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2日 星期日

蘇賡哲 - 另一種二戰史觀

溫哥華星島      201577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七十周年,海峽兩岸政府均有高調紀念活動。他們稱之為「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不過,高調不等於同調,台灣國民黨人,尤其一些在世老軍人,聲稱國民政府才是抗戰主力,應該擁有抗戰話語權。 這當然是事實,只要讀讀謝幼田引用中共文獻所著《中共壯大之謎》,自可知道中共在抗日期間根本沒有打過大規模硬仗,只是藉抗戰擴大自己的實力,甚至和日本交換對國民黨情報,所以在抗戰後立即能奪取政權,他們是假抗日、真自肥。

一直以來,還有另一種二戰史觀被壓抑著,近一二十年才隨著政局變化逐漸明朗化。這就是不少台灣人的史觀,他們認為台灣人民在日治時期是日籍台灣人,老一輩台灣人移民到加拿大或美國,甚至自稱是日裔加拿大人或日裔美國人。這種台灣人既然有如此身分認同,自然會站在日本人角度看二戰,亦即站在中國敵對方看二戰,這一來就不是抗日戰爭,也就沒有抗戰勝利的七十周年紀念,而是戰敗七十周年,或終戰七十周年了。我想,一定會有中國人罵他們賤骨頭,明明是戰勝國國民,偏要站到戰敗國那邊去。然而,這不是利害關係的考量,而是決定於他們對日本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少香港人有共鳴。

香港本土派(Vic:頂多只能說是「部分」本土派)對英國殖民者的依戀,尤過於台灣人之戀日。他們持有BNO英國海外國民護照(日本沒有給台灣人類似身分),在遊行示威或其他政治場合打出龍獅旗(台灣除「二二八」事件短暫時期出現太陽旗外,現在再親日的人也沒有這舉動),最近,更出版了《論歸英:回到英治時代》,宗旨是先尋求英治再獨立,如果未能如願,就先獨立再要求加入英聯邦(也許我孤陋寡聞,台灣尚未有這類著作,也未聞重新作為日本殖民地的呼聲。台獨人士也沒有獨立後和日本合併的打算。其實,日本人再次統治台灣的興趣,很可能比英國人再次統治香港大得多)。

很多人說,台灣人和香港這些依戀殖民地統治的人,是被殖民者洗了腦。可是,在日本殖民台灣時期,不少中國有識之士去台灣考察,回國後可沒有說台灣人民飽受日本人蹂躪,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相反,他們都盛讚台灣比中國先進。梁啟超應該是對台灣陷日抱著極大遺憾的人,他在1911年遊台後說,日本人統治台灣的政績「多有獨到之處,應用最新之技術,萬國所共稱嘆。吾又安能違心以詆之耶?吾國人又安可不虛心效之耶?」

1935年,日本人非常隆重在台灣舉辦「始政四十年紀念」活動,陳儀奉蔣介石之命率團赴台參觀。陳儀對日本在台各項建設讚嘆不已,更欣羨台灣人在日人統治下的幸福。回國後,出版《台灣視察報》,他因此被視為知台人物,戰後奉派治台。然而「日本人行,不等於中國人必定也行」,陳儀很快就搞出「二二八」事件,傷痕至今未癒合。

同年,中國社會黨領袖江亢虎乘船從廈門抵基隆,考察後就感覺「交通、教育、衛生、慈善,種種設施應有盡有。由廈到此,一水之隔,一夜之程,頗覺氣象不同」。中國記者江慕雲也說:「假如這五十年不是日本人在經營,而是我們在經營,恐怕基隆還沒有成為現代化的港市。」名作家蕭乾則認為:「中國在現代化上比台灣落後了半世紀。」

梁啟超、陳儀等人都沒有被日本人洗腦。那些台灣人甘願站到戰敗者一邊,不因為他們賤,而是因為他們懂得比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