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奔雷手 - 兩會「記者」滿場飛

明報   2014327

新近有評論認為,10多年前,每年3月有機會赴京採訪全國人大和政協兩會,是對記者身分和資歷的肯定;10年前,資深記者都不願跑兩會,而讓一些新手頂上;幾年前,大小記者都不再願意跑兩會了。評論或許有一點誇張,但近年發生在兩會的種種現象,又的確教一心發掘新聞的記者失望。

內地所謂「市場化」傳媒,例如財經、財新、南方系等等,所得到的兩會採訪證,少之又少,以《南方都市報》為例,據稱數十名記者聚集北京,但拿到的採訪證合共只有6張。除喉舌以外,了解國情、又會問有意思問題的記者銳減,近年記者會中或會後「扑咪」的問題鮮有意義。

相反,某種「記者」卻充斥會場。例如小組討論會開放時,這類「記者」表現活躍,但其焦點不是講者或新聞線索,而是四處與記者交換卡片,什麼澳門XX通訊社《XX月刊》、香港XX新聞網、中央政府特許內地發行《瞭X中國》等等聞所未聞的報章雜誌「滿場飛」。荒謬的是,有一名港記竟在不同場合先後3次交換了同一張「記者」卡片。

另一種「記者」是以「香港乜視」、「香港物視」、「香港教X電視台」為名,在香港租用有線電視或NowTV一條channel而後聲稱自己是香港電視台,但普通港人根本不會看,甚至聞所未聞。這些「電視台」卻「代表」香港,在官方有意無意偏袒下,與大量內地招聘的3份左報記者一樣,以「香港記者」姿態,問一些無關痛癢,甚至不知所謂的問題。結果真正的香港記者再無提問機會,可謂「一肚氣」。


此外,本港最暢銷的兩大報章,一家因政治問題長期被內地封殺,一家卻不派員採訪兩會,剩下三幾張港報「鬥來鬥去」就那麼三幾個人,令整個兩會期間,記者雖然依舊早起晚睡「頂天立地」,但所謂「新聞大戰」已無復舊觀。

相關文章:長平 - 李克強的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