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5日 星期日

柳俊江 - 香港人的通訊社

香港蘋果日報   2015年7月5日

離開新聞部已經五年半,坦白講,對於「前主播」這個稱呼十分厭倦。最近出席公開場合,我都盡量要求別人在介紹我的時候,抹去「前主播」這三個字。厭倦的是「前主播」不單止不能反映我現在的工作定位,更是因為我深深愧對這個銜頭,午夜夢迴時覺得大家都濫用了記者的專業形象:記者就是記者,是採訪報道的人,不是用來混飯吃的銜頭。出自我口,可能你會覺得諷刺,我只是實話實說。

講過無數次,香港社會對記者的待遇極不合理。沒幾個人可以在離開了電視台新聞部後,繼續堅持新聞理想到最後,前輩吳曉東是極少數的例子。記得我剛到新聞部實習時,他剛好轉到有線電視發展,對於未能跟他學習,當年有點耿耿於懷。然後,他又離開了有線新聞部,自立門戶創辦了「亞新社」(EyePress),是香港少有的新聞通訊社,把理想化為實踐,至今我仍然覺得很震撼。

更震撼的消息來自上星期,吳曉東決定網上集資,創辦以調查報道為核心業務的通訊社"FactWire"。成立通訊社的動機是,「現在的主流新聞媒體和網媒花大量時間爭奪煽請故事和忙於更新你有我有的即時新聞,以滿足廣告客戶渴求的點擊率……FactWire的記者唯一的天職是通過調查和大數據去揭露重大新聞背後的各層事實,讓公眾從事實當中了解真相。」據講,通訊社會以高於市場價格,聘請行內調查報道的高手,出任記者和調查主任,就涉及公眾利益的事件作調查跟蹤報道。

或者要簡單解釋一下「通訊社」為何物。通訊社不是電視台、網媒或報紙雜誌,不是一般市民大眾直接接收新聞資訊的渠道。通訊社是派記者到新聞現場搜集新聞資訊和影像,再提供給各大小傳媒的新聞來源。世界三大新聞通訊社:美聯社、路透社和法新社,便是你每日在香港傳媒看到的國際新聞的主要消息來源。

FactWire的理念很天馬行空,謝絕所有投資和合作,也不要廣告,單憑公眾集資,在60日募集300萬,作為頭一年的營運經費,免費提供調查報道給主流和非主流傳媒,建立影響力。對於主流傳媒,我是比較悲觀的,例如大婆台有時寧願用政治傾向明顯的民意調查,也不願報道數據更中立持平的大學調查。更何況是引述一家由香港人自己創立的本土通訊社?太政治不正確了。

不過,正如上兩篇專欄所講,香港新聞界有依賴官方消息的歪風,求快不求真也令新聞質素每況愈下,FactWire的概念令我十分期待。我能為香港新聞界做的已經不多,但我希望大家也到籌款網站看看,然後和我一起用行動支持「由香港人共同創辦的調查報道通訊社」。

FactWire
http://www.fringebacker.com/zh-tw/projects/factwire-a-news-agenc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