱瞞飛機失聯後續航,誤導一些國家到靠近失聯時的地帶搜尋,自打嘴巴的消息發放,使人感到這國家隱蔽的黑暗政治之可怖。今後去大馬旅遊的人自會減少,而習慣在那種政治文化中混迹的傳媒高層會有怎樣的新聞自由觀念,也是可以想像的吧。


主要乘客是自己國民的中國政府如何反應?154國人的生命居然不比宣傳兩會重要,事發兩天後官員才在遇事家屬前現身,講的是中央領導人的關懷,中宣部則對傳媒下達種種禁忌。中國在國家經濟實力、區域軍事力量方面都被認為是「大國」了,但在軟實力方面則不僅疲弱,而且是持續走低。軟實力是指一國一地的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發展模式的國際影響力與感召力。相對於具體的國民生產總值、國防力量等硬實力而言,軟實力包括意識形態的吸引力、政治價值的親和力、文化(包括民族文化和通俗文化)的感召力、在國際政治中的結盟能力等。

美國學者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在他的新書:《China Goes Global: The Partial Power》中,認為中國隨着經濟發展而走向全球,但「事實上,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疲弱得令人驚訝。」如果說一個國家有軟實力,則指這個國家的文化對其他國家有着強大的吸引力,各國都爭相模仿、與之趨近。不管是一種甚麼樣的文化模式,也起碼是一種全球性的,擁有超越國界的傳播力和吸引力。據此標準,中國不具有這樣的軟實力,在世界範圍不具備任何文化影響力。中國「對於全球文化潮流的影響,微乎其微,」而「國際形象則在毀譽參半和糟糕之間徘徊。」

中國權貴資本主義的發展,造就了國富民貧和貧富極度懸殊的國情,出現了中國旅客、買家、移民走向世界的時代。權貴豪客的消費文化對世界各國的影響是反面的,即促使各文明國家不太歡迎中國人,具體反映在給中國護照免簽證的國家少之又少,許多國家甚至有對中國關起門的趨勢。為甚麼有錢都不賺呢?因為他們對中國由權錢勾結所衍生並散發的低文化品味難以忍受。


去年底,台灣上映了一部紀錄片《看見台灣》,賣座破兩億。這不是一部讚頌台灣的電影,在電影後半部,幾乎全是台灣環境污染的鏡頭,批評人類的貪婪,對大自然過度的索取,用主題曲來說,叫做「拿的那麼多」。大陸曾任《南方周末》評論員的作家笑蜀在台灣看了這部片,他的台灣朋友對他說:「哪個社會都有問題,咱台灣也有很多問題。」但笑蜀說性質不同,「你們這電影能公映。要在我們那邊,連選題都通不過。」其實,《看見台灣》豈止可以公映,它一出世就在台灣引爆了劇烈的輿論龍捲風,迫使台灣政府再三再四地道歉,承諾改進。他對台灣朋友說:「你們有問題但更有辦法,所以不怕曝光。我們的問題是根本沒招,只好捂蓋子,結果越捂越爛。」台灣社會有問題,但有公民社會可求改變;大陸人面對霧霾不是上街抗議尋求改變,而是寧願天天戴口罩,忍受一切。他說:誰都明白是怎麼回事,誰都不否認必須改變,但誰都不相信可以改變。因為抗爭要有依託,依託就是社會;抗爭要有掩體,掩體就是社會。鼓勵抗爭固然重要,但創造抗爭的條件即社會基礎更重要。當下中國不只政治腐敗,更大的危機,是社會潰敗。潰敗的社會不可能組織起有效的抗爭。


潰敗的社會,越趨劣質的文化,香港人絕無能力去影響和改變大陸人,這是客觀現實,不是善良願望可以實現的。這也就成為香港本土派興起的社會根源。陳雲提出的城邦論,立足於香港所有而大陸全無的「憲政、法治、公民權利、國民福利、本土歸屬感」;過去曾經帶頭「關懷祖國」的港大學生會會刊《學苑》在新一期發表五篇文章討論本土意識是香港的出路;知名的評論家練乙錚在一篇評論中表示:「任何香港居民,無論甚麼時候在香港生活,只要認同香港價值,支持香港優先,願意守護香港,就是香港人。」這些論述和社會逐漸形成的主流思潮,都源於香港有與世界文明趨近的優質文化,在眼看中國大陸社會越趨潰敗,我們唯一自保之途就只有奮起守護香港人優先,守護我們的家園。不錯,抗爭的社會依託和掩體正不斷被部份無恥港人損害,但奮起守護本土的港人也越來越多,如果我們相信優終可勝劣,那麼雖暫時力量懸殊,也仍潛有微茫的希望。(https://www.facebook.com/mrleeyee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