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蘋果日報 蔡東豪專欄
2012年11月26日
丘亦生上周五的文章〈假如肥佬黎賣香港蘋果〉,激起傳媒朋友之間討論,一個大家沒多想(或不敢去想)的題目,浮上水面──有一日,《蘋果日報》不再屬於黎智英,而這一日可能離今日不遠。愛護蘋果的香港人,想到這個可能性,有點傷感,但我相信這群人要開始準備自己的心情,因為我覺得丘亦生的假設,有可能在短期內應驗。
不肯接受《蘋果》不再屬於黎智英的人抗議,好哋哋,黎智英怎會賣香港《蘋果》?答案有兩個,第一個非常簡單:64歲;第二個比較複雜,要以一篇文章的篇幅來解釋。
做傳媒老闆難,做一個被北京視為眼中釘的傳媒老闆更難。黎智英賣台灣《蘋果》,可能特別多感觸,在《壹週刊》以「傳媒」為題,連續四星期寫了四篇文章(2012年10月25日至11月15日),道出他辦傳媒的理念。看後我的感覺很強烈,我感受到黎智英的無奈,不想代入他的角色,做黎智英真的很難。
兩個故事 道出冇朋友辛酸
黎智英說了兩個故事。幾十年的朋友,被黎智英旗下周刊記者揭發醜聞,朋友打電話哭訴:「放我一馬吧,我知錯了,Jimmy,畀個機會我。」此人是幾十年朋友,黎智英知道醜聞刊出後,朋友前途盡毀,家庭破裂,這單醜聞登還是不登?黎智英自己解答問題,醜聞是要登,做得媒體這一行,無選擇餘地,雖然心裏痛苦抽搐,這是做這一行生意的代價,代價是沒幾多個朋友。
另一個故事是,黎智英參加一個大人物的喪禮,他被安排坐在嘉賓席前排,他還未坐下,旁邊幾位名人權貴立即起身,坐到另一排。黎智英坐下發現,他前後的椅子都是坐得滿滿,惟獨他那一排是空的。對於不少人來說,見黎智英如見鬼,起碼在公眾場所,因為他們不想被人誤會他們跟黎智英熟絡。
不排除這些人跟黎智英有私交,但會所VIP房內把酒言歡是一回事,在公眾場合傾偈是另一回事。我懷疑跟黎智英有私交的名人權貴,數目也不會多,因為阿爺的敵人是名人權貴的敵人,被發現和黎智英有私交的風險太高。再者,識黎智英沒有太多實質好處,名人權貴被《蘋果》影到相,打電話給黎智英,哀求刀下留人,但他講明公事公辦,名人權貴直接找編輯或記者,可能還有半點生機。
講別人的事,好似好輕鬆,但黎智英內心應該難受,有些事情沒法習慣。換轉是我,我會很難受,我自問做不到黎智英做到的事。「食得鹹魚抵得渴」其實是一句很負面的說話,因為大部份人會提出另一個選擇:可否唔食鹹魚?唔食就不會有口渴問題。黎智英說得響亮,做這一行就要接受做這一行的代價,記着,是「接受」。他心裏可能感到痛苦,但他接受,因為做傳媒也有令他過癮的地方,他知道要接受全套,好的和不好的。
黎智英會賣香港《蘋果》,因為他明白做北京眼中釘,所付出的代價很大,他不想家人承受他的痛苦。對於已接受代價的黎智英來說,沒有朋友不是甚麼大事,他樂得清閒,多花時間在家,但當想深一層,有得選擇的話,他會選擇沒朋友嗎?黎智英的子女進入燦爛人生,他愛家人,不會想家人承受他半生承受的代價。
北京眼中釘 不願家人受苦
從黎智英的文字看到,他童年捱過苦,他更要保護子女,這決心明顯,也容易理解。假如黎智英在子女成長過程中有一些影響力,可左右他的子女不加入《蘋果》工作,我相信他會行使這影響力。他自己嘗過了,不好受,他想子女得到美好的事情,要承受做北京眼中釘的擔子,太沉重了。黎智英猶如電影中黑社會大佬,自己一方面接受這地位帶來的好與壞,另一方面確保子女選擇做醫生律師,或者是藝術家文化人,總之不要跟隨父親做黑社會大佬。
把傳媒跟黑社會相提並論,好像對傳媒不尊重。真的嗎?今時今日,在香港做傳媒,險要之處跟黑社會的分別真的很大嗎?暴力在香港傳媒近年確實存在,恐嚇對黎智英來說,可能是習慣了,黎智英頂得住,但不代表其他人頂得住,也不代表黎智英願意見到子女去頂。
黎智英會賣香港《蘋果》,是因後繼無人,世上沒有第二個黎智英,而黎智英不會鼓勵,甚至會勸阻家人繼承他的傳媒生意。香港《蘋果》會否落入愛國商人手上,是對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有期望的人所關心的問題,我認為未來發展是悲觀的。從出售台灣《蘋果》經驗看到,黎智英千揀萬揀,以為揀到一戶內外皆可以接受的好人家,最後還是殺出蔡衍明,一個黎智英最不想見到成為台灣《蘋果》主人的人。
「賣仔莫摸頭」這句話太有意思,一是不要賣,要賣的話,賣家能控制到的,始終有限,與其激氣,不如盡力做到最好,然後冇眼睇。黎智英或者會在不久將來,計劃他的香港《蘋果》繼承計劃,但賣仔這回事,怎算也很難算出完美方案。
我想到賣香港《蘋果》的幾個可能性,包括把控股權變身為基金會,交由他信得過的人管理;或如當年賣佐丹奴(709),把股票售予機構投資者,彤叔的單一股東他日出現,黎智英已管不了;或賣給如李澤楷等外界較能接受的商人。但無論如何,在香港,蔡衍明這類背景的人總是在不遠處,出其不意地彈出來。
有人認為沒有黎智英的《蘋果》不再是《蘋果》,由誰控制已不大重要。我在想,關心《蘋果》的人要接受這現實,做北京眼中釘的生意,只能是一代人的事,下一代的黎智英,要靠下一代的人挺身而出。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實在沉重。
回覆刪除這正是我的感覺。
刪除// 下一代的黎智英,要靠下一代的人挺身而出。//
回覆刪除黎智英, 李柱銘, 六四後冒起的泛民一批人, 溫和到激進派的.....個個都五,六十歲啦
後生D, 三四十的一批去了那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