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日
【明報專訊】國慶60周年的歡騰聲浪裏,我假設着一個未來的畫面:2019年10月1日,建國70周年。這不太久的未來,在那一天,眼前的一切是否還將重現? ——是否還會有極之隆盛、甚至更為奢華的慶典?是否還會有黨中央頒布的50個口號?是否還會有只准「唱響主旋律」、不許出現「噪音、雜音」的傳媒控制?北京城,是否還會有警戒森嚴的「穩定壓倒一切」?
我想做一次並不高遠的前瞻。在我看來,中國命運的關鍵,就在未來10年。
2012 年,將是胡錦濤的交棒之年。雖然黨章並未規定總書記的任職期限,但是中共2006年頒布《黨政領導幹部職務任期暫行規定》,規定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正職領導的任期以兩屆為限。如果未來10年中不發生劇烈動盪,同時中國政治依然循目前的節奏無重大變革,幾乎可以肯定,中共第18次代表大會上的接棒者,就是建國70年時的國家元首。
政改裹足不前 令國人共憂
中國不能陷入變亂,這是人們的共識;但政改裹足不前,卻令國人共憂。1999年,國慶50周年,老共產黨人李慎之揮毫疾書,寫下膾炙人口的《風雨蒼黃50年》,呼籲江澤民以大手筆建功立業,在鄧小平因為歷史局限而不得不止步的地方重新起步,為政治改革打開新局面。2009年,國慶60周年前夕,一篇據稱出自一位隱名中共元老的談話《執政黨要建立基本的政治倫理》,廣為流傳。談話呼籲舉黨反思,推進政治民主,在無數人的心頭激起強烈共鳴。
江澤民任內,政治改革的「大手筆」沒有出現。胡溫上任之初提出「以人為本」,被譽為「胡溫新政」。但是政改蹉跎,7年來,未能遏制權貴資本主義膨脹,即既得利益集團坐大,危機加深。溫家寶信誓旦旦,最終卻無力徹查四川地震中的大批校舍倒塌問題,便是明證。毋庸諱言,人們對胡溫的期望值,已從2003年抗疫時期的最高點降溫。
今天的中國,經濟之腿茁壯強健,政治之腿發育不良。「八九.六四」留下深深的後遺症,社會惟權是尊,腐敗盛行,正氣不彰。上世紀80年代一度出現的政治改革活躍氛圍,今天不復存在。人為禁錮下,對政改的探討和準備明顯缺失。短期內,中國的確沒有立刻實行大步幅政治改革的條件。未來10年,黨治,將仍是現實。但這個黨,將不可避免地要對政治體制改革作出明確抉擇。
香港和大陸,在某些事務上竟有相似之處。在餘下任期,胡溫肯定要拼經濟,但會不會拿出政改路線圖,人們不敢奢望。未來10年的頭3年,對胡錦濤總書記的最大期待,是期待他將最高權力的轉移,演示為黨內民主的典範。在現實格局下,他將交棒於何人,普通黨員和公民無可置喙,故無從關心。值得關切的是,這位由鄧小平「隔代指定」的接班人,能否在任內兌現「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選人原則,徹底結束與黨內民主相悖的老人政治,將產生最高領導人的程序,朝民主的方向推進一步?
100年前此時,清政府正陷入恐懼。強大社會壓力下,被迫啟動政改,1906年宣布預備立憲,1908年頒布《欽定憲法大綱》,立憲預備期為9年。這是相當保守的政改路線圖,卻還能將時間表昭告天下。不幸的是,同時卻發表皇族內閣名單,時人譏稱「宗社黨」。輿論嘩然,滿漢分裂,革命爆發。頑固派私心自用,保「大清」不保「中國」,如此欲保終不能保,宗社傾覆,只朝夕耳!
50年前此時,國慶10周年慶典隆重舉行。然而,一年前的閱兵總指揮,這時卻已消失。彭德懷元帥,這位忠誠的共產黨人,因為批評毛澤東發動大躍進的錯誤,在1959年夏天的廬山會議上被打成反黨首腦。錯誤愈演愈烈,就在國慶日歌舞昇平景象的背後,大饑荒的慘劇已然揭幕。
期待新人從「破除壟斷」破題
40 年前此時,依憲法選出的國家元首,在國慶典禮上不見蹤影。1969年,中共九大宣布國家主席劉少奇是「叛徒、內奸、工賊」,將他開除出黨。國慶日,在公然踐踏憲法的毛澤東身旁,站着寫入黨章的接班人林彪。然而不出兩年,林彪又成為「野心家」、「賣國賊」,逃亡異國,粉身碎骨。
需要記取的歷史教訓太多太多。制度,沒有一個良善的制度,國無寧日,人心不平,欲穩不能。中國命運的關鍵,就在未來10年。前人將燙手的山芋留給後任,歷史要求新人,以最大的政治勇氣,去破解難題,根治頑疾。
今天中國的癥結在哪裏?在壟斷。我們期待他們,從「破除壟斷」破題:破政治壟斷,把中國導入有正常政治競爭、監督和制衡的憲政軌道;破經濟壟斷,剎住國家資本主義的高速列車;破社會壟斷,讓公民社會繁茂生長;破文化壟斷,寬容,寬鬆,寬厚,讓人們免於恐懼地思考和言說,讓信息無礙暢流。
政治改革從哪裏開始?從放寬言論控制開始。政治體制,關乎10多億人民的權利,新一代領導人決不可令人民免開尊口、莫談國事。中國的政治體制向何處去,是一個應當允許探討、實驗、試錯的大課題。首先不可壟斷說話的權利,不要簡單粗暴地用一句「我們絕不照搬西方」把人們的嘴堵住。民間蘊藏着充沛的參政熱情和高度的政治智慧,要允許各種有差異的、甚至對立的政治設計公之於眾,討論,爭鳴,如明治維新時的日本人所說,決萬機於公論。這本身是黨員和公民的權利,也大有利於國家。
中國命運的關鍵,就在未來10年。10年,中國的憲政大廈可能遠未築竣,但我們寄望執政者:莫茍且,莫延宕,告訴民眾你的方向,和他們一同開創新的制度,把憲政的堅固地基,交給建國70年!
作者是資深傳媒人、《唐山大地震》一書著者,現為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中國傳媒計劃主任
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