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蘋果日報
2012年11月30日
拜讀李怡先生的〈後黎智英時代〉(見下附),心有戚戚然。台灣人對黎智英的撤退作出如斯反應,其實令人奇怪,因為畢竟黎氏在台灣的成功,一不仰仗權勢,二不依靠特權,其實只本着一貫的企業家的目光和幹勁,當然也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有黎先生的視野幹勁和經濟實力的人,相信在台灣不在少數,而且辦報不同辦電視台,實在應該是較輕易的事。
台灣身為全中華地區最民主的地區,也不應存在政府可以打壓一間報社,又以《蘋果》在台灣的成功例子,可以看到一個全面反共的媒體在台灣是可以生存的。台灣人憂慮《蘋果》被蔡衍明收購後,加上他的《中國時報》,可以壟斷台灣的言論,但這個說法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報禁已經取消,沒有人可以強迫台灣人買一份報紙。喜歡《蘋果》的人,在《蘋果》變質後,是可以拒絕再買的,而因應這些拒買變質《蘋果》的人,也應該會有《蘋果》二世出現。
反觀香港,情況就不能樂觀,因為政府是共產黨的附庸,絕有可能在各方面打擊反共媒體,而且打擊面不只在報界,還可以涉及報館老闆的其他生意,我們可以看到香港的媒體絕大部份已經歸邊,因此相信若果黎智英賣了香港《蘋果》,絕對沒有《蘋果》二世出現。
台灣未必需要黎智英,但香港卻絕對需要黎氏,這可以說是香港人的悲哀,也是中國人的悲哀。到我們不需要黎智英的時候,才真正是中國人站起來的時候。
李德成
公開大學電腦系副教授
李怡
- 後黎智英時代
絲絲世語 香港蘋果日報
2012年11月29日
壹傳媒集團出售旗下台灣報刊和壹電視,引發台灣學生和台灣壹傳媒工會抗議,知名歷史學者余英時親筆信函支持青年學生「拒黑手,反壟斷,要新聞自由」行動,台灣壹傳媒工會形容這是員工「傷心且遺憾的日子」,認為黎智英應為隱瞞交易過程向員工道歉。
香港壹傳媒工會也舉行燭光集會聲援台灣同仁。實際上香港員工在擔心哪一天會遭到台灣同樣命運。浸大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表示,壹傳媒是少數對抗建制的傳媒,估計黎智英短期內不會出售香港業務。
近年來,香港和台灣的新聞自由,似乎獨靠黎智英去維護了。這是正常的嗎?還是毋寧說是可悲的?無論如何,台港兩地的新聞從業員要準備進入後黎智英時代了,也就是靠從業員自己「維權」去對抗箝制新聞自由黑手的時代。自由,從來不是、也不應該靠一個人維護。
相關文章:Vic - 台灣媒體生態--讀李德成文章有感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