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劉海龍 - 雨傘如何撐起生活

世紀.Civil Disobedience   明報   20141011

北風與太陽的故事,在這星期重演於金鐘:「椒林彈雨」之下,香港人熱淚盈眶,萬眾一心捉緊雨傘,高呼保護學生;突然風平浪靜,學生好像安全了,人群漸散回復生活,形勢急轉直下。「你有你爭取民主,我有我日常生活,點解要阻住地球轉?」社會瀰漫着一片怨氣,好像民主跟民生各不相干。但我們不妨反思,若真普選無關改善生活,當初學生又為何爭取?

有佔中無飯開?

沒有佔中,難道我們日常生活就沒問題嗎?旺角及銅鑼灣其實本來就是自由行經濟抹殺街坊小店的實在例子,目前已有「佔中撐小店」及「小店撐佔中」等行動復育社區經濟,但未能在主流媒體中宣揚。想不到最實在擊倒「佔中破壞經濟論」的,竟然是藝人趙學而昨日於網上的慷慨陳詞:「作為朋友,我梗係知道你啲員工要開飯啦,人人都要開飯架!你舖頭六日冇生意,你朋友我係一個演員喺香港兩年冇發市呀?作為朋友你有冇問候過我有無飯開呢?你知唔知點解我冇飯開呀?係因為特區政府嘅政策呀!如果佢哋肯發多個牌,好多人都有飯開呀!如果佢哋肯諗多啲經濟發展唔係依靠自由行同房地產嘅話,你就唔使同金舖藥房爭貴舖交貴租做生意呀!」

要印證今日袋住先的後果,最直接的例子非香港電視莫屬。時至今日,港視死因終於真相大白了。

要控制消息發放渠道,當然是愈少頻道就愈少變數。一台獨大,要令習慣看電視的人接收親政府的信息就容易得多。一年前十二萬人上街要求發牌時,政府民意大跌,好像輸了一仗;但今日卻造就了防暴警察撤退後,免費電視台的新聞報道,令佔中運動在輿論戰中進退失據。催淚彈激起全民義憤嗎?雨傘和平抗爭叫人動容嗎?當新聞只說佔中如何影響民生,民意就開始逆轉了。

港視之死,印證着獅子山精神的滅亡。縱使靈活拼搏如香港商界傳奇人物王維基,一旦得不到政權的信任,都要永不超生。就算《警界線》等節目如何萬眾期待,「一男子」都能以不合常理的「太多免費電視會引來惡性競爭」為由去粗暴阻止發牌。政府根本不放幾百個員工生計在眼內。今日政府口中最關心的民生經濟,在政治維穩考慮下只是過眼雲煙。新興產業就算如何造福市民,不紅就不行。

教我如何袋住先?

若我們今日袋住先,接受沒有提名權的假普選;日後就算一人一票,特首都只會向代表既有利益的提名委員會盡忠,政策日漸淪為向大商家及親中勢力傾斜的政治酬庸。今日我們經濟表面繁榮,但平靚正的街坊小店一一變成金舖藥房;返工放工甚至放假搭地鐵都擠得像受刑,看電視幾乎只剩一個選擇,大家日常生活得開心嗎?

當我們爭取到有提名權的真普選,特首就要直接向市民交代,不再只為權貴服務;壓榨民生的政策也不敢肆意推行,讓我們活得更有尊嚴。民生與民主從不分割,今日的犧牲,是為阻止明日的沉淪。但願將來有真正普選時,香港人能用提名及選票決定未來,不再在街頭對立。

作者簡介:80後,本土研究社成員,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哲學碩士。希望香港有真普選後,我們能以本土農業及街坊小店等社區經濟,建造城鄉共生的家園。

文.劉海龍  編輯 袁兆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