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日 星期日

陳載澧 - 湯姆髹漆故事的啟示

學與教的思與行   星期日生活   2014112

【明報專訊】記得1995年在港大創辦通識教育後的第二個學期,有幸邀得心理學系的江景良博士主講了一個「莊子與現代心理學」的課程。課程剛完結,他來信說:「我從這個課程中得到徹底的愉快。從學生發問的次數和深度中,反映了他們的熱切與投入,相比於我以前在設學分的課程裏所經歷過的,超越多了。」

在信中他再提到,自己原本是通識課程體制的懷疑者之一;但在這個課程完結之後,他曾與幾個學生討論過,他們都認為反應之熱烈、學習的投入,都與沒有考試及學分的壓力有關;而且課程是同學們自願報名參加的,既來修讀,動機當然便強韌與純粹。

回想當時,好幾年前已聽過江景良的名字。那是在我執教社會學院的數學課程時,常聽到同學們提到Dr. Kong。因此,通識教育在港大要火速上馬的時候,便想到他,約了他午飯細談。在教職員餐廳裏我還未開腔,已聽到他坦率地提出對通識教育課程組織形式的不少疑問——例如不算學分、沒有強迫機制,也沒有考試等。雖然當時我對種種構想和措施,自問已經過深思熟慮,認為總的來說,還是有利推動芸芸學子的真邃與有效學習行動;但景良既是我極欽佩的教師與學者,他的話對我是有頗有分量的,不免心中仍因此惶惑了片刻……不過,他雖有疑慮,仍慨允鼎力相助。

被罰髹漆的兩種動機

我對通識課程的不強迫、無學分和免考試,一直認為是正面的優勢。記得我甚至曾對大學撥款委員會的一位成員,再提起過馬克吐溫《湯姆歷險記》裏,耳熟能詳的一段小故事:小頑童湯姆有一天給姑母罰他勞動,要他用白漆髹刷院前的一列籬笆。

懶洋洋的塗抹了不一會,湯姆已煩透了,千萬百計想脫身。這時遠處有小友正踽踽走過來,湯姆靈機一觸,裝出悠然自得之狀,吹着口哨蘸着漆油細意描畫,掃了幾刷又站到遠處,側着頭瞄着「作品」。小友停步看了片刻,不禁神往,要求湯姆讓他試試。湯姆說:「那小幅籬笆給你試了還剩多少?不行!」小友再三央求,還答應湯姆三顆彈子交換,湯姆才勉強讓他髹一小截籬笆。不久,小友愈聚愈多,看到這新奇的玩意,紛紛要求參與,還陸續獻出自己的寶貝——彈子呀、枒杈呀、青蛙呀、蘋果呀……湯姆嘆着氣很無奈的樣子,讓他們排隊輪流,每人髹一小段。他自己則蹺着腿坐到小徑對面,啃着蘋果在觀看。結果,小友們那髹漆工程的水平,估計還不錯呢。

這故事裏有兩種髹油的動機和態度——湯姆是被罰,有姑母所施的外來壓力,動機心理學叫這個做「外加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無論它是大棒子或胡蘿蔔,外加動機總是源於在那行動之外的某種目的,而不是來自行動的本身,後者便成為一種要捱過去的枯躁、沉悶、辛勞而本身沒有意義的行動;於是湯姆雖仍是機械地去塗抹,心兒早已不在這工作中。

小友雖確是被湯姆所騙,但他們卻是真心真意的投入,他們的行為是源於「內發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他們的目的和手段是一致的,都是「髹籬笆」,因此他們整副心思都投進了這個活動。在整個過程中,他們雖仍是流汗,但卻是愉快滿足的,而且成果也必定比湯姆好。假如湯姆把自己的寶貝拿出來,去交換小友們的勞動。那麼,或許小友們先就不願意,就算願意吧,髹漆活動也只是基於胡蘿蔔式的「外加動機」,過程中想着的不再是那髹漆「藝術」,而是那些波子、蘋果、青蛙;他們不會瞇着眼睛到處去欣賞去策劃,更不會有優質的成果。

外加動機摧毁內發動機

憑考試、學分、強迫機制去動員學生去學習,不是一種赤裸裸的「外加動機」嗎?許多研究結果已說明,無論課程的設計者怎樣絞盡腦汁去鼓勵獨立思考、分析能力、解難能力和創意,學生仍不免會得到另一種信息——那隱藏在背後的「課程內容」,仍是怎樣去記熟某些程序及資料,以取悅老師,在考試中獲取高分數。

「外加動機」的引入,還往往會削弱甚或摧毁主體原有的「內發動機」。

一位孤僻老人的住處附近有一塊廢置的空地,最近成了孩子們下課後麕集打球的勝地。孩子們喧嘩的聲浪當然是驚人的,老人不勝其擾,想到了一條妙計。他走到空地,看着孩子們打球,對他們說:「這一帶太冷清了,我真喜歡聽到你們打球的聲音。這樣吧,為了表達我的謝意,我每天給你們每人兩角半;不過,你們要更使勁更投入啊!」

孩子們高興極了,反正都要打球,竟還有人要給錢。於是天天繼續打球玩耍,吵嚷更甚。過了一個星期,老人又對他們說:「對不起,我每天要掏那許多兩角半,經濟上實在吃力,從今天起改為每人一角,可以吧?」孩子們咕噥了一會。但球反正是要打的,額外收入少一點大概沒有關係,於是天天仍繼續打球。再過一個星期,老人又把酬金降到五分錢。又幾天,他垂頭喪氣對孩子們說:「請體諒一下,我再沒法付錢給你們打球了。」

孩子們忍無可忍,對他說:「天下哪有這樣便宜的事,免費為你打球嗎?不!沒角子就不打!」於是呼嘯而去,從此沒有重來,空地也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人們早已省悟到,人生下來便有學習的本能和內在動力,但總覺得再另加一點外來的鼓勵,可作為補充,雙管齊下,那不是更好嗎。殊不知外來的獎賞機制,往往會掩蓋甚至摧毁內在的動機。

一塊錢的功能

洛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家德持(Edward Deci)在1971年進行了一項經典的實驗。實驗對象是一群大學生,分為兩組——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分三天進行,參加的每位學生每天都要玩一套叫soma的積木砌件,要設法砌成一系列的規定形狀。對兩組學生的指示、規則和要求,第一天完全一致。第二天,德持悄悄對實驗組的學生應許,每次砌成一種規定的形狀,可獲一塊錢獎金;對照組的學生則沒有獎金,也不知道另一組有不同的待遇。到了第三天,玩法又回復到和第一天一樣,兩組都沒有獎金。每天都設有一種休息時間,實驗對象可隨意活動,可以繼續玩soma砌件,也可散步、打盹或覽閱有意擺放在附近休息室的《花花公子》、《時代》雜誌或《紐約客》。在這些「休息時間」裏,德持和助手通過單向玻璃,仔細觀察和記錄實驗對象的行為。

觀察的結果統計下來,實驗組的成員在第三天的休息時段仍繼續玩砌件的明顯比對照組少得多,也比自己在第一天未嘗過一塊錢美金的「甜頭」之前要少。反之,對照組的學生對砌件的興趣,則一天比一天增強。

看來,就像德持所說:「那一塊錢的功能,似是一種贖金,讓人們擺脫了內在動力的驅策!」

文 陳載澧
編輯 蔡曉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