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丘亦生 - 思歪14K

金融雲端   香港蘋果日報   2014年10月27日

「由1997年至2009年,香港人均實質本地生產總值上升了33.5%。然而,同一段時間內,人均住戶入息最高10%群體的收入上升了64.7%,但是收入最低的10%卻下跌了22.2%。付出與回報不相稱,使相當部份市民無法感受經濟增長帶來的得益,結果造成社會群體利益分歧擴大。」這段說話,出現在梁振英的競選政綱內,同樣在政綱內的,是出現了21次的「窮」字。不知道當日以為遇到知音的普羅市民,今日又有何等滋味。

CY上周接受外國傳媒訪問時透露,不可能推行公民提名,因為這「會令政策向月入低於一萬四千元的基層傾斜」。我不知道這是否Freudian slip,但聽者肯定O晒嘴。

打工仔努力生產 收入反跌

政策向基層傾斜,其實有何問題?誠如梁特首當日政綱所言,回歸十多年來不少普羅市民的收入追不上經濟增長,更遠遠落後於上層的商界精英,付出與回報不相稱,是因為懶惰嗎?不上進嗎?看看數據,香港自2002年至2011年間,打工仔的生產力每年上升3.4%,超越新加坡、美國及德國。即是,儘管做得比別人更起勁更用心,但不少人的收入仍然不升反跌。

造成基層收入呆滯的原因有很多,譬如全球化及新科技對低收入職位的取締,這是一股很強的趨勢,並非每個人勤快一點靈活一點便可以化險為夷,現在連超市收銀也可能被機器取代,難道叫他們轉行寫Apps嗎?政府在政策上多體貼他們,讓全港近半打工仔在不利的環境中不致越墮越後,不就是為政之道嗎?

何況,所有政策都涉及分配有限資源,根本就避不了帶有傾斜性,不向半數打工仔傾斜,那向從業員寥寥可數的漁農業傾斜又有何道理?港英時代人稱「魔僧」的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顧汝德(Leo Goodstadt),在其著作《繁華底下的貧窮》中便曾提出,基本法159條條文中,有34條是維護工商界利益,但有關社會保障的條文卻含含糊糊,即使以最慷慨的理解方法,也只有7條,涉及勞工權益的,更只有3條。天秤本來就向工商界嚴重傾斜,問題也於回歸以來逐步浮現。

CY提醒你 有票不如有提名

「14K」心態反映的,是擔心一旦基層對特首選舉的影響力大增,便會令香港淪為福利社會,公共財政江河日下,甚至步希臘後塵。先不論不少福利國家如加拿大、澳洲等依然無穿無爛,說真普選會導致福利橫行,也缺乏根據。普林斯頓大學教授Martin Gilens及西北大學教授Benjamin Page今年中發表的研究,追蹤了美國當地2000項關於政策的民調,發現當主流民意與精英(收入最高的10%)有分歧時,經濟精英的取向往往主導往後幾年的政策變動,幾乎沒有例外,意味即使存在民主機制,經濟精英對政府政策仍有決定性的影響力,要稍為擺正天秤,隨時是漫漫長路。

CY今次還是提醒我們,「袋住先」與「提名機制」孰輕孰重,原來有得選特首,連影響候選人在施政上向你傾斜都做不到,實效遠不如有得提名來得重要。「有票, 真係唔要?」的說法可說已被CY廢了武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