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陳雲 - 書法家與鑄字師

轉角   2013年04月29日

上接:陳雲 - 鑄字如鑄劍

【am730專欄】我平生敬重匠人,多於敬重藝術家。特別是當代藝術家,很多帶着顛覆傳統的姿態,在玩內涵空洞的把戲,歷久不疲,終身不悔,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顛覆到二十一世紀,還未顛覆完結。

通俗、實用而帶點舊時風雅與新派妙趣,就是工匠的最佳狀態,好難做到的。好似在報紙寫一篇懷舊飲食文章、舊街風情,要有一點唐宋詩詞的舊哀嘆,有一些本土保育精神、新派生活的情調,落筆卻不可沉重。匠人是藝術的始源狀態,因為本來藝術就是裝飾的、實用的、有工具價值的(從宗教用途到民生用途)。有了高雅藝術、士大夫藝術之後,匠人被迫學會這些高雅風格,卻要保存民間的樸拙可喜。

匠人是無名的,不在作品上簽名,不在世上留名,有創造者的瀟灑,但匠人的作品終歸要實用的,故他們不可以任性。拜訪台北的日星鑄字行,老匠人張介冠先生介紹鑄字法則的時候,我心裡就思考着這些。我是民俗學家,也同時是作家,在工藝與藝術之間,游移不定,思考了二十年。

西方的刻字匠、造字師,壓力沒華人社會的大。經院的抄寫匠、教堂的刻字匠、印刷廠的造字師都是自立門戶,自成傳統,文人很少涉足。蘋果電腦的喬布斯,中途離開大學,一九七二年跟隨特拉普派(Trappist)修士,在靜穆中學習書法和抄寫,發明Mac機的衝勁,就是為了承載漂亮的電腦字體。中國的書法在文人手上,篆刻也是,直至有了活板印刷,在明朝脫離了楷書,刻字師才有了印刷體的美學:橫輕豎重,撇長而尖,捺拙而肥,所謂「匠體」。

刻工要有書法知識和匠人修養,要將個人的藝術才情模糊起來,修煉成一致字形。為了保持字形一致,不能因為心情而改換筆法,張先生說,有時候一個銅模字要修一日。現在有些志願者來學修字,也因為字體太有個性而不能保持一致,結果也是用不着。

張先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的工作坊已成了東亞地區鑄字技術的交流點。日本仍保存鑄字行業,張先生與日本技師交流,獲贈一套刻字刀。快要失傳的行業,大家都有焦慮感,毫無保留地交流技術,持之以恆,這也許就是知識更新、技術轉型的契機。

活字排印的輝煌歲月不再,但是鉛字印刷之莊重,仍可以用在婚帖、感謝狀、證書、名片及書刊復刻版等。張先生笑言,他壁上的政府感謝狀,是用電腦印刷的,倒不如給他用鉛字代印。近年講究品味、慢活、體驗消費,例如婚帖,只要每一對新人都講究印刷婚帖,就可以養活鑄字工藝。現在特意來做鉛字印刷的,都要求做出刻印感和壓痕感,以前是講究光滑無痕的,這也是美學轉型吧。

周一刊登/文化評論人,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1 則留言:

  1. 如今台灣的活字產業,確實是靠印婚帖或名片存活,不過也愈發少了。不過我總覺得,活字版畢竟還是太新的東西,有點像過去的卡帶,中國的傳統,素來以雕版為主,我倒很希望有人可以試圖去還原雕版,去體會古人講的「刻一本書」的意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