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張銳輝 - 香港的「小班」,世界的常態——回應侯傑泰教授「毋須小班」的說法

2012年11月16日

【明報專訊】上星期侯傑泰教授滔滔鴻文,質疑「小班」是否有用,並指出國內大班教學仍能有所成,因而結論為「每班減少數人是一個容易執行但無助改善教學質素的方法」。然而,或者教授才思敏捷因而思維跳躍,現希望藉拙文向教授討教與釐清。

首先,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世界上對於小班是否有效改善教育一直存在爭論,不過,卻「忘了」告訴讀者,世界上發達國家的教育研究中,小班是指少於20人一班,而香港人現在爭取的25人一班,其實只是西方各國的常態,這從OECD在2010年的統計數字可見,公私營初中的每班平均人數:法國是24.5人、澳洲是23.7人、美國是23.2人、英國更是19.4人,就算是亞洲區的日本也只是32.9人、韓國是34.7人,但香港的數字卻仍在每班35人以上。因此,香港教育界今天爭取的所謂「小班」,其實只是西方國家的正常班吧。

開放觀課的一般稱為「示範課」

然後,教授提及在國內一些二級城市考察六七十人的大班教學經驗,認為仍能充分發揮互動及學生為主等進步的教學法。自己也有不少國內觀課及與教師交流的經驗,據國內老師指出,開放觀課的課堂一般稱為「示範課」,乃作為教師教學評比及升遷的成績表,通常經過師生的「千錘百煉」,加上接待遠道而來的香港教授,相信定是非一般的課堂。事實上,國內的二級或以下的城市,正因為資源不及大城市充裕,重點學校數目有限,因而希望條件較佳的學校能多收學生,才出現每班六七十人這些迫不得已的情况;試想,老師教學能力如此卓越,學生學習動機又如此高,假若師生比例進一步下降,學生的學習成效肯定更高。

事實上,教授隨後即指出,上海學生在PISA研究中表現卓越,而上海正正是中國最早有計劃地推行小班教學的城市,早於1996年已試點推行30人以下的小班教學,並與香港教育學院定期進行小班教學的研究交流。

在課程改革的洪流下,今天不少課堂學習活動,是要求教師作為促進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即使老師有三頭六臂卓越教學法,但若在30多人的課堂進行分七至八組的合作學習或是小組活動,一個70分鐘的雙課堂,老師可以游走多少小組跟進了解?是否每個小組均有機會匯報表達?師生互動只有在20多人的班裏,才能在課時中讓班中每一個同學均有機會有空間與老師對話溝通,而並非形式主義地只求發生過。

教授在文章中不斷強調改善教學法比小班重要,但是教師的角色就只限於課室裏教壇上的表演者嗎?在中學生正值青春期成長躁動的階段,老師同時肩負着關懷牧養的角色。人際關係的建立,實需要細水長流的接觸與溝通,班裏多了一個學生,老師就難以避免對班內每一位學生少了一點關顧。國內的六七十人大班,教師可能一年後還叫不出每個學生的名字,於是即使教學活動如何精彩,也不過是個炫目的「天王」,卻不是個容易親近的良師。

沒有小班,一切教學法改進無從說起

只要看看西方國家在不斷培育教師教學能力之時,早就先把每班人數降至低於25人的水平,充分反映了唯有讓老師在課堂中專注於數量較少的學生,才能充分發揮教學法的成效。同時,也反映世界各國,同時期望中小學教師履行關顧學生成長的角色,因而藉着25人一班的規模,為老師創造有利關顧學生的客觀條件。即使韓國現時每班34.7人的數字仍然偏高(但也比香港略低),但其實過去10年韓國藉其國內出生率下降的契機,在不需太大額外資源投入下大幅改善每班人數。另外,本年新上任的台灣教育部長蔣偉寧,也明確地表示國中的每班理想人數目標為25人,目前先向每班30人改善。

教授對香港教師教學能力未夠、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是理解的,但我也同時希望教授能到今天各類型中學都走一趟,嘗試面對30多人學習能力差異偌大的班別,就會明白沒有小班,一切教學法的改進是無從說起的。

參考資料: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2, OECD Library, http://www.oecd-ilibrary.org/ducation/education-at-a-glance-2012_eag-2012-en

香港教育學院小班教學中心 http://www.ied.edu.hk/csct/t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