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房子惹的禍—金融海嘯起因、分析、終結
出版社:繁星多媒體
出版日期:2009年7月3日
原文書名:The Credit Crunch - Housing Bubbles, Globalisation and the Worldwide Economic Crisis
作者:Graham Turner
此書重點在剖析全球化經濟模式與房市泡沫間的關係,作者為英國一位經濟分析師。以下摘自第一章引言前幾段,已概括了本書主要論點。作者強烈抨擊企業主導全球化經濟模式,過度投資,無所不用其極地壓低勞工薪酬,而政府則鼓勵民眾借錢置產與消費,藉資產泡沫維持表面繁榮。在芸芸議論金融海嘯的著作中,如此強力呼籲加強保障勞工權益的書恐不多見。
-----------------------------
美國已深陷經濟危機。房地產市場正經歷19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衰退,指標住宅價格2007年第四季跌幅高達17.5%(以年率計)。在部分地區,賤價求售的賣家甚至打出高達50%的折扣。房貸違約率創紀錄新高,光是2008年一年即可能有超過200萬戶家庭失去房子,顯示資本主義制度面臨戰後最大考驗。信貸衝擊波及所有工業國家。英國以空前規模的負債撐起十年的經濟榮景,現在一切正打回原形;西班牙、愛爾蘭以至整個歐元區的房市正逐步崩盤;而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長達十八年的通縮夢魘亦未露曙光。
多年來的全球化模式以不受約束的市場機制為基礎,終於闖出大禍。房市泡沫並非監管疏失導致的單純意外,而是不惜代價持續擴展自由貿易的必然結果。強大的企業勢力主導了經濟擴張的模式,公司盈利得以暴增。國民所得流向企業的比重越來越大,遭犧牲的是勞工收入。薪水不敷支用,消費信貸應運而生,空前的借貸短期內似乎解決了一切問題。執政者吹起房市泡沫,製造表面繁榮以求延續政權。民眾被慫恿借錢消費,目的是確保經濟成長達成目標。
美國房市急挫,英國則遭遇1878年以來首見的銀行擠兌,主流財經媒體因此閉門尋找代罪羔羊,選擇性抨擊監管機構、中央銀行,以及部分明顯較為冒失的銀行經營者,指責他們未盡審慎經營的職責。辱罵這些罪人慰藉了狀似無辜的其他人,令他們不必因為未能識破陷阱--藉不斷增加負債來刺激經濟成長,終有付出慘重代價的一天--而自責難過。
輿論不提負債暴增的根本原因。評論者不敢觸及此議題,擔心因此暴露了自己信奉的經濟理論充滿矛盾與謬誤。他們的論調是:貪心是好事,問題只是少數人有點衝過頭了。懲治這些害群之馬,殺雞以儆猴,然後讓派對重新開始吧。
是的,政府以前也曾拯救過金融市場,這一次又何必自尋煩惱、那麼認真檢討危機的成因呢?那太痛苦了,會迫使大家面對殘酷的現實:社會太不公平,資產泡沫由此而生。財富分配日益懸殊,無疑會導致房價暴漲劇跌。若想擺脫這種毀滅性的經濟動盪,我們就得承認,自由貿易應有限度,而且所得分配必須公平一些。
但是,維護現狀的力量巨大,具實質意義的政策改革方案乏人問津,遑論推動。網路泡沫爆破亦僅促成監管上的小修小補與少數象徵性的罰則,很快我們就推動了新一波的投機潮來刺激經濟成長。在政府的贊許下,許多國家的央行放鬆管制,促成債務暴增至空前高位。
因政府放任企業壓低薪資成本,刺激資產升值成了西方工業國家維持經濟成長的必要手段。本世紀初科技股崩盤後,消費者積極借錢消費、負債激增帶動經濟復甦,對此幾乎所有政府皆樂觀其成。信貸交易暴增,各式工具如MBS(房貸抵押證券)、CDO(債務擔保證券)、CDS(信貸違約交換)與SIV(結構式投資工具)盛況空前,令銀行業者得以對懵懂溫馴的公眾隱瞞無可避免的風險,當時也看不到有哪些政府反對這種發展。
財富幻覺
事實上,房價上漲在現代社會有非凡的象徵意義,代表著財富與成就。人們總覺得,房價大漲時,所有人的景況都變得更好--彷彿負債同時增加也沒有關係,彷彿房地產升值是零和遊戲也沒有關係。整體而言,社會其實無法因為房價上漲而獲益--階梯上的人所獲得的利益,只能由越來越多根本上不了階梯的人來埋單。
當人們沉醉於財富增加的幻覺時,房市泡沫的確能短暫提振經濟成長。而鼓吹自由貿易、盈利至上的政府,無不樂於製造這種迷人的幻覺。是的,許多政府的確仰賴這種財富幻覺,它們都希望擁有房屋的民眾不要去想債台高築的潛在禍患。你看英國新工黨如何吹噓政績:「連續十年的GDP成長,三百年來最長的榮景。」這等於告訴選民,經濟成長比什麼都重要,而房價急升是因為經濟強勁與供不應求。1980年代未,日本也曾流行類似說法:負債創新高不要緊,因為資產價格正節節高升,資產負債表只看資產就可以了。十八年後,日本仍在為此災難性的謬誤付出代價。
2009年7月10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