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3日 星期日

阿離 - 香港不行了

星期日生活   2013年2月3日

【明報專訊】內地好友說,這陣子像有一班人替整個中國的同胞到香港辦年貨,筆者無言以對。這幾年間,啞子吃黃蓮的情緒頻頻出現在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中。一簽多行實施後,人潮如海嘯席捲,把自由行對香港的壓力推到新高。去年8月31日,梁振英主動向中央提出,在放寬內地人來港的同時,「必先考慮香港的接待和承受能力,按實際情况調節來港人數……務求來港旅客不會為香港社會在各個方面的服務和設施,造成壓力」。傳說中的接待能力機制,又是偽術。

一個1092平方公里的小城,竟承載着全國13億人口的物質欲望、精神需求,甚至勞動生計。怎會不爆煲?

憂鬱的邊界

筆者日前闖關。從九龍塘到羅湖,短短的一列東鐵線,紙皮箱與手拉車由沿線一個一個車站擠到車廂,輪廓口音各異的背包客,緊拉着重中之重的奶粉,或是穩中求要的尿片,還有嘉頓系列出品、繽紛樂、麥提莎,說得出的港貨都有。各種花式的手拉車、行李箱、背包、紙皮箱,各據一方,等待到站,競相奪門而出。水客腳撲朔,旅客眼迷離,你根本無法以外貌分辨誰是水客;拉貨者中有個體戶、小團體,甚或一家大小。出閘後沿路兩旁散滿人和貨,有夾道留守之勢。走到香港關邊,人潮洶湧混亂,筆者被人群推撞,不知方向,「你知唔知你去邊架!係香港人仲喺度排,嗰邊呀!」拿着智能身分證的筆者向他道謝,走得狼狽,頓覺身在異鄉。過了e道,港澳居民與中國同胞分流,不難發現香港居民中不乏拉貨物者。出了關,迎上羅湖站外的一大片廣場,分了貨,交了收,水客身影寥落,然而貨往何處去?

「正品港貨」的欲望

旅客與貨物如水銀瀉地,向全中國流滲。有的坐上大巴到達深圳各地、有的趕上和諧號向廣州行進、有的則走上火車轉戰遠方各省市。筆者尾隨着3名各推着一箱一米乘一米大的品客薯片的水客,從廣場後的停車場繞道而出,沿途亦發現不少水客在等車交貨。筆者一直緊跟3人,他們推着大箱在馬路緩行,身旁有大巴小車甚至警車,依然自在。走了半小時,一直到沿河南路天橋下,3人向接頭人交收薯片,後來一車嘉樂牌雞粉亦趕至,一箱箱搬到一架運貨小車上;車滿後,揚長消失眼前。

重遇薯片的地方,是淘寶網,在「正品港貨代購」為賣點的貨品欄下,是百多位買家的評語﹕「非常好吃,不是國產那種味道。薯片薄,脆,入口即化的感覺。味道濃郁。正宗的國外貨的感覺。」筆者始知道自小吃着的薯片,有一種「正宗的國外貨」味道。現在熱中購用港貨的,都是年輕或中上階層具有購買力的人;這些人對「正品港貨」的欲望中,除了滿足物質上對高質量的要求,和安撫消費行為中的信心需要外,會否也包含了對城市氣質的渴想,或是對小資階級優質生活的習慣和品味的實踐?暫時無法證實。然而這種港貨情意結,由來已久。筆者的居港內地友人A說,自八十年代起已渴望買到港貨,原因是國貨質素太差;內地部門對貨物的檢測權責分散,且執法不嚴,貨品質素毫無保證。直到九七後,兩地人民往來更密,不論是外國奢侈品,還是生活日用品,內地人也希望購用港貨。

「對不起,本來是內地做得不好的東西,卻要你們來承受。」A說來誠摯歉疚,筆者聽得心疼無奈;這種承受,未來可能更沉重。在經濟利益的推動下,港貨熱潮正在內地擴散中,由省市滲透社區。除了大型港貨批發商,這兩三年還加開了加盟式連鎖店,更多是自家經營的小型實體港貨店,而在淘寶開設的個體戶網店數量則更多。這些個體港貨店,為避免假貨,大多不從批發商而是親身到港入貨,這種經營方式更被儀式化,為向賣家確保貨物為正品,網店會標榜貨品皆由店主或親友在香港親自代購,更附上單據向客人證明,甚或在香港原店留影以證到此一購。港貨——不論是奶粉、嬰兒用品、藥物、糧油食品、化妝護膚品、電子產品、玩具零食,都向全國發放,湖南、湖北、東至吉林遼寧,西至雲、貴、川,甚至西藏。在欠缺規管的情况下,銷售港貨的產業鏈漸漸構成,無論是實體經營還是網上代購、親身買貨帶貨還是中段運輸,都形成半制度化的系統性行業,每個環節都有賴以為生的人。

盲目的利益,被消耗的城市

我們慢慢能為本地化妝品專店、護理店、電器舖和藥房的龐大利潤和高速發展找到更實在的原因和解釋路徑;香港的零售貨品不單是自由行遊客的手信,更是支持內地一部分正在興起的港貨銷售的貨源。事實上,不少香港人也參與其中並得益甚深,既得利益者說,自由市場下大量買貨並無違法,雖然內地人來港消費為港人帶來不便,甚或失去了原有的生活節奏和文化,但為了香港甚或中國的經濟利益,對策應是提升香港的接待能力而非叫停自由行。

社會學家韋伯曾評論到,利益是盲目的(Interests are blind)。人們因着自己的利益而行動,展現的是一種目的理性(purposive rationality)。然而,若要在現實中達至完整而延續的理性化過程(rationalization),並不能只靠個人的利益導向意識和行動。利益是短暫的,並局限於部分的現實處境;社會上小部分人利益的滿足,根本不足以建立整個社會的整全和持續發展,最終得一賠十,落得本末倒置,搬石擲腳的下場。撇開染紅論,無知而盲目的經濟利益主導管治原則,放諸四海,都令內地不同城市的人深感經濟發展帶來的壓抑與疏離。炙熱、鋒利而龐大的經濟動能與欲望暴竄四處,如鬥牛場上的發瘋公牛般橫衝直撞,在實際生活的小節中一天天侵蝕中共政府念茲在茲的和諧穩定,激化各地人民在苦無民主制衡機制下壓抑已久的憤懣。

推介港貨:法治廉潔人權

筆者與上海友人C談起港貨和自由行,是土生土長浦東人的他,三十年來看着上海蛻皮變身成國際都市,看着各地人潮湧到上海,原有的生活方式備受影響,跟港人感同身受,「這已經不是上海了」。在他的前公司,一直以來職員都是上海人,近幾年一半都變成了外地人;在地鐵上,由於旅客增多,「不文明、不堪入目」的現象愈來愈普遍,而交通擠塞情况愈見嚴重;生活上,很多上海的老品牌都備受威脅甚或消失;不只香港,上海也同樣吃不消了。暫居香港的C說以往對香港很是敬仰,想像香港是先進、素質好的地市,但來到後卻發現在經濟主導的發展邏輯下,城市的多元和人道關懷都被犧牲了。問他,覺得香港還有什麼令他欣賞的?「昨天我去了運動場,有個男孩把背包都放在看台上,自己走去跑步了,他不怕(被偷),人和人之間還有這個最基本的信賴,在上海,我們不敢的。」如果真要推介港貨,筆者希望同胞想望的,是香港對法治的持守、對廉潔的重視、對人權的尊重,以及人與人之間真誠的信任,而非單純在經濟交易上的物質滿足。

文 阿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