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大選與中共十八大幾乎同時舉行。渴求民主的中國網民,難免要比較一下中美選舉領導人的方式。網上流傳一個講法,十分尖銳地指出奧巴馬一共取得超過6000萬票連任4年,中國的習近平和李克強,則是一票也拿不到,便鐵定成為未來十年的中國領導人,而且在選舉之前已經知道結果。
這種講法,可說是十分長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香港的美國總領事館,還竟然找了過百名香港學生玩模擬投票選美國總統,其動機不知是要讓年輕人體會、幻想一下香港成為美國第51州,還是要諷刺中國人教育水平太低,還未到有資格普選的地步呢?
充滿尊嚴和榮耀的中國領導,何不以眼還眼,也在十八大舉行期間邀請美國學生到中國大使館玩玩模擬靜聽領導人政治報告,拍手舉手,體現「較優越」的中國式社會主義民主?說不定這樣可以掀起美國政商精英移民中國的新高潮,奧巴馬的兩個小女兒,也要爭着去中國留學、移民,然後將老爸的秘密財富轉移到中國去呢!
不過美國與中國產生領導人的方法誰較優越、美國與中國領導人誰更有合法性的問題,一般都只是學者憤青爭論不休的題材,通常都不會影響到中美關係的發展。那麼奧巴馬成功連任,美國的中國政策會否如坊間眾多評論所說,不會出現任何變化?奧巴馬當選比羅姆尼當選,對於中國來說,是比較好還是比較壞?
民主共和兩黨的中國共識
這次美國大選選情雖然激烈,奧巴馬與羅姆尼在財政稅務、醫療保健、規管金融界等議題上均拚命強調自己與對手的主張南轅北轍。但在中國問題上,他們其實十分一致,一同指摘中國政府操控匯率、補貼企業,搶奪美國人飯碗,樂此不疲地攻擊對方對中國太軟弱。
每次美國大選,候選人都會高聲批評中國,但在選後,當選人又會看經濟利益分上,與中國修好。但在這次大選,反中國的議題被放在更中心的位置,更成為兩方幾個密集播放的競選廣告的主題。
無獨有偶,美國國會一個包括民主、共和兩黨議員的委員會,在大選進入最後關頭的10月中發表報告,指控中國兩個特大科技企業華為和ZTE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主張嚴控這兩家公司的產品和資金登美。
美國政界左右派對中國愈來愈有要動真格的態勢,竟然驚動了政壇親中元老基辛格。基老的顧問公司Kissinger
Associates多年來幫不少美國大企業打通中國人脈,在中美經濟整合的大潮中獲利良多。他在10月初一個講座上炮轟兩名總統候選人不懂中國,說他們敵視中國,只會傷害美國利益,連自己所屬的共和黨候選人也不留情面。
基老氣急敗壞地想制止華府的反中情緒上升,其實於事無補,因為這種情緒背後,乃是美國企業利益結構的變化。美國政商精英對中國好感漸失,怪不得人;此乃中國自身的經貿政策所致。
親中、反中力量的經濟基礎
自從中國在1980年代開放經濟後,不少美國企業,從造飛機到種玉米的,不是已經在中美貿易中開始嘗到甜頭,便是估算到中國將會是它們的巨大市場。受這些企業的說客影響的華府中人,輕易壓倒反中反共的力量。
1989年六四鎮壓後,華府首次出現反北京聲音壓倒親北京聲音的局面。但後來克林頓政府,卻提出可以通過與中國做生意鼓勵中國接受新觀念,從而改善人權的理論。現在回頭看,這個理論當然十分荒謬。但這個論調當年卻為美國政府遺忘六四、改善中美關係、讓商界加速湧進中國提供了重要掩護。中國也是在此掩護下,完成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
美國大小企業湧入中國後,無不因中國經濟起飛而生意蒸蒸日上。這些企業中的佼佼者,如蘋果、微軟、通用汽車等,已經結成一個主張繼續與中國改善關係的利益集團,並積極以財力左右華府政客對中國的態度。
不過這種狀况,在近幾年開始發生變化。不少本來在中國如魚得水的美國企業,相繼投訴生意難做,不是遇上合伙中國企業盜用技術,然後另起爐灶成為自己競爭者,便遇到各級政府在審批、規管等過程中的選擇性、歧視性執法。有些公司的運作,甚至遇到來歷不明的嚴重破壞。Google中國因其主機遇到神秘黑客的猛烈攻擊而被迫在2010年撤離中國;重慶當局以Walmart將一般肉類標籤成有機肉類為由,強迫它關閉13間分店和逮捕其兩名員工,只是眾多例子中較受注目的兩個。
吃虧企業逼奧巴馬對華更強硬
美貨和美資在中國處境惡化,與中國大型國營企業坐大,得勢不饒人有關。經過過去十多年的轉軌改制後,不少大國企已經徹底放棄以往提供全民就業、為員工提供社會保障等社會功能,轉變成純以利潤為本的巨無霸。它們的生產力和創新力,很多時候都不特別出眾,但卻能憑政府或明或暗的財政、行政和政策支援,使勁擴張。美資在中國市場受到擠壓,其實與中國民營企業近幾年受到這些大國企擠壓(即所謂的「國進民退」),如出一轍。
2011年初胡錦濤訪美,在白宮與奧巴馬會談時,奧巴馬竟然沒有多提匯率、人權等老問題,反而重點提醒中國要遵守各種經貿協議承諾,確保美資和美貨在中國受到公平對待。華府挑起這個新爭議,明顯是受到在中國有巨大利益的美資企業的壓力。或許有人認為中國是美國大債主,所以美國對華強硬不起來,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Krugman早在3年前已曾斷言,美國根本不用害怕中國減持美債,因為中國不買美債,美國政府也可以通過量化寬鬆和依靠逃離歐元區的避險資金消化美債;相反中國減持美債,將令人民幣升值,幫助美國減少貿易赤字。最近兩年的發展,證實了Krugman的說法。
過去二十多年,大舉進入中國的美資企業,分享到中國經濟起飛的紅利,成為民主、共和兩黨內親中力量的經濟基礎。但隨着美資在中國吃虧愈來愈多,再加上中國經濟減速和美資回流美國等新趨勢,華府親中力量看來已經開始減弱。奧巴馬在2008年當選初期,對中國十分禮貌客氣,但在其第一任後期,卻在國企補貼、亞太防衛、匯率等問題上對中國愈來愈兇狠。奧巴馬在未來4年,會否繼續對華愈加強硬的轉變,值得我們繼續觀察。
文 孔誥烽
編輯 馮少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