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

馬家輝 - 焗住

201769

【明報文章】遠處的恐襲使人驚心,近地的謀殺卻令人傷心,老夫殺老妻,何等悲慟與不幸。

用的據說是一條短短的竹竿,親手用它勒住老妻頸項,親眼看她吐舌窒息。竹竿叫做「不求人」,本來用以抓癢,如果被改用以殺戮,理由據說是照顧病妻多年而沒人可求,唯有自己動手以求解脫,變成了另一種悲劇意義的「不求人」。在不去求和沒法求之間,生命的底色急速消散,露出了最原始的慘白。

這樣的悲劇當然充滿懸想空間。到底是如何下的決定?考慮多時?衝動起意?有沒有猶豫於下手之時?有商量過嗎?同意了?過程裡可有片刻放棄的不忍念頭?下手是為了愛抑或厭棄再或兩者兼有?無論答案是何,想必是痛。肉體之痛與心靈之痛,而在痛裡,完成了毁滅。

老病貧困最堪憐。加上欠缺足夠而持續的生活支援,簡直是絕境。但即使沒老沒病,如果長期困在狹窄的空間,亦易陷入孤絕的瘋狂。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最近在錦州街辦事處舉行「焗住」展覽,是取得極好的名字,「焗」是窒悶,亦是被迫,像爐裡的肉,住在蝸居裡被烤得焦灼如炭。展覽有照片,籠屋的、劏房的、木板房的、天台屋的,還有一間模擬的「棺材房」,我躺進去體驗,板門一趟一關,像親手埋葬了自己,生命之門亦由此關閉,門外世界跟我再無關係了,方尺之內便是宇宙,我是唯一的子民,剎那間,確有過但願就此長眠不起的滅絕念頭。

近日頗多內地傳媒來訪,我都建議他們往看展覽,亦在社工朋友的協助下,帶他們往訪北河街的木板房。不少單位都是這樣,五六層的唐樓,爬樓梯,在樓梯間已感受到跳蝨的威力,進屋後,更是全身上下麻癢,蝨子都來我們的皮膚上開餐。一個六七百呎的單位,通常割開七八個房間,月租兩千元出頭,有些房間還在半空再劏一半成為上鋪,月租一千六百元,住客用木樓梯爬上去,躺著便睡,即連坐著亦會頭撞天花板。

窄、熱、亂、暗。無光無明的生存空間。是的,沒有生活,只有生存。有一名廿二歲的青年人,親人在內地遠處鄉下,獨自留港生活,在地盤工作,住在尾房,窄得容不下牀,只能坐在小小的電腦椅上睡覺,而一睡,便是三年多。還有一名老者,住了八年;一名喪夫婦人,住了九年;一對夫妻,住了六年……焗住生存,為生存焗住,繁華暗影,又止於悲劇的死亡?

1 則留言:

  1. 這個無良政府, 任令老人問題日趨嚴重, 無視劏房問題惡化, 公帑卻大筆大筆花在大白象工程上, 將港人的血汗錢輸送給國企及中資機構, 形同撳住搶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