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

岑逸飛 - 節制貪愛

生命通識   2016年4月21日

在禪修班常聽到法師講craving,這個英文字不同於一般所謂desire(欲求),而是在欲求之上,加上intense(強烈的)、urgent(迫切的),甚至是abnormal(不正常)的意味。可見欲求過多,craving 就來了。

這使我想起荀子講性惡。所謂性惡其實是人欲,並不與孟子的「性善」站在同一層次的對立面,因為孟子從不否認人欲的存在。荀子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欲求本身應無問題,問題出在荀子說的:「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所謂「無度量分界」,就是讓欲求毫無節制,任其擴展。

荀子講欲求,還有一個令人警惕的字眼叫「順是」,意思是順着欲求需索而不去適可而止。故荀子說:「生而有耳目之欲,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其中的「順」字,便有「順勢」涵義。「順勢」的能量可以無限,因為它會以幾何級數增長,以至出現「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現象。

英文的Craving ,翻譯自巴利文的Tanha,梵文是Trsna。Tanha 的字面意思是thirst(口渴)。渴而欲飲,本來不是壞事,若按照經濟學供需上的「邊際遞減律」,飲至某個程度,止了渴就停飲。但這種情況似乎只見於動物,例如獅子,吃飽了就不會再追逐食物,只有人是例外,最明顯是人對錢的渴求,絕少人會怕錢多,總是愈多愈好。

中國佛教或將Tanha譯作「渴愛」,筆者總是覺得未能曲盡其意。「渴愛」是表相,表相背後還有一種推動力,就是「貪」,是人性。所以與其說「渴愛」,不如說「貪愛」。古德常說,「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哲學性的解釋,無明是體,貪愛為用,無明是根本,貪愛則發揮滋養的作用。貪愛的問題,在於貪愛會引發瞋心,貪愛的沉迷又成愚癡,「貪瞋癡」三毒都通過貪愛的發酵而來。

對貪愛的警覺性,道家的老子與佛陀是不相伯仲的。老子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素」是沒有染色的生絲,「樸」是沒有加工的原木,老子借此二者來比喻要現其本真,守其純樸,不為外物所牽,而方法則是「少私寡欲」。寡欲是初步,終極則是無欲,手段是對貪愛節制。老子對節制的重視,可在《道德經》裏找到:「罪莫大於可欲,禍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可惜老子說的僅是原則,節制的具體手法如何,他也沒有說清楚。

談節制貪愛之道最精察的,應是《易經》的節卦,其中提及不節制貪愛的弊處:「不節若,則嗟若。」《象傳》的解釋是「不節之嗟」,即不肯節制貪愛的人只會長嗟短嘆,後悔莫及。但即使肯去節制,又分幾類,有所謂苦節、安節、甘節,不是凡「節」必佳。

節制必須是自動自發,不是別人強迫。荀子通過「隆禮」來節制貪愛,尚屬一種教化,可惜他的學生全都滑向了法家,用法律搞節制,是苦節,結果是「凶」;「安節」是節得安心,結果尚是「亨」;只有「甘節」,即節而自得其樂,才是上上大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